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远 ,李传书
(1.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苏 南京 210029;2.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江苏 徐州 221006)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区的面积不断扩大,城市道路、房屋的建设改变了原来的下垫面,城区建筑多、导热能力强,特别是能够吸收太阳的热辐射,如何分析判断热岛效应对降水量的影响,难点之一是缺少城市雨量站网规划的导则,缺少在城市区域布设较为合理密度的雨量站点,缺少长时间序列的雨量观测资料。徐州市自 1982 年开始,布设城市雨量观测站,积累了部分观测资料,为城市洪水治理研究提供雨情资料[1]。济南市 2010 年开始汇编城市水文年鉴[2],北京市 2012 年在城区布设城市雨量站[3],有效监测到了“2012.7.21”特大暴雨。布设城市雨量站网、水生态站网、排涝站网[4]将成为城市水文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以徐州市为例,探讨城市热岛效应对降雨量的影响。
徐州市地处我国东部、华北平原的东南部、江苏省北部,2010 年普查人口为 858 万,其中市辖区内人口 306 万,海拨 30~50 m 之间。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有时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年日照时数为 2 284~2 495 h,日照率52%~57%,年均气温 14 ℃,年均无霜期 200~220 d,年均降水量 800~930 mm,雨季降水量约占全年的 70%。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本文所指的城区是指城市管理的核心区域和建成区的主体。徐州市城区,由改革开放初期内环线内(北至二环北路,东至东三环,南至云龙湖,西至西三环)50~100 km2的范围,已经扩展到高速公路环城线,面积达 800 km2,如图 1 绕城高速所包围的区域所示。
1)城区的代表雨量站。1982—1991 年期间,布设云龙湖、茶棚 2 处雨量站,1992 年开始,增设了翟山、湖滨、矿务局、养护处、黄山垄、下淀、孟家沟、水利局等 8 处雨量站。
2)城区周边代表雨量站。1982 年以来,布设有蔺家坝闸、解台闸、汉王镇、三堡镇等 4 处国家基本雨量站,从图 1 上可以看到,4 处雨量站分布在城区的四周,把城区包围在里面。
图1 徐州市城区周边雨量站分布图
1982—1991 年 2 处雨量站,城区面积 100 km2,每站控制面积 50 km2,雨量站离周边(绕城高速)5~8 km;1991 年增设了雨量站,雨量站站数达到 10 处,按现有城区面积 800 km2计,每站控制面积 80 km2,雨量站离周边约 1~3 km。按照 SL34-92《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平原水网区雨量站密度要求达到每站控制 250~300 km2。根据《江苏省水文站网规划》(2010 年)的统计,江苏省雨量站密度为每站控制面积 210 km2。城市雨量站控制面积比全省实际雨量站密度提高了约 3 倍。
从新中国成立(1949年)到改革开放(1979 年)的 31 a 间,城市发展缓慢,城区缺乏雨量站点。1982—2010 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为适应城市防汛要求,徐州市在城区相继布设雨量观测站点,收集并积累雨量资料。本次使用这 29 a 的雨量观测资料用于计算分析。
分析出城区内与外雨量值的差别,场次雨量(日雨量)的大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从实际资料分析得出,一般日雨量小,降雨的区域不够大,降雨的均匀性差,面雨量值的代表性不高,难以比较城区与城区周边降雨量的差异。反之,随着日雨量值的增大,雨区覆盖面增大,降雨的均匀性越来越好。实际资料统计计算也得出与理论相近的结果。
根据资料分析,选择日雨量值作为场次雨量。经对比分析,即当市区周边 4 处雨量站的平均雨量达到 40 mm 以上时,徐州市与周边邻省、邻市均处于降雨状态,降雨的范围大, 从计算成果上看,“城区平均雨量”与“城区周边平均雨量”比值的平均值趋于稳定。当然,大暴雨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从时间上看,平均雨量达到 40 mm 的时间,主要分布在 5—9 月,与东部海河流域[5]相近。城市暴雨一般强度大[6],汇流速度快,易形成城市洪涝。
城区布设的 10 处雨量站,分布较为均匀,故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面雨量[7],城区周边布设 4 处雨量站,也采取算术平均法计算面雨量。从 1982—2010 年的 29 a 资料中,符合城区周边平均雨量达到 40.0 mm 的日雨量资料共有 52 次,场次雨量主要分布在每年的 5—9 月份,其中 7 月份为最多,共有 25 次。最大日降雨量为 235.7 mm,城区周边平均日雨量从 40.3~235.7 mm 中,40.3~80.0 mm 的有 35 次、80.0~100.0 mm 有 11 次、100~235.7 mm 有 6 次。内外比值大于 1.0 的有 30 次,占 57.7%,比值小于 1.0 的有 22 次,占 43.3%。
经过计算,52 次城区与周边平均雨量的平均比值为 1.099 5,从总体上看,热岛效应引起的雨量增加值为 9.95 %,详见表 1。
1)硬质下垫面增加。徐州市是一个人口多,密度大,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市内有大型工厂、密集居民区,集中的商业区,具有一般大城市的普遍特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部分乡村变成了城市,水泥沥青道路[8]不断增加,硬质下垫面增大。
表1 城区平均雨量与周边平均雨量统计表
2)导热系数提高。生活小区楼房、商业大楼等一栋连着一栋,高楼平地起,房屋等所构成的导热系数提高。建筑物与空气间的热传递,提升了空气的温度。
3)散发热量增大。工厂燃烧各种燃料、空调加热、集中的人群每天都在向外排放和散发大量的热量。据有关统计,城市消耗了大约 75% 的能源,产生了 80% 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城市相对农村来说是一个热源。
4)吸收热能力强。城市空气污染物多、建筑物多,因此,吸收太阳能的能力增强;通过吸收太阳能,再散发出来。
5)空气流动阻力增加。城市建筑物多而高耸,6 层楼房超过 20 m,25 层的高层建筑一般超过 80 m,城区的楼房主要是 6,11 层,高层及少量的超高层,随着建筑物增多和楼层高度的增加,不利于空气流通,不利于热量扩散,易形成高温中心,并由此向周围递减。随着城市面积的逐步扩大,城市热岛效应非常明显。
6)城区雨城区周边温度的对比。根据近 20 a 气象资料统计发现,城区气温比周围郊区和农村气温高 2 ℃ 左右。
城市是人类最重要的聚集地,城市化是当今中国推进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城市化地区用水量增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频繁[9]。通过对徐州市 29 a 中 52 场雨量资料的分析,城区内、外平均雨量比值大于 1.0 的次数占 57.7%,比值小于 1.0 次数占43.3%;从 52 场雨量的总量上比,城区比周边的雨量增加了 9.95%。从总体上看,影响主要来自于区域自然下垫面变化、城区面积的增大和人类活动[10]。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有效比较城区和周边雨量值的变化,克服不均匀降雨带来的影响,所选择的场次雨量的大小较为关键,本文研究的是场次雨量(日雨量)达到 40.0 mm 以上时的情况,这个“阈值”与城区面积有关,在其它条件下的影响程度,还需要下一步深入研究。
[1] 杨勇. 淮河流域徐州城市洪水治理研究[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30-33.
[2] 济南市水文局. 济南城市水文年鉴[M]. 潍坊:山东水文印务有限公司,2010: 29-196.
[3] 邓坚. 中国水文发展现状与展望[C]//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2: 15-22.
[4] 郝达平. 淮安市城市水文站网规划的思考[J]. 江苏水利,2013 (1): 36-37.
[5] 关铁生. 海河流域极端暴雨特征及其天气成因[J]. 水文,2012 (1): 80-81.
[6] 刘志雨. 城市暴雨径流变化成因分析及有关问题探讨[J].水文,2009 (3): 55-56.
[7] 拜存有,高建峰. 城市水文学[M].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 22-22.
[8] 杨珏,黄利群,李灵军,等. 城市暴雨过程对下凹式绿地设计参数的影响研究[J]. 水文,2011 (2): 58.
[9] 朱颖洁,郭纯青,黄夏坤.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西江梧州站降水径流演变研究[J]. 水文,2010 (3): 50.
[10] 刘克岩,张橹,张光辉,等. 人类活动对华北白洋淀流域径流影响的识别研究[J]. 水文,2007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