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宁 李建华 (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药剂科,江苏 南京 210018)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老年人,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氧、缺血所致,病情凶险,在急性期极易发展为心肌梗死和猝死〔1〕。本文就我院采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Ⅰ~Ⅱ级老年UAP患者70例,男47例,女23例;年龄65~80〔平均(70.2±3.3)〕岁;病程3~12年,平均(6.2±1.3)年;伴高脂血症18例,高血压10例,糖尿病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诊断标准〔2〕,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动过缓、心传导阻滞、感染、肿瘤及支气管痉挛或哮喘。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起始剂量6.25 mg,2次/d,视患者耐受程度每1~2 w增加剂量1次,每次递增6.25 mg,维持心率(HR)>50次/min,收缩压(SBP)>90 mmHg,直至目标剂量25 mg、2次/d,维持此剂量服药6 w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心绞痛发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行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血压、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记录SBP、舒张压(DBP)及HR,取静脉血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
1.4 疗效评价 参考1972年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劳累性心绞痛分级标准拟定〔3〕。①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或缺血性ST段下移0.1 mV以上。②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 ~80%,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0.05~0.1 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③无效:上述指标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用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33/35),对照组为71.43%(25/3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SBP、DBP及HR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SBP、DBP及H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SBP、DBP及H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BP、DBP及HR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BP、DBP及HR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下表同
组别 n 时间 SBP(mmHg) DBP(mmHg) HR(次/min)观察组 35 治疗前132.1±13.3 81.6±9.5 82.5±2.2治疗后116.2±12.21)2)67.2±7.31)2) 62.2±1.11)2)对照组 35 治疗前 133.4±12.5 81.2±10.1 82.1±2.4治疗后131.2±10.6 79.7±9.9 78.2±2.8
2.3 两组治疗前后ET、NO含量比较 两组治疗后ET、NO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ET、NO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ET、NO比较(±s)
组别 n 时间 ET(pg/L) NO(μmol/L)观察组 35 治疗前72.2±19.1 42.1±14.5治疗后 56.2±15.31)2) 60.2±20.31)2)对照组 35 治疗前 73.0±18.9 41.2±15.1治疗后65.2±19.6 49.7±19.9
2.4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糖、血肌酐均无明显变化,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UAP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可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继发血管内皮损伤,易损斑块不稳定,造成斑块出血或破裂,从而造成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低氧〔4,5〕。
卡维地洛是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不仅能阻滞β1、β2受体,还可阻滞αl受体,而且卡维地洛为碱性亲脂化合物,代谢完全,口服后经过立体选择性首过代谢,其代谢产物不到2%以原形随尿液排出,作用更强;卡维地洛还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对心肌有保护效应〔6,7〕。因此,相比其他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具有更强的心脏保护作用和抗缺血作用,更能降低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逆转左室重构,且不会产生美托洛尔用药初的过度心肌抑制,耐受性更强〔8〕。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卡维地洛用于UAP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9〕,但用于老年患者的报道并不多见。而老年患者大多数存在动脉硬化,同时伴有糖代谢与脂代谢紊乱,多合并有慢性疾病,器官功能减退,耐受性较差,治疗更为棘手。
本研究结果显示,卡维地洛应用于老年UAP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且卡维地洛可显著降低UAP患者的ET水平,升高NO水平,改善内皮功能。与王玫等〔10〕的报道一致。由此可见,卡维地洛应用于老年UAP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能改善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硬化进展,减少心脏终末事件的发生。
1 吴怀瑞.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进展〔J〕.中国乡村医药,2009;16(9):78-9.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195-206.
3 吴 炎,李亚明,李春江,等.卡维地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0):55-6.
4 王英丽.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药物治疗〔J〕.山东医药,2011;51(23):114-5.
5 沈卫峰.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策略〔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8;35(1):1-5.
6 李金英,许恒忠.卡维地洛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420-1.
7 Potteaux S,Esposito B,van Oostrom O,et al.Leukocyte-derived interleukin 10 is required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therosclerosis in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knockout mic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4;24(8):1474-8.
8 贺汉军,吕和平,何运昉.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J〕.中国药业,2010;19(9):66-7.
9 张成荣,史会贞.卡维地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7;29(8):1189-90.
10 王 玫,梁 军.卡维地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5;27(7):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