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20例

2013-09-28 13:26江应安武渝忠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中华医学会肝炎学分

程 刚 江应安 武渝忠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 (湖北武汉,430060)

慢性重型肝炎 (慢重肝)是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以广泛肝细胞坏死为病理基础,并以肝功能衰竭为临床表现的严重疾病。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90%以上的慢重肝与HBV感染有关,我国现约20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每年有1~3/1000的患者发展为慢重肝,其病死率达50%~60%[1]。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重肝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前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本科室住院患者42例,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联合发布更新版指南中有关标准[2],入院时均有高黄疸,明显消化道症状 (恶心或伴呕吐、高度腹胀),极度乏力,多伴有腹水,少数患者伴有肝性脑病,血清DBil>171μmol/L,PTA<40%。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0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0岁,平均42岁;男18例,女2例。对照组22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61岁,平均44岁;男20例,女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120~160mg,还原性谷胱甘肽1.2g,多烯磷脂酰胆碱10~15ml,促肝细胞生长素160mg,输注新鲜血浆或白蛋白,并针对各种并发症采用适当的治疗。有抗病毒指征的患者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或单用恩替卡韦,首选恩替卡韦)。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经辨证属湿热蕴结证者以清热化湿凉血解毒为法则,基础方药为赤芍、茵陈各30g,白术、茯苓、泽兰、泽泻、黄芩、蒲公英、败酱草、郁金、丹参、丹皮、紫草各15g,川连6g;脾虚湿盛证者以健脾化湿,理气除胀为法则,基础方药为陈皮、法半夏、白术、党参、枳实、生薏仁、川朴、杏仁、白蔻仁、炒鸡内金各15g,茯苓、茵陈各30g;气阴两虚证者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法则,基础方药为麦冬、五味子、党参、白术、茯苓、白芍、郁金、丹参各15g,生黄芩、茵陈、全瓜蒌各30g,炙甘草 10g。均 1剂/d,分两次煎取汁共 200ml,100ml/次,两组均以两周为1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TBil,Alb,ALT,凝血酶源活动度 (PTA,PTA=6.96/PT)及相关症状,体征变化,Child-TurcoRe-Pugh(C.T.P)评分。

1.4 疗效评价 参考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指导原则》来综合评定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黄疸、腹水明显消退,TBil≤80μmol/L,ALT≤75U/L,PTA≥70%。有效:症状,体征减轻,TBil较原值下降50%,PTA为40%~60%。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相关血生化指标无改善甚至恶化。

1.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数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TBil(μmol/L) Alb(g/L) ALT(U/L) PTA(%)32.9±治疗组 治疗前315.5±147.8 25.1±4.6 348.6±31.99.4(n=20)治疗后65.7±11.6**△34.5±3.6*△60.5±7.7**△42.8±26.9*△对照组 治疗前328.8±131.7 26.4±4.2 315.9±29.6 31.6±7.1(n=22)治疗后105.7±13.9**32.5±2.9*91.7±15.2**39.5±23.7*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T.P评分情况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T.P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T.P评分比较(±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C.T.P 评分治疗组 治疗前10.21±2.15 11.06±2.35(n=20) 治疗后 9.12±1.93△对照组 治疗前 10.89±2.39(n=20) 治疗后

3 讨论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入侵后引起机体免疫损伤,并在某些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的作用下,肝细胞的代谢网络发生改变,引起肝细胞广泛病变和大面积坏死[3]。临床以发病急剧,出现黄疸并迅速加深,且并发内毒素血症及不同程度的精神、神经症状、凝血酶源活动度低于40%为特点[4]。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疗效较好,结果提示此法优于单用西药。究其机制:西药护肝和抗病毒治疗可减轻肝脏炎症、坏死、纤维化并延缓疾病的进展[5]。同时以中药清热解毒,益气养阴,凉血活血,可明显清除免疫复合物,改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抗炎、促肝细胞再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6]。西药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西药者,此法是临床上一种较好选择。

[1] LU FM,ZHUNG H.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 in China[J] .Chin Med,J,2009,122(1):1 -2.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年更新版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2(4):1-9.

[3]王伯祥.肝胆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48-53.

[4]姚光弼.ALISON TAN,黄瑛.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生存质量评价 [J].肝脏,2003,8(4):3-5.

[5]王融冰.重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16(1):1-3.

[6]张秋云,李秀惠,王融冰.慢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症候分布及组合规律研究[J].北京中医药杂志,2008,27(2):87-90.

猜你喜欢
中华医学会肝炎学分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表的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图的要求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学分
中华医学会2017年新发传染病研究热点研讨会通知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