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上教师提问策略的改变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2013-09-30 06:43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语言分析

罗 晶

(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思辨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议论较多的话题,最早黄源深在1998年文章中指出:“外语系的学生遇到论争需要说理的时候,写文章需要论述的时候,听讲座需要发问的时候,常常脑子一片空白,或者不知从何说起。”这种被因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思辨析能力造成的现象,称之为“思辨的缺席”[1]。这种现象并不局限于外语系的学生,在所有专业学生身上均有所体现,学生对一个话题无论是从口头还是书面表达总是浮于表面,很难全面深入的进行论述。这也是思辨能力的缺失,并非语言上的障碍。2010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核都是思辨能力[2],可见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国内许多研究者从课程设置的改变,如口语课上辩论课的开展来培养思辨能力[3]。另有一部分学者从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出发提出了思维能力理论模型,对思维能力本身的认识提出了深刻地见解[4]。笔者认为思辨能力的培养是贯穿这个教学中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提问占到了教师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教师提问的内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语课堂教学性质,不同的问题对学生有不同的启发,所以教师提问策略的改变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1.思辨能力的定义及构成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被不少学者译为“批判性思维能力”。文秋芳[5]指出该译文歪曲了原意。critical源于希腊语的两个词根:一个意为“有眼力的判断”,另一个意为“标准”,其涵义是:“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本文将其译为思辨能力。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Benjam in Bloom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他把教育目标划分为三大领域,即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认知目标。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是第三层级的认知能力培养[6]。Lorin Anderson对前者的认知能力分类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个6级模型(图1)

图1

初级的英语教育都是围绕“识记”和“理解”层面展开。而高等的英语教育则应以“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为目标,思辨能力集中体现在认知能力高层级。

2.教师提问的定义和分类

在课堂教师言语中,教师提问占到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在White和Lightbown[6]的研究中发现在一节50分钟的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达到了427个。“提问仍然是最重要的活动,因为教师不仅通过问题和学生交流互动,而且通过提问调整自己的语言”[7]。提问是口头语言表达,目的在于从被问者获得反映。

不同的研究者对教师的提问根据不同的原则给出了不同的分类:Barnes将问题分为四大类:1)事实问题(what),2)推理问题(how why),3)开放性问题不需要任何的理由,4)交际型问题。Bloom从思考的过程提出了6种认知相关的分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这六种分类是从最低层向高层过渡,知识性的问题是最低层的,每一层次的问题需要学生使用不同的思考过程来得到恰当的答案。图2显示出不同认知层次的问题。

图2 不同认知层次问题

3.启示

由上可看出思辨能力的层次和问题的认知层次具有一致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是要偏重于高层次的问题,具体策略如下:

3.1 知识及理解性的问题在学习初期提出

知识及理解性的问题都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答案一般可以从所学材料中直接找到答案,这类问题一般为封闭类问题,以what,where,when,whom等开头和关于所学材料语言本身的理解,比如:What does this word mean?What’s the meaning of this sentence?这类问题的提出在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学习内容,为后期分析及应用打下基础。

3.2 应用分析类的问题在学习中期提出

应用分析类的问题一般不能直接从学习材料中得到答案,往往需要学生综合分析所获取的信息,经过思考,整理加工后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所以这类问题是基于事实而又高于事实。比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M r.Doherty Builds His Dream Life讲述了作者开始写作和经营双重生涯体验,农耕生活远非轻松自在,但是自己并不后悔,对自己做出的改变生活方式的决定仍热情不减。在完成课文结构分析及语言理解的后,教师可以提出应用分析类的问题,例如,What is his dream life?W hatm ight be the problems for Mr.Doherty in the long run?这类问题需要学生抓住课文提供的信息和细节做出分析,进行有根据的推理,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这类问题属于分类中推理问题。

3.3 综合评价类问题在学习后期提出

综合评价类问题在对于所学内容的一种升华,要求学生结合社会实践和经验对所学内容进行批判性思维,利用自己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创新,增长思辨能力。仍以《M r.Doherty Builds His Dream》为例,在学完文章后,教师可以提出类似问题:“In your opinion,which is better,living in the country or living in the city?”“ Do you think this kind of life is practical in China?Why?”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学习过的内容加以灵活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

4.小结

课堂提问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它架起了师生间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研究教师课堂提问尤其是外语类课堂提问艺术对提高教学质量、探索语言类学习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8]。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而且英语作为语言课程在培养思辨能力上更有优势。通过思辨能力的培养,学生自然而然的需要更多的语言输入,更加有助于语言的习得。当然思辨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特别是学生在经历过高考的洗礼后,养成学习就是答题的习惯,所以在专家们制定改革科学的课程,对思辨能力进行量化研究的同时,作为一线的教师更应从课堂入手,从改变提问方式做起,逐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继而变成一种习惯,提高思辨能力。

[1]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2]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3):49-57.

[3]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1-16.

[4]文秋芳等.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9):350-355.

[5]文秋芳.论述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29-34.

[6]White,L.&P.Lightbown.1984.Asking and answering in ESL classes[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40:228-244.

[7]Richards,J.C&C.Lockhart.1996.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Cambridge:CUP.

[8]李志丹.提问艺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85-87.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语言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培养思维能力
语言是刀
培养思维能力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