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2013-09-24 05:36:24侯志纵高生伟李季园牛小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帕金森障碍量表

侯志纵,张 炜,高生伟,李季园,牛小媛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变性病,临床上除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主要症状外,还表现为非运动症状(睡眠障碍、便秘、抑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其中睡眠障碍是非运动症状中最常见的,发生率在74%~98%[1],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影响驾驶安全[2])。本研究对54例PD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客观评价,进一步对不同亚型PD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连续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门诊、住院部、帕金森病友会确诊的原发性帕金森患者53例作为病例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44岁~84岁(66.58岁±10.37岁);病程1年~17年(5.76年±3.80年)。按照英国帕金森病协会(United Kingdom Parkinson Disease Society,UKPDS)诊断标准纳入[3]。另设对照组54名,年龄、性别与PD组匹配,男27名,女27名,年龄43岁~84岁(66.02岁±9.89岁)。排除标准: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症状、可引起睡眠障碍的心肺疾病、慢性疼痛、痴呆[4][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文盲≤17分,小学≤20分,中学≤22分,大学以上≤23分]不能配合者。

1.2 分组方法 按改良Hoehn-Yahr分期,将PD组分为PD1组(H-Y分期1~2级);PD2组(H-Y分期2.5~5级)。PD1组24例,男12例,女12例;PD2组29例,男15例,女14例,两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调查方法 以面对面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患者及家属在场,保证调查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若有一方不在场可进行随后的电话随访。相关量表均由经过培训的神经内科医师完成。调查量表包括:帕金森基本信息记录表、帕金森睡眠量表(PDSS)、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UPDRSⅢ)、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改良Hoehn-Yahr分期(iH-Y分期)、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并详细询问患者夜间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不宁腿综合征(RLS)的情况。

帕金森睡眠量表包括15个问题,0分表示症状严重且持久,10分表示无症状。PDSS-1:主观夜间总体睡眠质量,PDSS-2:入睡困难,PDSS-3:睡眠维持障碍(反映片段睡眠情况),PDSS-4:周期性肢体活动障碍(PLMD),PDSS-5:不宁腿综合症,PDSS-6和7:夜间精神状况,PDSS-8和9:夜尿情况,PDSS-10~13:夜间活动情况,PDSS-14:睡眠后精神身体恢复情况,PDSS-15:日间过度嗜睡(EDS)情况。ESS量表包括8个问题,总分≤10分:EDS;7分~9分:可疑EDS;<7分:否认EDS,每项0~3分。UPDRSⅢ评价“关”期的运动症状。SDS量表:评分≥53分表示有抑郁。SAS量表:评分≥50分表示有焦虑。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用方差齐用t检验,方差不齐用秩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方差齐用SNK 法,方差不齐用Dennett’sT3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帕金森患者与对照组睡眠障碍发生情况 按照PDSS-1评分≤6为症状的严重标准[5]。PD组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81.1%(43/53)高于对照组15.09%(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PDSS-T、PDSS-1~15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可出现尿频、尿急的现象,为排除其影响夜尿(PDSS-8)的评分,故将PD组男、女PDSS-8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t=-0.121,P=0.904),提示PD患者出现夜尿增多与男性前列腺增生无关。

表1 PD组与对照组睡眠量表比较(±s)

表1 PD组与对照组睡眠量表比较(±s)

PDSS分型 PD组(n=53例)对照组(n=54例) 检验值P PDSS-1 4.55±2.44 8.07±1.36 -9.198 <0.001 PDSS-2 4.28±2.51 4.28±2.51 -9.115 <0.001 PDSS-3 4.62±2.46 8.24±1.30 -9.485 <0.001 PDSS-4 4.49±2.35 8.87±0.73 -11.636 <0.001 PDSS-5 4.92±2.12 8.46±1.14 -10.715 <0.001 PDSS-6 5.60±2.27 8.46±1.07 -8.290 <0.001 PDSS-7 7.81±2.51 10.00±0.00 -7.487 <0.001 PDSS-8 3.96±2.21 8.31±0.89 -13.281 <0.001 PDSS-9 7.47±2.06 10.00±0.00 -8.741 <0.001 PDSS-10 5.94±2.06 9.85±0.68 -9.078 <0.001 PDSS-11 5.81±1.99 8.26±1.05 -7.935 <0.001 PDSS-12 6.00±1.95 8.61±0.94 -8.792 <0.001 PDSS-13 6.79±1.60 9.85±0.68 -8.896 <0.001 PDSS-14 5.79±1.14 8.15±1.02 -8.544 0.003 PDSS-15 7.51±1.85 8.57±1.02 -3.682 <0.001 PDSS-T 85.07±23.99 130.37±10.95 -12.520 <0.001

PD组 EDS发生率为33.96%(18/53),高于对照组9.26%(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5,P=0.016)。PD组 RBD发生率为47.17%,显著高于对照组11.11%(χ2=16.900,P<0.001)。PD组RLS发生率13.21%,高于对照组1.85%(χ2=4.491,P=0.026)。PD组SDS-T评分(45.64±12.89)分高于对照组(40.46±11.46)分,有统计学意义(t=2.197,P=0.030)。PD组SAS-T评分(38.34±12.40)分,高于对照组(37.89±9.6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早期帕金森患者及中晚期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比较PD1组与PD2组性别、年龄、MMSE、夜间精神状况(PDSS-6、7)、晨起肢体震颤(PDSS-13)、焦虑、不宁腿综合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程、iH-Y分期、UPDRSⅢ、PDSS-T、PDSS-1~5、PDSS-8~12、PDSS-14~15、EDS、RBD、抑郁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组RBD的发生率29.2%,显著低于PD2组62.1%(P<0.05)。PD1组RLS的发生率为8.3%,低于PD2组RLS 17.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表3。

表2 PD1组与PD2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3 PD1组与PD2组睡眠量表比较 分

3 讨 论

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抑郁、RBD等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高[6]。2002年Chaudhuri等[7]设计了帕金森睡眠量表,可对PD患者睡眠障碍的不同表现类型进行量化的评定,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具有更好的可信度和灵敏度,且重复性好。

本研究中,PD患者PDSS-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PD患者更易合并睡眠障碍,表现在夜间总体睡眠差、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片段睡眠)、夜间肢体活动障碍、夜尿增多、夜间精神障碍差、不宁腿综合征、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日间过度嗜睡。此外,帕金森患者抑郁发生率49.06%,SDS评分较对照组高,临床主要表现在兴趣减退、主动性降低、情绪悲观,但罪恶感、自杀倾向少见。若早期发现患者伴发抑郁,可针对性的应用抗抑郁药治疗,以改善帕金森患者的睡眠障碍。盐酸普拉克索(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有改善患者抑郁的作用,但有报道称其增加日间过度嗜睡的发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使用[8]。焦虑总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帕金森患者焦虑的发生与正常健康人无统计学意义。

中晚期帕金森患者比早期帕金森患者病程长,睡眠障碍严重,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随着帕金森病情加重,中枢多巴胺神经元功能进一步退化,睡眠-觉醒周期失调严重;亦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中轴性运动障碍更为严重,影响夜间翻身、肢体活动,均可加重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可能与帕金森患者睡眠中枢递质变化有关,如:行为觉醒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相关,脑电波去同步化与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水平相关。

中晚期患者与早期患者相比,夜间总体睡眠质量、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夜间肢体活动困难、夜尿多、日间过度嗜睡情况、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的情况更严重。其中,RBD[9]是指REM(快动眼睡眠期)正常脑电图活动的抑制和肌肉张力消失时,出现与梦境相关的暴力等异常行为,可伤及自身、他人。多导睡眠仪显示REM有肌肉失张力表现。本研究中部分患者在出现帕金森症状前2年~5年已有夜间睡眠中大喊大叫、四肢乱打乱踢等RBD现象。

中晚期帕金森患者抑郁发生率更高,可能与患者运动不能、症状波动加重相关。Larsen等[10]提出抑郁是该病程的患者入睡困难、早醒的重要原因之一。中晚期患者与早期患者在夜间精神状态、晨起肢体震颤、焦虑、不宁腿综合征方面无差异。

[1] Partinen M.Sleep disorder related to Parkinson’s disease[J].Neurol,1997,244:s3-s6.

[2] Comella CI.Daytime sleepiness agonist therapy and driving in Parkinson’s disease[J].JAMA,2002,287:509-511.

[3] Hushes AJ,Daniel SE,Kiolford,et al.Accuracy of clinical diagnosis of 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A clinical-pathological study of 100cases[J].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92,55:181-184.

[4] 郭起浩,秦震,吕传真.各种认知功能量表述评[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3):179-182.

[5] Tse W,Liu Y,Barlen GM,et al.Clinical usefulness of the 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scale[J].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2005,11:317-321.

[6] Carlos H,Schenck MD,Bradley F,et al.The strong presence of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in PD[J].Neurology,2011,77:1030-1032.

[7] Chaudhuri KR,Pal S,DiMalrco A,et al.The 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sacle:A new instrument for assessing sleep and nocturnal disability in Parkinson’s diseas[J].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2,73:629-635.

[8] Hauser RA,Gauger L,Anderson WM,et al.Pramipexole-induced somnolence and episodes of daytime sleep[J].Mov Disord,2000,15:658-663.

[9] Gagnon JF,Postuma RB,Mazza S,et al.Rapid-eye-movement sleep behaviour disorder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J].Lancet Neurol,2006,5:424-430.

[10] Larsen JP,Tandberg E.Sleep disorder sinpatients with Parkin-son’s:Epidemiology and management[J].CNS Drugs,2001,15:267-275.

猜你喜欢
帕金森障碍量表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02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2013~2015年广东同江医院门诊抗帕金森药应用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