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启安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问题,实际上是解决理论不自信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理论逻辑和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并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因此,理论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坚定信念、科学性坚定信念和未来坚定信念。
关键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思考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11-02
长期以来,国内外有许多质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搞得好,但是没有系统的理论。认为一代领导集体搞一个理论,显得多而杂。这些观点都是缺乏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认识,缺乏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的认识而表现出来的理论不自信。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问题。
一、坚定理论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科学社会主义是植根于社会主义运动又指导社会主义运动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以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作为理想,指引无产阶级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坚持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的原则,恩格斯指出“要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基础上”[1]416,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十分注重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恩格斯明确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活的行动理论”,是工人阶级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因此,它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改造旧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可见,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统一的学说。其次,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三是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价值。恩格斯引用人类学家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一段话预言:“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3]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把未来社会设想为一个自由、平等、公正和民主的社会。这些原则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理论根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及逻辑结构是科学的
对怎样理解科学体系,理论工作者发表了不少见解。龚育之认为,“所谓形成了科学体系,从实质和根本上说,就是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就是提出了观察、分析和解决这些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这一系列基本观点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4]他对理论体系强调两点,一是回答了一系列基本问题,二是一系列基本观点有着内在联系。具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系统地解决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同一主题下又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理论特色和时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一系列创造性的重大理论观点,展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认识把握的新水平,进一步体现了科学性。邓小平理论解决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解决了发展之本、发展方式、发展规律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而这三者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按照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用高度科学的、严谨的态度和方法来整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优秀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是一脉相承的。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直接从时代问题和现实矛盾出发进行探索,更贴近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它从本质上坚持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基本思想及其逻辑结构是科学的。这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坚定信念。
二、坚定理论自信源于党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科学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特定历史逻辑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5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就是社会发展历史逻辑。
(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础
作为历史必然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从此开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的新篇章,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始了在实践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命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的每一代领导集体不断根据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系统的理论回答。但是,这30多年来,由于他们各自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和主要使命不同,三代领导集体在全面理论探索基础上侧重点就不同,理论创新的突出点也就不同。邓小平指出:“现在的方针政策,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的结果。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6]这是在国际共产主义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萌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逻辑的基础。
(二)坚持科学破解发展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必然逻辑
历史清楚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觉醒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成功开创和不断发展。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开创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585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国共产党从何处来?现在何处?走向何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方面着重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中国面临一系列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关系,这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载着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承载着“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形成和发展是合理的、必然的,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不断探索和科学总结,这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坚定信念。
三、坚定理论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一)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品质
实践永无止境,不断解决新问题昭示新的理论不断生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需要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人民的创造精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要历史使命,以“中国梦”实现为价值取向。近来,一些人借“反思改革”的名义,鼓吹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企图推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面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挑战,党中央提出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聚党心、民心。正如毛泽东所说:“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做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8]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完善,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修正、完善和发展,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向更加成熟。
(二)坚持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统一,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对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恩格斯曾做了十分具体的说明:“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进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6]这表明历史逻辑是一个自然历史展开的过程,而理论逻辑则是一个主动的转化和建构过程,社会实践是完成转化的必然条件。科学理论发展史证明,理论上的任何重大创新和突破,都根源于对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和主要矛盾的历史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成由实践到理论的转化和升华源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具有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革命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握时代脉搏,找准历史方位,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促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形成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党和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伟大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因此,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理论逻辑时常先于历史逻辑,并充当社会变革的先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没有思想的大解放,没有理论的创新,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都是以理论为先导。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历史实践,以历史实践丰富和发展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远见卓识。这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未来坚定信念。
综上所述,只要坚持历史辩证法,就能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从历史与未来、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76.
[4]龚育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二十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67.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0.
[8]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