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实验在药学系病原微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探讨※

2013-10-08 06:55李林珂窦会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9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课综合性

李林珂 窦会娟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漯河462002)

病原微生物学是医学院校许多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1],同时具备良好的实验技能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技能操作,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往病原微生物学实验内容的安排多属验证性实验[2],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示范简单重复地验证,没有主动参与实验的全过程,这使学生体会不到实验课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实习工作中,不能较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亟待改变传统的依附于学科、以单纯验证基本理论为主要目的的局面,引入综合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力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教学活动中[3]。

1 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事病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大多存在 “轻实验、重理论”,普遍认为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内容,教师本身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安排实验内容时,多年来变化不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内容没有创新,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思维;在实验教学授课中,教学方法单一,只是单纯性的示范演示,枯燥乏味的实验教学造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许多学生课前不预习实验内容、实验时不动手操作、课后不认真总结问题、实验报告书写简单、抄袭现象严重,这与高职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相背离,改革亟待实施。

2 改革实施方案

2.1 成立学习兴趣小组 引入综合性实验 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以12级药学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为试点,对病原微生物学实验课进行了改革。在12级医学检验专业四个班中随机抽取2、3两个班成立了四个学习兴趣小组[4],采集漯河医专三附院临床标本,开设了肠道致病菌的检测及其鉴定系列综合性实验,把一些必要的试验 (紫外线杀菌、消毒与灭菌、革兰氏染色、IMViC试验、ELISA试验等)穿插在系列试验中进行,重点突出,目的明确,步骤清晰,便于学生预习、自学试验操作;该专业剩余的1、4两个班按照未改革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作为对照组,共有168位学生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参加实验。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是各类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主要技术方法,具体包括样品的处理、细菌的染色观察、生化试验以及血清学诊断,以此来鉴定引发感染的病原微生物。该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医学检验、药品质量检测和辅助诊断疾病所必须的技能。

2.2 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 一是改传统的 “教师为主导”变 “学生为主体”。所有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包括玻璃器皿的清洗与包扎、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灭菌、检测结果的观察与分析、后处理等,并写出实验结果分析报告。客观上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强化微生物基本操作。过去是采取教师示教,学生围观,但要看清楚教师的正规操作方法是很困难的。现在,学校为实验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染色性、基本操作等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形象逼真,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教学质量。三是教师采用问题式、讨论式教学,运用表述和反馈等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课堂气氛活跃,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5]。四是开放了微生物实验室[6]。该实验耗时长,每个学生完成一份样品的检测需5天左右,实验室全天对学生开放,学生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做实验,指导教师随时指导。通过该综合性实验,学生既可以掌握病原微生物指标检测方法,又将微生物基本操作技术连贯起来:如显微镜的使用,培养基的配制,灭菌锅的使用,微生物接种与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等技术,把所学基本技术与实际工作有效结合起来。

3 结果与分析

实验完成后,我们以试卷和操作两种评价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实验效果测评,四个班共168人参加了考核。对照班在测评中动手能力比较差,测试成绩平均分为62.5分,38%的学生连最基本的高压灭菌锅的使用都不太会,因实验教师边讲边做时,个别同学动手操作,多数学生没有操作过,实际用时不会操作,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时更不知如何下手。而实验班的学生平均测试成绩为95.5分,96%的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微生物试验的基本操作。见表1。

表1 2012级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对比结果 (%)

另外从学生实习情况也看出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实习期间到化验室调研诸如培养基的配制,灭菌锅的使用等问题,学生实践效果较好,实习带教老师也反映实验班的学生在微生物实践操作方面动手能力较强。从测评考核情况看,绝大多数同学对该类实验积极性高,主动认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完全或基本掌握了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4 结语

此次针对药学系小专业实施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学校给以了肯定。但通过此次综合实验,我们也认识到,今后若在大专业学生中全面开展综合性实验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①由于综合实验时间长,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必须有教师指导,增加了指导教师和实验室人员的工作量;②实验所需低耗材料如药品等消耗多,用量明显增大;③时间安排困难,因微生物培养时间的限制很难保证培养结束后学生能有时间进行下一步工作。根据上述问题,今后在大专业实施改革可采取下列措施:合并基本实验与综合实验相同的部分;综合实验的准备工作由同学轮流,每次由一个小组把全班的部分实验材料准备好,下一小组再准备另一部分材料,这样学生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减轻了材料的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学生到实验室的次数,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验教师的工作量。

随着近两年学校的扩大招生,综合性实验在病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全面推广尚有困难,如何在一定的经费条件下合理安排时间,实施综合性实验有待进一步摸索和探讨。

[1]唐德伟.《微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5(1):70-72.

[2]刘伯阳,张威.病原学实验课的改革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5(6):699-700.

[3]罗喻红,孙娟,张增帅,等.综合设计性实验在食品微生物实验中的应用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12:131-133.

[4]方迎艳,关宿东.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4):8.

[5]汪露.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9(2):90-92.

[6]黄泽智,王秀虎,舒景丽,等.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2):3-4.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实验课综合性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有趣的实验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