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武江
【摘要】本文论述如何让七年级新生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让习惯小学教材的新生尽快地适应初中教材对学习的新要求。具体是在教学中要做到;摸学情,激兴趣,明内容,定目标,提要求,渐过渡等六个方面,从而搞好七年级语文衔接教学。
【关键词】七年级 语文 衔接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087-01
每年秋季,初中都会迎来新一级七年级学生。从以往的情况来看,一些成绩优秀的小学生到了初中后,一段时间内成绩会有所下滑。如何让新生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让习惯小学教材的新生尽快地适应初中教材对学习的新要求,笔者结合自己课改的体验,谈谈从小学到七年级的语文衔接教学。
1、摸学情
一班新入学的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习惯、态度、心理,以及知识面,所读的课外书,所接受的教学方法等方面是各不一样的。我们可以采取问卷调查来了解情况,比如可以这样问:我们学了六年语文,那么“语文”是什么呢?你在学习语文方面有哪些方法和习惯呢?你爱学语文吗?为什么?你小学五、六年级的老师在课堂上是怎样教你们的?除了“优秀作文选”,你还读过哪些课外书呢?你最喜爱的名言或格言是什么?你外出旅游过吗?你对未来的打算是什么?等等。教师整理归类这些学情,以便在新学期教学中“有的放矢”。
2、激兴趣
语文学习是用时长、见效慢的一门功课,如果学生对这门课缺乏感情投入,则难以保证他们长期“好学”、“乐学”,所以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煽得旺旺的(刘锡庆语)”。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要发现新生学习的优势和劣势,肯定和指出他们的长处和不足,鼓励或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求知欲。
3、明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开篇的“写在前面”,以亲切的谈心的方式介绍本册课本,把语文学习比着一次“旅行”。整册书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成六个主题单元,分别是:生命体验、理想信念、自然美景、科学世界、家庭亲情、幻想世界。每个单元在同一主题之下分布着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三十篇课文每课课前有提示。课下有注释,课后有练习,“读一读,写一写”在最后。全书根据《课程标准》增设“课外古诗词背诵”和“名著导读”,最后附加“书法练习和欣赏”。
4、定目标
学习新教材,要反复朗读、速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概括要点,通过对语言的品味,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表达技巧,还要有所创新,并学会圈点勾画的方法。
在说不尽的人生话题中,体味人生,关爱生命,思索自己的理想信念;在书写大自然的美景、美情、美语中,陶冶爱美的心灵,锻炼发现美的眼力;在探索自然的奥秘中,丰富科学知识,激发求知欲望,培养科学精神,在真挚美好的家庭生活中,体验浓浓的亲情,在亦真亦幻的世界里,激活自己的想像力。
5、提要求
(1)做好预习。上新课前读两三遍课文,还要读提示、注释和课后练习。(2)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每人准备一本工具书,生字新词自己查“字典”、“词典”注音解释。(3)统一要求。上课说普通话,作业用方格本做,当天练习课外完成第二天早自习前交,大作文课内完成当堂交。(4)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上写眉批、旁批,记下自己的疑点、讨论时答题的要点、老师讲的重点。(5)做学习的主人。这一点最关键。课改的焦点就是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尽可能自己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讨论;全班交流时,踊跃发言,用心倾听;课后要问一问自己:“我提了几个问题?我参与讨论了哪几个?我同意谁的观点?我还有何疑点?”(6)课外阅读不可或缺。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规定,更是培养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需要。
6、渐过渡
七年级新生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最不适应的恐怕就是老师的“教法”了;可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新课标教材如何教也是心里没谱呀。因为课改首先考虑的不是教师的“教法”,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将教学关注的焦点聚于学生,把教学当成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换句话说,讲适应,首先是教师的“教法”适应学生的“学法”。
我们农村初中的新生在小学时大多接受的是讲授灌输式的教育,死记硬背词语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对教师的依赖性大,知识面狭窄,除了可能有几本“优秀作文选”,几乎没有读过几本课外书。如果遇到一班学生性格活跃还好,遇到一群性格内向的“听众”和“看客”,启而不愿发,你就准备唱“独角戏”吧。
所以,上新教材不要一入校一开课就让学生“讨论、探究”。开始一两个单元,教师可以多“讲”点,结论性的东西多板书一点,学生多朗读课文,多找文中的好词好句,等学生熟悉了学习环境,再让他们在课堂上谈谈读新课文的感受,提提问题,提不出问题时讨论教师出示的问题;等到学生完全适应了新教材的“学法”,教师就要淡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提问、合作讨论、深入探究了。这时的课堂,定然会“师生互动”、“气氛活跃”,象个课改课堂教学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