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活动提高24h化学药物输注的准确性

2013-09-21 07:01王晓萍艾露露罗伟香吴惠平
当代医学 2013年23期
关键词:输液泵输液管化学

王晓萍 艾露露 罗伟香 吴惠平

血液内科持续24h化疗的患者年均1000例次,24h输注化疗药物的准确性低,抗肿瘤药多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偏重恒速功能,使用输液泵持续化疗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可提高疗效,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1]。少于22h或超过26h完成化学药物输注,影响24h血液药物浓度半衰期,进而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可加重骨髓抑制期和胃肠道反应。2012年3月我科针对现存的问题成立QC小组,开展了提高24h化疗药物输注准确性的品质圈活动,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7月QC活动前后我科24h持续化疗的124例患者,QC活动前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 18~76岁,平均年龄为(39.23±3.6)岁;QC活动后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为(38.27±5.2)岁。主要为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输注化学药物主要有甲氨蝶呤、阿糖胞苷、长春新碱、依托柏苷和表阿霉素等,均选择PICC通路输注。使用康福特ZMBⅢ型及ZMBⅡ型输液泵>24h持续输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疾病严重程度、用药及使用的输液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QC活动小组成员15人,其中高年资护士6人。护士均经过化疗知识及输液泵操作规范化培训,考核合格。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督促小组活动按计划进行,对活动进展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给予指导;1名高年资护士负责整个活动的计划、实施及效果检查;1名本科学历护士担任秘书,负责小组活动会议记录、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总结;其余12名护士担任组员,负责小组活动计划的制定、措施的实施,资料的收集等。

1.2.2 现状调查 对开展QC活动前60例次24h化学药物输注的患者进行调查,12例次能准时输注完毕,准时率为

20%,24h时差(8±1.73)h。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鱼骨图)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是护士、患者、输液泵等3方面。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护士、患者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对24h化疗原理不清(知识缺乏),巡视项目不统一,巡视不到位,宣教不到位,输液泵内输液管受夹部位长时间没有更换;患者24h化疗原理不清(知识缺乏),漱洗、上洗手间拔出电源线,导致参数改变,怕麻烦护士擅自插上电源线或调节输液泵;对科室使用的输液泵进行检查,发现输液泵持续使用存在流速、流量计数不准确,准确性没有定时校准,旧泵老化等。

1.2.3 对策 针对存在的主要原因制订对策。首先制定《24h化学药物输注操作指引》,进行全员培训,人人过关。修改现有的《输液巡视卡》,设立《24h化学药物输注巡视卡》,增加观察项目和观察流程,观察项目包括余液、输液管、输液泵的参数;观察流程为先观察输液泵的设置、运转;其次余液与输液泵计数是否相符;输液管的莫菲氏滴管滴液、调节器状态,输液管是否受压打折等;护士每小时巡视1次并签名,组长定时抽查;规范宣教知识内容并制作成册,便于护士对24h化疗患者进行化疗知识宣教,对活动进行指导,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新、旧输液泵每半个月校准1次,重点校准流速、报警系统,当巡视余液与输液泵计数有出入,及时手工调整滴速或更换输液泵。再适当运用奖惩制度,以提高护士的责任心。

1.2.4 比较开展QC活动前与开展QC活动后24h化学药物输注的平均时差、准时率、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

1.2.5 24h化学药物输注准确性的评价标准 根据抗肿瘤药物依赖浓度和时间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要求[1],制定出24h化学药物输注准时率的判断标准:(1)优:24h输注完毕(余液0mL);(2)良:22~26h输注完毕(余液±40mL);(3)差:<22h或>26h输注完毕(余液>±40mL)。准时率=(优+良)/总例次。

2 结果

2.1 开展QC活动前后24h化学药物输注时差与准时率比较(见表 1)。

表1 开展QC活动前后24h化学药物输注时差与准时率比较(±s,%)

表1 开展QC活动前后24h化学药物输注时差与准时率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差(h) 输注准时情况优良差QC开展前 60 8±1.73 2(3.33) 10(16.67) 48(80.00)QC开展后 64 1±0.62 25(39.06) 33(51.56) 6(9.38)t/χ2值 7.820 64.563 P值 0.008 0.000

2.2 开展QC活动前后24h输注化学药物医生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开展QC活动前后医生满意度比较[n(%)]

2.3 开展QC活动前后24h输注化学药物患者满意度(见表 3)。

表3 开展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3.1 QC小组活动能很好地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性,发挥医院员工的主人翁意识[2],通过全员培训提高了护患对24h恒速输注化疗药物意义的认识,时差缩小,准时率提高(见表1)。

3.2 以人为本,以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来满足患者的需要,临床上运用QC活动针对巡视不到位,设立了24h巡视卡,增加了护士的责任心和主动巡视意识,确保输液匀速、准时。有关调查资料称,输液泵匀速输注化疗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较传统输注方式产生的不良反应低,住院时间短[3]。医生满意度比QC活动开展前好,从表3得出患者满意度比QC活动开展前提高(见表2)。

3.3 QC作为群众性管理手段尤其适用于已经拥有较完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机构,以进行小范围内质量的小规模、持续性巩固和改进,成效显著与否,取决于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4]。24h输注中,观察项目不全面,以至输液管止水夹未打开而输液泵显示运转正常却不报警,与护士业务素质及管理意识有关。经过业务技术培训,统一观察项目及流程,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素质,同时站在患者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

3.4 提高护士业务能力 包括熟悉输液泵的性能(流速增量:0.1mL/h;输液流速精度:±5%;输液滴速精度:±1.5%[5]),护士了解输液泵参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减少不准时的因素。普通输液器是用塑料制成的,被挤压一段时间管子变形将明显影响输液精度[6],受压变形的输液管内并无气泡,但由于管道与输液泵接触不紧密,引起报警[7],定时更换输液泵内输液管受夹部位,是提高输注准确性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

3.5 使用5~10年的输液泵合格率仅有85%[8],在经常使用一段时间后,其输液精度会下降,这是由于机器的自身构造及程序决定,为了保证输注滴速、流量准确性,定期校准、校准后对设备重新检测,确认评价精度达到要求后再投入临床使用。

综上所述,通过QC活动,帮助找出24h输注准时率低的因素,从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保证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占山,佟建敏.输液泵应用过程中的药学服务指导[J].中国药房,2011,22(2):184-186.

[2]郭丽敏.浅析QC小组活动与医院文化建设[J].卫生软科学,2010,24(4):294-296.

[3]梅海云.便携式弹性输液泵输注5-氟尿嘧啶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41-42.

[4]戴瑛,田耘.QC小组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西南军医,2008,10(4):153-154.

[5]佟建敏,李占山.浅谈输液泵的规范化管理与用药安全[J].中国药师,2010,13(2):282-284.

[6]荀小燕.输液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0,4(1):92-93.

[7]周晓君.输液泵使用中非气泡原因气泡报警的处理方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4):27.

[8]张志强,郭洁.医用输液泵流速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1,8(4):16-19.

猜你喜欢
输液泵输液管化学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一次性防脱落输液管针头的设计
集束化管理策略在输液泵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在用输液泵的质量控制与数据分析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输液管插入法治疗牛非泡沫性瘤胃胀气
能自动过滤气泡的医用输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