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大酱

2013-09-21 02:03清风徐
食品与生活 2013年9期
关键词:耙子酱缸大酱

清风徐

夏天的菜园子里,两个顽童捉蛐蛐。一言不合,就丢了蛐蛐追打起来。跑在前面的,步子灵活矫健,边跑边回头做着鬼脸:“来呀,追呀,你瞅你胖得跟狗熊似的!”后面的“狗熊”喘着粗气,涨红着脸,脚底下认真地绕过花花木木,穷其力气,锲而不舍。许是受了侮辱之后的爆发力,明显地快了起来。前面的太自信太骄傲,像“龟兔赛跑”里的兔子。跑到院子里窗户下还冲着“狗熊”张牙舞爪地得瑟呢,“狗熊”已经近在咫尺。“兔子”一时慌了手脚,情急之下,看到身边的酱缸正敞开着,“嗖”地一下拎出酱耙子,来了个骑马蹲裆式,左手掌心向上于头顶,右手举起酱耙子在额前,只见酱耙子滴滴嗒嗒地往下流着大酱。“狗熊”不敢近前,“兔子”美得呀,深深地吸口气,好香啊!仍不过瘾,竟伸出舌头在酱耙子上舔了一下。身后门帘子哗啦一响,“啊?!干啥呢这败家的孩子,我的大酱啊!”“兔子”听他妈这一惊一乍的,知道是坏了事儿了。说时迟那时快,“兔子”妈在抢下酱耙子的瞬间,巴掌也劈头盖脸地落了下来,兔子哇地一声嚎啕起来,顷刻间,眼泪鼻涕和着大酱,满脸一派泥石流的惨状。

大酱在东北农家的地位不可小觑,岂是可以轻易亵渎的?

做大酱是一件盛大而虔诚的事情。家庭主妇只在农历二月逢八的日子开工做酱。先把黄豆烀熟,在锅里焖一宿,制成酱坯子,阴凉处晾三五日,然后用牛皮纸包好,搁在炕梢、锅台一角热乎乎的地方,等待发酵。到了四月二十八,去掉包装纸,把发好的酱坯子掰成小块在太阳底下暴晒,便会有油脂渗出。观察里面的颜色,红的、黄的、绿的、黑的,据说这菌的颜色越多,酱会越好吃。下酱的时候,一般选择在下午四五点钟,至于理由,民间大约有民间的解释,或者根本没有理由,祖祖辈辈就是这么一脉相传的。我的想法是,酱块充分地汲取了阳光,在它还来不及滋生新的细菌时,及早地与盐水相遇,让一缸大酱永远照见晴朗。

下好了的酱,缸口要用白布蒙上,白布上钉一条红布条,据说可以驱虫辟邪。三天后打开,进行打耙。早晨打100下,晚上打100下,使酱块充分溶解在盐水中。也有更讲究的,早晚各500下。天天如此,坚持月余。打耙打得勤,发酵就发得好,酱的味道就更醇香。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打耙最有耐心,与其说她们是在机械地劳动,不如说是在磨练生活的心性。

不满月的酱是不能拿出门的。酱缸一般放在通风且光线好的院子窗户下。准备一顶铁皮做的圆锥形的“酱帽子”,下雨的时候要及时扣上,不然淋了雨会生蛆。即便在寒冬腊月,酱也不会冻住,俗话说“小孩的屁股大酱缸”,耐寒呐!东北作家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里都写到酱缸,尤其是《呼兰河传》中有一段拿酱帽子淘气的描述,极为生动。

东北民间还有个风俗,搬家的时候,酱缸先进门,意为“兵草未到,大将先行”,并且要声情并茂地喊一嗓子:“大将到喽——”由此可见,这酱缸在居家的地位,竟颇有些镇宅之意。

如今,在城市里已经寻不到酱缸的影子,酱香,却依然萦绕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铁锅炖鱼、酱香茄子、酱爆鸡心……酱香,是永恒的东北味道。最简单的吃法则是蘸酱菜。大多蘸酱菜是生吃的,大葱、小葱、香菜、白菜、酸菜心儿、黄瓜、小辣椒、生菜、臭菜、婆婆丁、白萝卜等无所不蘸。也有吃熟的酱腌菜,土豆烀熟,面面的,就着酱腌的熟芹菜叶,别有一番滋味;还有把菠菜柳蒿芽儿或者冻白菜焯了的,蘸着大酱,也好吃。鸡蛋酱、肉丝酱、酱焖子,更是餐桌常备小菜。掰开一个纯碱的开花大馒头,把肉丝酱夹进去,顺带着夹上几根香菜,两手捧住,大口咬下,不说了,你想吧!

许多东北人,都这么长大。

曾经在旅途中,看到有人用色拉油的塑料桶装了满满的大酱,带到南方,看着亲切。忍不住问:“现在超市买大酱也方便啊,这多麻烦。”是一个壮年的汉子,呵呵笑着:“不一样不一样,这是老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猜你喜欢
耙子酱缸大酱
有温度的土地
有温度的土地
The Surprise
半日农夫
下酱家什
酱缸台
酱缸台
大酱情怀
从《武媚娘》看酱缸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突
在伦敦唱歌,在墨尔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