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 秦健 佀新学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西安 710062
中学机器人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有效活动。在日本、德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中小学已经将机器人教育列入科学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广泛开展机器人课程和竞赛活动,被众多学生称之为“快乐的学习方式”[1]。我国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将“简易机器人制作”列入通用技术课程的选修内容,使得我国的机器人教育在大众化、普及化层面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
但目前机器人教育大多唯比赛是从,学生很难得到系统的教学培养。笔者通过与长安一中合作开展机器人教学,探讨促进机器人教学在中学的发展。
通过行动研究,体会机器人教学过程,促进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简称长安一中)高一年级学生,共21人(课外兴趣学习小组)。机器人教学任课教师均为陕西师范大学在校本科师范生。
1)行动研究法,是指由与问题有关的参与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并在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圈都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等4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3]。
2)问卷法,主要用于第二轮行动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为进一步优化教学做准备。
3)访谈法,用于整个研究过程中,通过访谈获取学生对课程教学的需求和建议,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针对中学机器人教育现状,在已有机器人研究基础之上,陕西师范大学决定通过实验室与长安一中合作开展“科普进校”活动,进行机器人基础教学,让学生了解机器人基础知识,学会搭建的一般过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设计与创作。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合作,推动机器人教育在中学的开展。
表1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内容
?
表3 第二轮行动研究第一次的教学内容
表4 第二轮行动研究第二次的教学内容
整个教学在通用技术实验室开展,实验室配备有多媒体教学仪器、6台学生用计算机和多张实验桌。
本次行动研究共分为三轮,下面是具体设计。
第一轮行动研究方案
1)研究的目标:了解学生和教学环境等相关情况,验证和完善教学计划表。
2)研究的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3)计划:①根据需求设计提问;②制作教学设计、讲课PPT,准备器材和搭建图纸等相关教学资源;③实时记录学生活动。
4)行动:①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记录学生语言行为、动作行为和态度;②认真分析课堂教学资料,及时总结,更新教学内容。
5)观察:①观察教师的语言表达和行为;②观察学生反应、回答问题情况;③观察学生实践操作情况。
6)反思。
①对教师提问的观察与反思。问题记录如表2所示。通过学生的回答,发现学生对机器人知识基础不了解,因此,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偏向基础化,并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辅助讲解。同时,学生对机器人学习兴趣浓厚,应当有效地维持和进一步激发,从而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②对搭建机器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行为的观察和反思。教师在学生搭建过程中,借解疑答惑的契机讲解相关知识点,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不过学生对各个构件不甚了解,按照自己的想法胡乱搭建,更是对相近的构件不加区分就胡乱使用,从而出现少零件致搭建不成功等场面混乱现象。同时,通过观察和学生的反馈,发现小组内部分工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实践环节,人均动手机会少,分工不明确,从而造成场面混乱。
第二轮行动研究方案
1)研究的目标:验证第一轮研究修改后的教学计划是否合理,进一步完善教学流程。
2)研究的教学内容:第二轮行动研究分两次进行,分别如表3、表4所示。
3)计划:①制作教学设计、讲课PPT,准备器材和搭建图纸等相关教学资源;②实时记录学生学习和动手情况。
4)行动:①时刻关注学生动态,记录学生语言行为、动作行为和态度;②认真分析课堂教学资料,及时总结,更新教学计划表。
5)观察:①观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②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观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③观察学生小组合作是否有效。
6)反思。
①对小组活动的观察与反思。对小组进行二度划分,一组搭建,一组编程。搭建小组又将整个模型模块化,增加了人均动手机会,提高了效率。但仍有学生在一旁观望,部分学生不按任务要求操作,随意“创新”,编程时也想当然地进行各模块的拼接,问题百出。同时,学生缺乏耐心,出现问题就争执,缺乏思考。因此,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动态,督促学生,解疑答惑。
②对问卷结果的分析与反思。问卷回收率为61.9%,有效率100%。对问卷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a.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练习时间太少”占61.54%;“教学软硬件太少”占46.15%;“学习资源不足”占76.92%。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如“没有书面教学内容”“基础不够”“缺少本节课的大致讲义”等。
b.学习方式认可度:76.92%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很好,15.38%的学生认为一般,7.69%的学生认为非常好。
c.教学内容掌握情况:46.15%的学生能够掌握教学内容,38.46%的学生掌握一般,15.38%的学生掌握不好。
反思:以上结果表明教学方法适当,教学效果较好,不过由于缺乏必要的教学资源和软硬件设施,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同时应当加强“做中学”和“学中做”,准备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采用DJP教学方法,制作学案,帮助学生学习。
第三轮行动研究方案
1)研究的目标:总结教学计划和完成教学流程图。
2)研究的内容,如表5所示。
3)计划:①制作教学设计、讲课PPT,准备器材和搭建图纸等相关教学资源;②实时记录学生学习和动手情况;③总结完善教学流程。
4)行动:①时刻监视学生的动态,记录学生语言行为、动作行为和态度;②认真分析课堂教学资料,及时总结,完善教学计划。
5)观察:①观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②观察学生作品,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③对小组合作的观察。
6)反思。
①对师生活动的反思。教师能够很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准备充分,有效地解决各种突发情况,整个教学有条不紊。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实践过程得心应手,不仅可以出色完成学习任务,还能有一定的创新。
②对试验设计报告的反思。利用试验设计报告,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同时,20分钟的模型设计制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变机械为主动,增加了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
③对作品评价表格的反思。利用评价表格,让评价规范化。无论自评还是小组互评都有根有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教学的开展。
表5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内容
图1 教学流程图
④对课程测试题的反思。通过及时的测试,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教学的质量,测验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学反思和教学优化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机器人基础知识,对乐高教育机器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达到了预期目的。研究者和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之上,也增加了机器人教学实践经验。
机器人教学应当从生活出发,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宜过多,要以学生为主,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教学难度事宜,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任务,从而可以很好地维持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机器人教学就是以任务为基础,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教会学生思考,学会创新。不用思考的教学是失败的,没有创新意识的学习不是机器人教学。
1)机器人教学活动的选择要与社会息息相关,让学生在做活动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知识促进技术的革新,技术的前进又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是息息相关的,让他们了解到现在所进行的机器人学习是非常有意义,从而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机器人教学活动的选择以学生为主,动员学生参与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引导者、帮助者。
3)教学活动的选择应当有合适的教育理念——STS教育理念和乐高4C教育理念。不管是哪种教学活动,都应当有坚定的教育理念。STS教育理念可以很好地应用到机器人教学中,将这种理念应用到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可以促进学生对社会、技术和科学的理解,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同时,乐高4C教育理念(联系、建构、反思,延续)很好地体现了“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教学新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4)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为主,以DJP(导学讲评式教学)教学为辅,幽默诙谐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比喻做铺垫。
5)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6)制定完善的器材使用管理制度。
7)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有教师的评价,又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并填写相关的评价表格。
经过三轮行动研究,在不断地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中,探索和构建了一套合适的教学流程,积累了与中学合作的经验,以及机器人教学的实践经验,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当然,本次研究还存在很多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同时也希望各界人士批评指正,多多给出建议。
[1]姚艳秋,王晓光.中学机器人教学的一些认识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2):90-92.
[2]王改霞,朴姬顺.国内机器人教育研究发展综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2):14-17.
[3]谢幼如,余红,尹睿.基于专题网站的开发性学习模式的行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1):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