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校专利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3-09-26 00:56:04
图书情报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江苏

钱 过 袁 润

(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镇江 212013)

·情报分析·

江苏高校专利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钱 过 袁 润

(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镇江 212013)

从专利数量、专利质量和专利价值三个角度研究江苏高校的专利申请和技术转移情况,选取适合江苏高校的专利评价指标,包括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有效专利数量、专利法律状态、专利许可数量、专利获奖等,并制作专利地图,构建专利技术服务流程图,指出江苏高校的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和江苏技术转移协会是江苏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重要组织保障,应成立技术转移办公室,同时做好专利价值评估和专利服务平台优化工作。

江苏高校 专利许可 专利价值 专利转移

1 引言

江苏省属于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社会快速发展中十分重视科技经济建设和自主创新,积极贯彻和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并成为首个知识产权战略示范创建省[1]。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最近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全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大幅增长,“十一五”末,全省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发明专利申请、企业专利申请和企业专利授权五项指标分别达到235 873件、138 382件、50 298件、125 089件和71 781件,均位居全国第一[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现正由高教大省转向高教强省。由于高校汇集了大量的高级科技人才,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良好的实验设备条件和其他科技资源,开发和拥有大量的科技成果,是我国主要的专利发源地和辐射源[3]。

专利实施是专利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梅元红、孟宪飞[4]以清华大学技术转移为调研和分析对象,将大学转移模式分为传统技术转移模式、技术孵化模式、技术转移平台模式、技术创业模式。杨继明、李春景[5]比较了麻省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技术转移做法,提出了促进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的政策和建议。陈仁松、曹勇、李雯[6]对武汉市高校产学合作影响因素做了分析,指出专利实施方式、大学促进专利实施的措施和专利技术的创新类型是影响产学合作的主要因素。李正卫、曹耀艳、陈铁军[7]探讨了影响我国高校专利实施的影响因素,指出专利实施政策、研发投入、研发合作方式以及专利技术特点均对专利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更有学者分析研究了美国[8]、欧盟四国[9]、日本[10]等发达国家的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模式,总结了国外大学专利技术成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原因是具有技术转移办公室和完善的专利管理规章制度。本文在调研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平台为数据源,对江苏高校专利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其专利实施状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2 江苏高校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由于985工程、211工程和江苏省重点高校的专利申请量占全省高校专利申请总量的95%,所以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14所高校的专利数据,来说明江苏高校的整体情况。

2.1 数量趋势情况

专利申请数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高校专利意识的强弱[11],图1是江苏高校2002-2011年申请专利总量趋势图。从图1的数据可以看到江苏高校的专利申请量翻了好几番,可以说是强势上扬。从专利申请的类型来看,作为专利中比较重要的也是最有科技含量的发明专利占据了全部专利申请量的65%,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申请量差不多,可见江苏高校非常注重科技创新,专利技术含量和创新水平都较高。江苏高校的发明专利申请年平均增长率为33.6%,实用新型申请年平均增长率为33.7%,外观设计年平均增长率为38.1%。2011年申请的专利有一部分因截至2011年12月31日检索时申请期不满18个月尚未公告,因此,2011年申请专利数量没有完全统计,并非申请量下降,但根据前几年的增长趋势可以判定2011年申请专利的数量必然增长。上述数据显示江苏高校的专利申请量呈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江苏高校的技术活动发展较活跃,技术创新能力突出,专利意识较前一阶段有了明显的提高。

图1 江苏高校2002-2011年申请专利总量趋势图

2.2 专利权人分布

专利权人分布分析有助于确定江苏各高校的科研实力。如图2所示,江苏高校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是东南大学,8 554件,其次是江南大学,5 567件,南京大学紧随其后,3 098件。东南大学的专利申请量可谓惊人,这三所高校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在江苏高校中是最强的,部分211高校的专利申请量只有1 000多件,不足东南大学的八分之一,有些高校的专利申请量甚至不足1 000件,这些高校需要加强专利的管理工作。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到,江苏高校每年的专利申请量在100所高校专利申请量排名中都跻身前50名,这说明江苏高校的科研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的高校中是比较突出的。

图2 江苏各高校申请专利总量比较图

2.3 各高校专利申请类型分布

图3是江苏各高校专利申请类型分布图。江苏高校的发明专利申请主要分布在东南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用新型申请分布在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主要分布在江南大学和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在三种类型的专利申请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图3 江苏各高校专利申请类型分布

2.4 江苏高校技术主题分布图

图4是利用TI的Theme Scape文本挖掘技术绘制出的江苏高校2002-2011年技术主题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后续专利内容之间的集中和分散程度,图中每一个点代表1篇专利,点与点的距离表示专利主题的近似程度;颜色的深浅表示专利区域内专利数量的多少,即专利的密集程度。图4可以清楚地显示江苏高校2002-2011年技术主题集中在:网络信息模块、电路信号输入输出、定子轮子发动机、传动轴发动机、图像数据、基因重组表达、基因重组序列、生物制药、氧化物、激光光束等。这些领域是江苏高校申请专利比较集中的领域,属于重点领域。

2.5 专利获奖情况

江苏省专利奖是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江苏省财政厅共同举办的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设金奖10项、优秀奖50项,在全省已授权的有效专利中组织评选,对获金奖的项目申报单位将颁发奖牌、证书,并奖励人民币8万元整,主要考察专利的稳定性和专利实施后国内外市场竞争优势和经济社会效益。专利奖的设置说明江苏省的专利战略已从关注专利数量转变为注重专利的质量,这一举措有助于激励江苏高校的发明创造活动,从而产生更多优质的专利。

统计最近3届的江苏省专利奖,在表彰的全省十大专利金奖项目中,高校3项专利入选第五届专利金奖,占全省专利金奖总数的30%,入选优秀奖的高校专利有3项;第六届江苏省专利获奖项目中,江苏高校5项专利入选专利金奖,占全省专利金奖总数的50%,9项专利入选优秀奖;第七届江苏省专利获奖项目中,江苏高校3项专利入选专利金奖,占全省专利金奖总数的30%,6项专利入选优秀奖。

图4 江苏高校技术主题分布图

中国专利奖是我国惟一的专门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的政府部门奖,得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认可,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第十三届中国专利奖江苏高校3项专利入选专利优秀奖,分别来自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江苏大学。

3 江苏高校专利授权情况分析

3.1 专利授权量

专利申请量表征专利意识的强弱,专利授权量则体现所申请专利质量的高低[12]。本部分考量发明授权量,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检索平台的检索结果整理得到江苏高校2002-2011年发明专利申请量19 896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8 627件,授权率为43.4%;对比北京和上海高校的专利授权率,北京高校发明专利35 705件,发明授权专利16 523件,授权率为46.3%;上海高校发明专利27 580件,发明授权专利12 140件,授权率为44%,江苏高校的专利授权率略低于北京和上海。

3.2 有效专利存活率

本文通过发明专利存活率(自专利被授权之日起一定期限后的有效发明专利量占发明专利授权总量比值)这一指标来表征有效专利存活率。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整理得到江苏高校2002-2011年的有效发明专利为6 755件,专利存活率为78.3%,各高校的专利存活率都较高,其中南京工业大学的专利存活率为90.1%,是最高的;南京师范大学的专利存活率是最低的,为54.9%。

3.3 专利许可实施量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专栏的统计数据,江苏高校已备案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共计455件,计算专利实施量与授权量的比值,得到江苏高校的专利实施率仅为5.27%。我国专利的平均实施率约10%,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效益的比例也仅为10%-15%,远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转化水平[13],江苏高校的专利实施率更是偏低。

3.4 专利维持年限

专利的申请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专利获得授权后需缴纳一定的年费以维持专利的有效性[14]。一项获得授权的专利如果具有较高的价值,专利权人会续交年费,否则专利就会失效。因此一个专利维持时间越长说明这个专利的价值越大,专利权人对这个专利比较重视。通过统计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平台发明授权专利的法律状态可知,江苏高校的发明授权专利的维持年限平均为3.03年,专利权终止的原因基本为未缴年费,有些专利甚至在授权后一年就停止缴年费,较短的专利维持年限使专利来不及转化就已经失效了,这不利于专利的推广运用。

4 问题及对策

根据上文所述绘制了江苏高校专利评价指标表,如表1所示。

表1 江苏高校专利评价指标表

从表1可以看出现阶段江苏高校专利存在以下问题:①申请量总体情况良好,专利申请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较大,专利申请增长速度较快,专利创新程度高;②在高申请量的情况下,江苏高校的专利质量有待提高,专利授权率较低,有效发明专利数较低,专利维持年限较短;③专利转移实施率只有5.27%,专利维持时间短制约了专利的转移实施,专利价值不高;④入围江苏省专利金奖的高校专利数有待提高。

下面将针对江苏高校专利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专利实施率低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为推动江苏高校专利的转化和江苏高校的专利实施提供参考。借鉴国外的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模型[15],构建江苏专利技术服务流程图,如图5所示,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在这一流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由政府负责组织省市行业产学研交流会,政府分别与高校和企业沟通,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发布平台,负责发布高校科研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高校的科研团队从技术转移信息发布平台上获知企业的需求,根据企业的需求选定科研方向,企业的技术团队根据企业需求从技术转移信息发布平台上选定科研成果。企业技术团队和高校科研团队互通对接,利用高校资源和企业资源构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高校通过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通过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与地方、行业共建技术联盟公共服务平台。利用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分析企业技术承载能力,根据不同要求提供服务,签订合作协议,进行跟踪服务。这一套专利技术服务流程能有效解决江苏高校专利实施率低的问题,同时能提高高校的专利创新水平和科技竞争力。

图5 专利技术服务流程图

另外,为更好的实施这一专利技术服务流程图,需注意如下几点:

4.1 进一步完善专利资助制度

通过建立专利奖励制度和专利资助制度,重点奖励高校里申请发明专利和PCT专利的科研人员,对维持时间较长的专利在年费上加大资助力度,对获得专利奖的专利多资助,目的在于提高高校专利申请意识,更重要的是提高高校专利申请的质量。

4.2 成立技术转移办公室

各高校成立技术转移办公室,下设专利专项基金,对专利的申请、维持以及授权专利的奖励进行资金支持,以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专利转化后的部分利润投入到专利基金中,用于后面的专利管理,形成良性循环。技术转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应该具有相关工科技术背景,熟悉专利申请的流程。科研人员将专利披露给技术转移办公室,由技术转移办公室决定专利的申请与否,这样就减少了科研人员的工作负担,避免了盲目申请。同时,筛选过的专利都是质量较高的,比较容易获得授权。在专利获得授权后,对有市场前景的授权专利续缴年费,维持专利的有效性,专利的转移、专利的产业化、专利权的终止也完全由技术转移办公室负责。

4.3 进一步完善专利技术转移法律法规

美、英、德、法、日[16]等国家都较早的通过立法来进一步推动大学专利技术转移工作,我国也出台了《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法》、《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若干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江苏高校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大专利技术转移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完成专利技术转移的工作,适时出台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政策,依法实施专利技术转移。

4.4 建立更多的技术转移机构

有关学者研究了瑞士[17]、英国[18]、丹麦[19]、西班牙[20]等国家的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模式,发现国外大学专利技术成功转化为生产力的原因主要是国外建立了很多技术转移机构,英国全国共有119所大学,其中93所大学建立了技术转移中心,这些中心成功的推动了英国的技术转移工作。科技部根据《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分三批确定了江苏省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学部分目前有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东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和苏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5个技术转移中心是远远不够的,应建立更多的技术转移中心,形成遍布江苏各地的技术转移网络,使江苏高校的专利更好地转移。

4.5 成立江苏省技术转移协会

协会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专利转移管理工作,在有条件的高校成立技术转移办公室,定期组织省市行业产学研交流会,邀请协会成员参加省市技术转移研讨会,负责和产业界、政府、协会成员、风险投资者的紧密联系,是江苏高校技术转移的组织保障。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保持和省技术转移协会的联系,定期参加由协会组织的产品展销会,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和实施。

4.6 建立专利价值评估机制

万小丽,朱雪忠[21]研究了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张希,胡元佳[22]介绍了专利价值的理论基础,夏轶群,陈俊芳[23]分析了专利价值评估的不确定性因素。只有对专利价值进行评估才能更好的实现专利的成功转化,受让方了解了专利的商业价值,才更愿意购买此项专利。第五届江苏省专利奖10项金奖转移实施后新增销售收入340亿元,新增利润20.4亿元;南京理工大学的发明专利“煤矿许用粉状乳化炸药及其制造方法”,已在全国三分之一的煤矿使用,总产值20多亿元,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江苏大学“一种低比转数离心泵叶轮设计方法”已经先后转让给32家企业,年产水泵1 000余万台,近3年累计新增销售额50.4亿元,利润6.1亿元。只有经过评估,才能知道其价值的大小,转化的成功几率,是否值得申请专利。因此江苏省应尽快建立专利价值评估机制,在专利的申请和产业化过程中运用专利价值评估机制,这样江苏高校才能更好的做好专利实施工作。

4.7 优化专利服务平台

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现有的知识产权信息资源,提供研发指引、专利技术网上交易、知识产权网上教学培训、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动态信息发布等,为社会各界提供专利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法律服务等多项服务。笔者认为江苏省知识产权平台应增设高校专利信息服务专栏,企业有意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的可以直接点击高校专利信息服务专栏,高校有优质的专利信息也可以直接发布在这一专栏,甚至可以对购买高校专利的企业提供更多优惠政策,促进高校专利的转移实施。

[1] 李 军. 江苏省专利与科技进步关联性实证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1(11):68-71.

[2]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江苏省知识产权“十二五”发展规划[EB/OL]. [2012-11-08]. http://www.jsip.gov.cn/wcm/webpage/zwgk/more.jsp?info_id=15780.

[3] 孙 燚.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J]. 北方经贸,2011(8):69.

[4] 梅元红,孟宪飞. 高校技术转移模式探析——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的调研与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4):1-5.

[5] 杨继明,李春景. 麻省理工大学与清华大学技术转移做法比较研究及启示[J]. 中国科技论坛,2010(1):147-151.

[6] 陈仁松,曹 勇,李 雯. 产学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有效性测度——基于武汉市高校授权专利实施数据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2):5-9.

[7] 李正卫,曹耀艳,陈铁军. 影响我国高校专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基于浙江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9(8):1185-1190.

[8] 李小丽. 三螺旋模型下美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的动态演进及其启示[J]. 图书情报工作,2011(14):36-41.

[9] 饶 凯,孟宪飞,陈 绮,等. 中欧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比较研究[J]. 软科学,2011(10):22-26.

[10] 韩振海,李国平,陈路晗. 日本技术转移机构(TLO)的营建及对我国的启示[J]. 现代日本经济,2004(5):53-57.

[11] 傅利英,张晓东. 高校科技创新中专利高申请量现象的反思和对策[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122-128.

[12] 曹 勇,陈仁松,董宏伟. “中部崛起”战略与武汉高校专利转化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10):28-31.

[13] 张 晓,张 慧. 北京工业大学技术专业中心建设研究报告[R].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6.

[14] 付 晔,马 强,盛佩珍. 高校专利有效性的现状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 (8):45-49.

[15] Lei Xiaoping, Zhao Zhiyun, Zhang Xu,et al.The inventive activities and collaboration pattern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in China based on patent analysis[J]. Scientometrics,2012(90):231-251.

[16] 雷朝滋,黄应刚. 中外大学技术转移比较[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5):45-52.

[17] 饶 凯,孟宪飞,陈绮,等. 瑞士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8):39-43.

[18] 饶 凯,孟宪飞, Piccaluga A,等. 英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研究及其借鉴意义[J]. 中国科技论坛,2011(2):148-154.

[19] 饶 凯,孟宪飞, Piccaluga A,等. 丹麦公共研发机构专利技术转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8):47-51.

[20] 饶 凯,孟宪飞, Piccaluga A,等. 西班牙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的成功经验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11(3):53-57.

[21] 万小丽,朱雪忠. 专利价值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J]. 科研管理,2008(2):185-191.

[22] 张 希,胡元佳. 非市场基准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和挑战[J]. 软科学,2010(9):142-144.

[23] 夏轶群,陈俊芳. 有可替代性和时间贬损的不确定条件技术专利价值评估[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5):128-130.

(责任编校 骆雪松)

TheStatusQuoofthePatents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Jiangsu: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

Qian Guo, Yuan Ru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of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The details of patent application and patent technology transfer in Jiangsu are studied in terms of patent numbers, patent quality and patent value. A patent technology service flow chart is made by selecting the patent evaluation index fit for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Jiangsu including the numbers of patent applications, patents issued, patent portfolios, and patent license agreements as well as the legal status of patents and patent awards to draw some patent maps. It is also pointed that Jiangsu's centers for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association are the important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of university patent technology transfer activities,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s should be set up, patent value should be evaluated, and that the patent service platform should be optimized.

college and university in Jiangsu; patent license; patent value; patent transfer

G255.53

*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科研成果机构典藏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2010SJB870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数字资产典藏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10YJA870031)”的研究成果之一

钱 过,男,1988年生,2011级情报学硕士研究生;袁 润,男,1965年生,教授,副馆长,硕士生导师,发表论文40余篇。

猜你喜欢
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江苏
全新充电专利技术实现车队充电
数读江苏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16
数独江苏
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 08:10:32
数读江苏
华人时刊(2020年23期)2020-04-13 06:03:48
镁冶炼专利技术研究
冶金设备(2019年6期)2019-12-25 03:08:44
江苏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05-21 03:30:34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河南科技(2016年8期)2016-09-03 08:08:22
专利申请三步曲
发明与创新(2016年5期)2016-08-21 13:42:50
重复数据删除专利技术综述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05
专利技术
焊管(2013年11期)2013-04-09 07: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