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新文,刘新俊
(武警河南总队开封支队 河南开封 475000)
1.1 对象 以武警河南总队开封支队的新入伍士兵为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士兵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20份,经复核、补调,剔除无效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99份,有效率90.46%。被试者均为男性,年龄为18~22岁。身体状况基本良好,未有酗酒、遗传病、传染病及各系统严重疾病者。
1.2 方法与工具 ①阿森斯(Athens)失眠量表(AIS)[1]:该量表共8 个条目,列有没问题、轻微、显著和严重4种选择(相应评分为0、1、2、3),按照相应评分分为失眠组(>6分)、疑似失眠组(4~6分)和非失眠组(<4分)。②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表共90个条目,采用0~4五级评分,可由结果得到总分、9个因子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妄想观念、精神病症)和附加项目得分。③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由解亚宁编制,共20个条目,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各条目后列有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4种选择(相应评分为0、1、2、3),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12组成,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3~20组成,按照相应评分计算,结果为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和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输入微机,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O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1 失眠量表结果 按照阿森斯失眠量表得分,将199名武警士兵划分为失眠组、疑似失眠组和非失眠组。失眠组 62人(31.16%)、疑似失眠组 47人(23.62%)、非失眠组90 人(45.23%)。
2.2 测评结果比较 别对3组进行两两对比发现,失眠组和非失眠组、非失眠组和疑似失眠组各因子间均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失眠组和疑似失眠组间除总分外(P<0.05),各因子均不存在差异(P >0.05)。见表 1、2、3。
2.3 3组间应对方式的差异 分别对比失眠组与非失眠组,失眠组与疑似失眠组,非失眠与疑似失眠组,只有失眠和非失眠组间的消极应对维度存在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组间两因子比较均不存在差异(P>0.05)。而且,失眠组的消极应对维度(119.04)明显高于非失眠组(84.01)。见表4。
表1 失眠组和非失眠组比较结果
表2 非失眠组和疑似失眠组比较结果
表3 失眠组和疑似失眠组比较结果
表4 3组间应对方式比较
此次对新入伍的武警战士进行了睡眠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存在失眠情况的士兵人数多于未失眠的士兵。这说明在武警基层官兵中,失眠的情况比较普遍。2005年美国的睡眠调查显示,3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2008年失眠的人数上升到65%[2],而在我国,失眠率为10% ~20%。2008年1项对我国失眠军人的研究显示[3],心理因素、外界批评和人际矛盾是引起军人睡眠异常的重要原因。而不同地区的武警部队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都具有不同的特性,这也决定了各地的武警官兵失眠的原因都不尽相同。通过详细调查新入伍的战士,分析其具体的失眠原因大致有以下3点:①新兵受训强度高,无疑给受训的战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产生了更大的心理压力,是失眠产生的直接原因。②新兵思想压力很大,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战士们的心理压力。③新兵受训条件艰苦,一般为冬季受训,扰乱了战士的作息时间,增加了失眠的机率。
本研究显示,失眠组和疑似失眠组的SCL-90量表的总均分明显高于非失眠组,其它因子得分也明显高于非失眠组。这就说明,与非失眠组的战士相比,存在失眠或疑似失眠的战士更容易表现出抑郁、焦虑、敌对等心理问题。应对方式是评价睡眠与压力关系的主要因素,其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中的中介作用已被国内外的众多研究所证实[4]。在本研究中,失眠组与非失眠组的消极应对维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其他组间的积极应对维度和消极应对维度都没有明显的差异。这表明在应对生活生活事件时,失眠组与非失眠组的官兵相比,更多的采取消极、不成熟的方式。而通过对SCL-90的研究我们也得知,失眠组比非失眠组的战士存在更多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
综上所述,失眠组的战士可能存在抑郁、焦虑、敌对、强迫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战士在面对生活事件时更多的是选择消极的处理方式,而失眠是否是导致消极应对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2-123.
[2]Youssef M,Farid T,David S,et al.Sleep disorders in substanceabusers:how common are they? [J].Psychiatry,2009,6(9):38-42.
[3]慈书平,陈太平,赵宁志,等.军队官兵睡眠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0(4):302-303.
[4]梁宝勇,郭倩玉.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III——应付方式与人格[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