肝纤维化4项指标对各类型肝病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3-10-11 09:42:56郭文强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肝病科52800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年22期
关键词:性肝炎肝病纤维化

郭文强(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肝病科 528000)

各种病毒性肝炎在进行慢性的转化过程中,都会导致纤维组织增生现象的发生,即肝纤维化。如果肝纤维化不断发展恶化,最终将形成肝硬化,而在肝纤维化的早期进行及时的逆转治疗,能够有效地使肝纤维化的症状得到减轻或者消失。本文通过健康者和肝病患者的血清中LN、HA、IV-C、PCⅢ的浓度进行检测分析,对其在肝纤维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并对其在肝病检测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肝病组: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临床确诊的门诊及住院的肝病患者770例,其中男482例,女288例;年龄15~67岁,平均39.2岁。770例患者中有慢性迁延性肝炎242例,急性黄疸性肝炎141例,肝硬化216例、慢性活动性肝炎171例。健康对照组:选取同期本院门诊体检合格的健康者100例,其中男69例,女31例;年龄8~55岁,平均37.7岁。

1.2 方法

1.2.1 标本的采集 所有检验者在清晨空腹,抽取3mL静脉血并分离血清,在-20℃保存备用。

1.2.2 试剂与仪器 使用西安二六二厂制造的全自动FJ-2008PS型计数仪,试剂盒则由天津九鼎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均以表示,组间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各种类型的肝病患者其血清中的LN、HA、PCⅢ的浓度均比健康对照组要高,其中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患者尤为明显(P<0.01);慢性迁延性肝炎、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其血清中Ⅳ-C指标浓度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Ⅳ-C浓度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中肝纤维4项指标浓度()

表1 各组血清中肝纤维4项指标浓度()

组别 n HA(mg/L) LN(μg/mL) PCⅢ(μg/L) IV-C(μg/L)健康对照组 100 52.84±24.65 87.32±15.63 85.62±15.81 41.31±14.20急性黄疸性肝炎 141 89.91±62.87 108.76±17.75 128.76±30.86 48.12±13.98慢性迁延性肝炎 242 136.32±49.16 117.76±19.76 145.57±40.72 50.65±13.67慢性活动性肝炎 171 328.57±148.87 183.45±17.97 191.57±43.68 74.54±15.13肝硬化 216 568.87±148.68 183.56±58.68 247.57±105.54 150.57±71.58

3 讨 论

肝纤维化是各种类型肝病患者最重要的肝脏组织学改变,如果肝脏发生病变,将会导致肝细胞发生损伤以及肝组织出现炎症反应,激活原本静止状态的星状细胞。星状细胞激活之后经过分裂以及增生转化,会生成大量的胶原,在肝细胞的基质中进行沉积。由于降解相对而言较为不足,导致纤维化增生继续增加;另外增加的胶原组织会由汇管区域进行扩展和延伸,直到中央静脉,形成纤维间隔,使肝小叶进行重新分割,最终导致肝硬化的形成[1]。尽早发现并且及时对抗治疗肝纤维化,能够有效降低肝硬化的发生概率。LN、HA、Ⅳ-C、PCⅢ都是细胞外基质,其浓度水平和肝纤维化的程度、活动水平以及肝损伤的程度关系密切,对肝纤维化进行非创伤性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

HA作用主要是参与肝内代谢以及蛋白多糖的合成,另外还会对细胞的分化、迁移以及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2]。在4种指标之中,HA最为敏感。HA主要通过肝间质的成纤维细胞来合成的,在内皮细胞之中完成降解与摄取。当肝脏受到损伤之时,其中的蛋白多糖增加,就是肝间质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而导致HA增加;另外由于肝血流受阻而导致的内皮细胞的减少,造成HA的降解和摄取造成影响,也会导致血液中HA的增加。因此对血清中的HA水平进行检测,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肝纤维化的水平以及肝损伤的程度进行分析。

PCⅢ作为细胞外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实现对肝脏Ⅲ型胶原代谢速度的反映,在肝纤维化的早期一般会发生增高现象。在肝硬化的晚期,由于肝纤维化的活动逐渐减缓,因此PCⅢ会较之前有所下降[3]。本文检测结果显示,在各种类型的肝病中PCⅢ和HA的数值均有所增加,其程度随着肝病加重的程度上升愈见明显,然而在肝硬化期间,PCⅢ的增高程度则不如重度肝病期。因此在肝硬化期间,PCⅢ指标的诊断价值不高。

Ⅳ-C是组成基膜的主要成分,一般来说正常的肝血窦周围并没有基膜构造,当肝纤维化期间,Ⅳ-C增加较为显著,和LN共同导致基膜的发展形成。对Ⅳ-C标准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地反映肝纤维化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的程度。

LN能够和硫酸乙酰肝素以及Ⅳ-C等共同导致基底膜的组成。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的过程会导致LN的增加,并且在Disse的间隙之中沉积,还和Ⅳ-C共同导致血窦的毛细血管化,对血液和肝组织之间营养代谢转换造成影响,引发肝功能的障碍[4]。由于在窦周纤维化的过程中LN标准有着明显的升高,因此血清中LN的水平和肝纤维化的程度、门脉-肝静脉的压力梯度等有一定的关系[5-7]。

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血清中HA的浓度上升速度显著增加,且对肝纤维化程度的变化非常敏感[8]。HA既能够对慢性肝病中肝纤维化以及炎症性的改变进行反映,还在炎症以及肝纤维化进展的监测、治疗效果的判断等方面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于慢性迁延性肝炎以及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其各个指标来说,除了Ⅳ-C之外,其血清中的LN、HA和PCⅢ的浓度都有一定的上升;然而其合成以及代谢降解都较为平衡,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肝纤维化逐渐旺盛,血清中LN、HA、Ⅳ-C、PCⅢ指标持续增加,其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急性黄疸性肝炎。

当前肝脏炎症以及肝硬化的判断标准和方法是肝穿刺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然而这种方式作为一种有创的检查,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多次性的穿刺,而导致难以进行动态的病理观察,并且其取材方位以及标本数量存在一定的误差[9]。而使用影像学的检查方式,难以对肝纤维化诊断进行定量化。因此对血清纤维化指标进行联合检测,对于各种类型肝病的诊断以及病情的动态监测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综上所述,血清中LN、HA、Ⅳ-C、PCⅢ4项指标的浓度和肝纤维化的发展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在肝纤维化的以及各类型肝病的诊断、评估以及疗效的判断等方面有较高的价值。

[1]李景运.肝硬化患者血清PCⅢ及HA水平变化[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5,18(6):484-485.

[2]周秀,张爱民,张桂芬,等.肝纤维化4项对各型肝病检测的临床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8,21(5):424-425.

[3]杜忠芳,石应元,叶青跃,等.肝病患者血清FT3、FT4、T3、T4、rT3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17-18.

[4]焦明花.肝纤维化4项对各型肝病检测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09,1(12):76-77.

[5]陈仕顺,唐任光,何平,等.总胆汁酸与肝纤维化4项联合测定在肝病诊断的临床意义[J].右江医学,2007,35(1):46-47.

[6]丁宁.肝纤维化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9,25(1):73-77.

[7]王瑾,马韵.肝脏纤维化形式和逆转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3):88-89.

[8]韦仕高.肝纤维化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09,1(4):53-54.

[9]张建荣,张孝永,卢松丽,等.肝纤维化4项血清学指标及肝图象动态分析研究[J].齐鲁医学检验,2004,1(3):98-99.

猜你喜欢
性肝炎肝病纤维化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4:2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9:06
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16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30
芒果苷对大鼠酒精性肝炎的保护作用研究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肝病很复杂,久患肝病未必成良医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