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科马克·麦卡锡《路》中的道德责任问题

2013-09-25 07:48李金婷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麦卡锡小男孩个体

李金婷

摘 要:美国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新作《路》(The Road, 2006)荣获第91届“普利策最佳小说奖”。《路》以简洁沉重的笔触描述了一场世界末日来临前的惨淡景象以及一对父子在这末日前的艰难求生之旅。该部作品充满了大量的道德寓意以及构建道德秩序的信念。父子的这段旅程实质上是生存危机对人类道德的考验与叩问,旅程中父子对爱与善的不懈追求透露了绝望中的希望,使人们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多增了几缕信心。

关键词:路;道德;责任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218-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56

1 . 引言

科马克·麦卡锡(1933- )是美国当代出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誉为“美国当世四大一流小说家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罗斯、品钦和德里罗)。他的小说为他赢得了威廉·福克纳奖,古根海姆奖和普利策奖。麦卡锡的小说充满了暴力与血腥,死亡似乎无处不在,容易给人一种沉重灰暗之感,然而其作品隐约中透露着一种向上的力量,给人以希望与信念。如果说前期小说多侧重于暴露社会阴暗面和揭示人性的扭曲,后期的小说,尤其以“边境三部曲”以及《路》为代表,则更多表现了一种奋发向上的乐观精神以及对爱与善的信念。

《路》是麦卡锡的最新炙热小说。在出版后,接连获得普利策小说奖、鹅毛笔奖和美国独立书商协会Book sense年度图书奖,而且被美国最负盛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在节目上向全国推荐。该小说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具有麦卡锡一贯洗练的文风、简短精干的语言、耐人寻味的对话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该小说浓厚的道德意蕴。故事描写了世界末日时,一对父子为了抵抗寒冷、饥饿和灭绝人性的屠杀而进行的一段艰难的求生旅途。《路》中的父子,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仍秉持着自己作为人的道德与责任,坚持心中的善念,艰难跋涉于寻找生存希望的道路上。本文从个人、社会、自然以及未来四个方面探讨小说中所引发的对于道德责任的思考。

2 . 对道德责任的思考

道德责任,简单地说,即人在道德层面上该负起的责任。作为最起码的人性规范,道德责任表达了人们正常的道德语言和价值判断,它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调整着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着一定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路》中通过父子的求生之旅,将一系列道德责任问题呈现给读者,令读者不断思索在生存危机考验下人类个体主体应当如何担起构建正常道德秩序的责任。

2 . 1 对个人的道德责任

对自我的道德责任是指行为主体对自身所负有的道德责任(郭金鸿,2008)。自我道德责任包括生命个体的保持与完善两个方面,其中尊重生命,不轻易结束生命是自我道德责任最基本的要求。生命无限可贵,无论人生有多痛苦,无论感情有多挫折,仍应坚强地活下去,不应透过自身而毁灭掉生命自身。在《路》中,世界遭遇毁灭性的破坏,到处都是灰烬废墟,严寒饥饿时刻折磨着人们。“夜,是从未遇到过的漫长、黑暗、寒冷。冷得可以冻裂石头。可以夺去生命”(麦卡锡,2011)。这对父子总是在不断寻找食物与避寒栖息地,同时路上还要防范抢夺食物与御寒衣物的绝望的人。在这种条件下,生比死更可怕,更让人难以忍受。小男孩的母亲就是忍受不了这样一种折磨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选择解脱。然而小男孩的父亲并没有与死神妥协,而是坚强地带着小男孩一路向南,寻找食物,寻找温暖。对他而言,生固然痛苦,但即使在这样情况下自杀也绝不是合乎道德的选择,不论是对他自身还是对小男孩而言。纵然是在世界末日里,希望仍然是存在的,只要心中持有这样一种信念,生命便有了与恶劣条件斗争的勇气。

2 . 2 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是指责任主体对他人、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人是一种群居性动物,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与社会上的其他人联系着。没有一个人可以孤立于整个社会而存在。

个体对他人的道德责任主要是通过担任角色所实现的。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多重身份,父亲、母亲、妻子、丈夫、儿女、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等。当社会赋予个人此社会角色,个体就该承担起该角色所带来的道德责任。在《路》中,小男孩母亲的自杀行为不仅是对自身生命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其丈夫、儿子的不负责任。在她与世长辞后,小男孩及其父亲都经常想起她,父亲多次梦到与她一起的美好岁月,小男孩则说,“如果是和妈妈在一起就好了”(麦卡锡,2011)。可见在艰难的求生之旅中,母亲的自杀对父亲以及小男孩而言都是打击。若母亲能坚强与恶劣环境作斗争,至少她可以给父亲及小男孩以精神的支持与陪伴,一家人会更有信心去面对残酷的末日,会更坚定彼此心中对爱与希望的信念。

此外,人是组成社会的个体,故对社会必然也负有道德责任。为了构建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个体就该从自身做起,只有个体遵守了道德规范,整个社会才能朝着有序有爱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利益面前,个体容易迷失于自身欲望,无视道德规范。这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其他人、物或行为缺乏要求,凡事以利益追逐为目的,即任何对我有利或能够以最少的付出而获得更多利益收获的事,都可以去做(郭金鸿,2008)。在《路》中,灾难过后的世界里,食物、水、衣物等生存必需品少之又少,“光秃秃并烧焦了的树干,在道路两侧延伸。灰烬在路面上翻滚,熏黑了的灯柱上耸拉下一截截废电线头,在风中啜泣”(麦卡锡,2011)。在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人类的本性也回归为原始的兽性,部分幸存于这场灾难的人为了满足其生存的欲望,抛弃了道德,选择以吃人或抢夺他人食物衣物等来维持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存在。生存危机是容易让人屈服于生存的基本欲望,就如同动物一样。然而,动物没有社会关系,其生活规律是生存竞争,自然淘汰;人则有交往关系,组成社会,其生活规律是合作,从而产生道德与法,以外部强制和自我规定的形式,使个体适应社会群体,获得秩序与和谐。人类之需要道德,并不是天性的需要,而是后天社会生活的需要,是人类共同发展与完善的需要,也是各个个人发展与完善的需要(夏伟东,1991)。小说中,父子俩人坚守心中的善,无论多么饥饿也绝不吃人,他们靠自己努力去寻找食物而不是从他人手中抢夺。甚至,他们还帮助了在路途中遇到的一个瘦弱的老人。在父亲去世后,孩子遇到了好人,一起继续找寻末世的救赎,作者借此也传达了这样一种信念:只要坚守心中的善与希望,生命就得以延续,以这种或那种方式,继续传递爱与希望的火种。

2 . 3 对自然以及未来的道德责任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给人的发展开辟了巨大可能性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人控制不了的破坏人类整个生存基础的严重后果。《路》中造成这场世界末日危机的原因作者并没有直接说明,但根据小说中对灾难过后场景的描述,最有可能的猜测便是核战争。小说中通过父亲的回忆,仿佛也给读者提示了造成世界末日的原因。回忆中有一段描述了一群男子开山的时候,惊动了土地里蛰伏的蛇窝。几百条蛇被完全暴露在一群凶恶的男子面前。男子们朝蛇群浇汽油将其活生生烧死(麦卡锡,2011)。这些描述似乎预示着故事里人类将来的命运。正是人类对自然的蔑视,毫无顾忌地破坏自然,破坏生态平衡,最终自然发起无声的抗议,以最残酷的方式让人类意识到曾经犯下的错误。

麦卡锡用启示录的方式来展现人类曾经拥有的、正在拥有和即将失去和获得的一切,从生态意识的角度审视人类对于地球正在进行的可能导致毁灭的贪婪吞噬。该启示录给当今社会传达了一种讯息:每个个体都应该警醒起来,要充分认识到现今的生态威胁,在利用自然这些资源的时候应该把握好尺度,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当妥善利用科学技术,改变自身的生产和发展模式,和大自然建立一种和谐共存的生态格局。

3 . 结语

自出版后,《路》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引起广大的反响,这绝大部分归因于书中浓厚的道德意蕴。麦卡锡一改以往过度坚硬的笔调,小说在冷峻中潜藏温情,绝望里浸透希望,爱与善也取代恶成为了主角,给人以危机中的希望。小说在细致的场景描述以及看似简单的情节中蕴含了个体对个体本身、对社会、对自然以及未来的道德责任问题的思考,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郭金鸿. 道德责任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8,77.

麦卡锡.路[M].杨博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4,9,42,155,236.

夏伟东.道德本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7.

猜你喜欢
麦卡锡小男孩个体
扶起小男孩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小男孩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谁救了比丘国里的小男孩
不是所有的花都是向日葵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不是所有的花都是向日葵
麦卡锡的雪茄
Ten Little Indian Boys十个印第安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