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恩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连云港市分行信贷部,江苏连云港222300)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有关研究此方面的理论很多,包括区域经济差异解释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差异调控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存在在特定时期是正常的,但是若发展差异太大,必然会导致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均衡,造成资源的浪费。安徽省作为全国资源大省,却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但仍与全国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安徽省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由于受自然资源禀赋差异的影响,省内各地区间发展差异较大,且有不断扩大趋势,因此,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9年,安徽省贯彻落实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措施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成功遏制了经济急剧下滑的势头。安徽省全年生产总值10052.9亿元,首次迈入“GDP万亿元俱乐部”。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8年增长13.3%,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2.6个百分点,改变了历次经济调整“下得快、上得慢”的格局,实现了全省经济快速企稳与持续回升。
安徽经济总量不断上升。从纵向看,1985年,五千万人口的安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31.24亿元,人均国民总收入为646元;2009年安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1万亿元,达到了10052.9亿元,比1985年增加了30倍。
从GDP增长率的差距来看(见图1),安徽与全国相比,除了1991年与1994年差距为-0.158和 -0.13,1995年为0.128之外,其余年份的差距均在-0.05~0.05范围内变动。从1985~2009年25年中,安徽省有14年GDP增长率低于全国同期水平,有11年增长率高于全国同期水平。从横向看,安徽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慢,不像东部省份那样迅速发展。1985~2009年,安徽GDP占全国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85年,安徽GDP占全国的比重为3.67%,到1994年只占到2.74%,达到历史最低点,到2009年又上升到3%,见图2。
图1 安徽与全国GDP增长率差距
图2 安徽GDP占全国GDP比重(%)
在整个2009年,中部六省地区生产总值以河南省最高,达到19367.3亿元,湖南省和湖北省次之,分别为12930.7亿元和12831.5亿元,安徽省2009年突破万亿GDP大关,达到10052.9亿元。江西和山西排名最后,分别为7589.2亿元和7365.7亿元。从总量上看,中部六省已经有4个省份GDP总量跨入万亿大关,见图3。
图32009 年中部六省GDP总量(亿元)
与2008年相比,除湖南外,其他五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见表1)。由于各省经济运行不断改善,各省在前三季度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均高于第一季度和上半年的同比增长速度,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回升到正增长区,达0.5%。从同比增速来看,湖南省以13.1%名列第一,安徽省以12.9%名列第二,湖北省以12.5%名列第三,江西省、河南省与山西省分别以10.0%、9.3%和0.5%居第四、第五和第六位,除山西省外,其他五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都在10%以上,超过全国同期增长水平。
2009年,湖北省的人均生产总值为22465.4元,在中部六省中位居第一;山西省为21534.0元,位居第二;河南省为20518.9元,位居第三;湖南省与江西省分别为20235.6元和17186.6元,分别居第四,第五位;安徽省在中部排名中位居最末,人均生产总值为16376.8元,与处于第五位的江西省相差约810元,比首位的湖北省约低6090元,见表2。
从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来看,2009年安徽省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12.7%,比2008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但在六省中的排名下降了一个位次,由2008年的第二位下降为第三位。
表1 2009年与上年同期全国及中部六省GDP的同比增长速度
表2 2008年~200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2.4.1 三次产业规模状况
2009年,在中部六省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以河南省最大,增加值达2769.0亿元,湖南省和湖北省分别以1969.7亿元和1915.9亿元居第二和第三位,安徽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95.6亿元,居第四位。第二产业增加值安徽省以4902.8亿元的规模居第四位,江西省和山西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098.3亿元和477.6亿元,分别居第五和第六位。见图4。
图4 2009年中部六省三次产业年度增加值(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规模以河南省最高,达10968.6亿元,湖北省以5909.4亿元居第二位,湖南省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以5682.2亿元居第三位,安徽省以4902.8亿元的规模居第四位,山西省的第二产业增加值略高于江西省,为4021.2亿元居第五位,江西省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在中部六省中最低,为3890.3亿元。见图5。
在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排序中,河南省、湖南省和湖北省在中部六省中居前三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629.7亿元、5278.8亿元和5002.6亿元,安徽省在2009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654.5亿元,在六省中居第四位,山西省和江西省分别居第五和第六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867.0亿元和2600.6亿元。
2.4.2 三次产业结构状况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2009年,中部六省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河南省最高,达56.6%,其次是山西省,比重为54.6%,江西省以51.3%的比例居第三位,安徽省居第四位,比重为48.8%,湖北省和湖南省的比重分别为46.1%和43.9%,均低于全国46.8%的平均水平,在六省中分别居第五和第六位。
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见图5),中部六省均低于全国水平2到13个百分点,其中,以湖南省的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为40.8%;其次是湖北省,比重为39.0%;山西省略低于湖北省位居第三,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38.9%;安徽省以36.4%的比重居于第四位;江西省则以34.3%居于第五位;最后为河南省,比重仅有29.1%。
图52009 年中部六省的三次产业结构(%)
2.4.3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长速度状况
从增长速度来看,在2009年,中部六省的三次产业增加值均呈正增长,其中,除山西省外,各省增长速度最高的为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增长速度最低(见图6)。就第一产业而言,中部六省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4.2%的平均水平,其中,湖北省以5.2%的增长速度占据六省之首,其次是安徽省和湖南省,增长速度均为5.0%,江西省则以4.5%的增长速度列六省之四,河南省和山西省的第一产业增速相对较低,但也与全国4.2%的平均水平持平。
中部六省中,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以湖南省最高,达18.9%,江西省以17.1%的增长速度位居第二,安徽省以16.8%位居第三,湖北省和河南省分别以16.0%和12.2%的增长速度分别列第四和第五位,山西省第二产业在2009年的增长速度为2.3%,增幅低于全国9.5%的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中处于最后。
2009年,湖北省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最高,达到12.3%,增幅高出全国第三产业增速8.9%的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安徽省增长速度为11.1%,在六省中居第二位,湖南省增长速度居第三位,增速为11.0%,河南省、江西省和山西省的增速分别为10.9%、10.6%和10.3%,在六省中分别处于第四、第五和第六位。
中部六省中,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安徽省以16.8%位居第三。2009年,安徽省增长速度为11.1%,在六省中居第二位。
“十一五”期间,中部崛起战略、安徽省的东向战略、中心城市战略给安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皖北的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宿州、亳州、阜阳三个农业大市,将继续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持下,加快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现代农业;工业型城市两淮一蚌在“861行动”项目的支撑下取得快速发展,如淮北矿业集团的煤化-盐化——一体化项目,蚌埠丰原集团的扩建项目等。皖江地区在东向战略的带动下得到加速发展,尤其是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作为东向战略的排头兵,在主动承接长三角和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同时,积极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提供能源、材料、配套产品等支撑,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加速与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在“861行动”项目的支持下,芜湖奇瑞集团的轿车发动机研发、整车改建项目,马钢的扩建项目,安庆的林纸一体化项目等,其发展能力大幅度增强,并将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合肥在中心城市战略带动下,以“861行动”项目为支撑,如合肥的科学城项目,江淮汽车的轿车项目等,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提升自主科技开发能力,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增长点。
图62009 年中部六省三次产业增长速度(%)
从各市生产总值占全省GDP比重看,2009年,各市生产总值占全省 GDP比重合肥超过20%,为20.13%,居全省第一位;比重在6% ~10%之间的依次为芜湖(8.64%)、安庆(7.69%)、马鞍山(6.38%)三市,分居全省二到四位;比重在5% ~6%之间的依次为阜阳、六安、滁州、宿州、蚌埠、巢湖六市,分别列居全省五到十位;生产总值占全省GDP比重低于5%的依次为淮南、宣城、亳州、淮北、铜陵、黄山、池州八市,分居全省十一到十七位(如图7所示)。
图72009 年安徽省各市GDP比重及贡献度(%)
从各市经济发展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看,2009年,合肥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度最大,为35.54%,贡献度超过10%的还有芜湖(12.38%);贡献度在5% ~10%之间的依次为安庆(7.96%)、阜阳(5.41%)二市分居第三、四位;贡献度在3%~5%之间的依次为滁州(4.5 6%)、淮南(4.48%)、池州(4.42%)、六安(4.06%)、巢湖(4.06%)、蚌埠(3.71%)分居第五到十位;贡献度低于3%的依次为马鞍山、宿州、亳州、淮北、宣城、铜陵、黄山分居十一到十七位。
为了综合反映安徽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利用排名来深入了解各地市在安徽经济中的地位。一定时期内,地区排名是该区域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结果的最直观反映。通过与省内其他地区的对比,发现自身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采取相应措施以巩固和增强优势,消除劣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适时调整产业政策,改善宏观环境,引导各地区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影响区域经济运行的因素众多,结构复杂,各影响因素间关系纵横交错、作用相互重叠。
为了便于考察各市经济地位的,我们将2007~2009年排名与得分值结果同时给出(见表3)。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排在后面的主要是皖北地区的城市,包括亳州、阜阳、宿州、淮北和蚌埠。合肥经济发展在安徽始终遥遥领先,芜湖、马鞍山利用地域优势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保持了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铜陵经济发展在2009年出现了后退局面,主要源于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逐渐加深,作为资源型城市的铜陵工业生产、经济发展均受到冲击。同时地处皖江城市带的其他地市绝大部分得分较高;宣城基本保持在中上游位置;池州的经济地位有所上升,经济发展排名占据全省前六位的地区均位于皖江城市带中,经济发展处在全省后六位的地区中皖北6市无一遗漏。2008年由于煤炭需求的加大,宿州和淮北两个煤炭产区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有所改善,出现了排名上升的现象,不过随着煤炭价格的下降,除了淮南,2009年皖北的其余5市排名落后的局面仍旧没有改变。经济发展排名,更加突出地反映了安徽省皖北地区和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一直没有得到缩小。
表3 安徽省各市主成分法评价结果排名
皖江经济带和合肥经济区具有禀赋上的优势,重点建设该区域,具有带动其他地区发展的效应。皖江经济带和合肥经济区应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统一区域发展政策,协调区域产业分工。同时,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安徽省具有水、土资源充足的优势,这正是长三角地区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两者在经济发展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由于在政策、体制上存在的差异,两者出现了断层。目前正值国家倡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安徽省必须融入长三角地区,与其开展区域合作,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皖北作为安徽省的落后地区,通过帮扶其发展,达到促进全省的全面发展。第一,加大对皖北的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的投入,提高人口素质;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硬环境。第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地区特产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第四,加强人员技能培训、加大劳动力的转移力度。
“十一五”期间,中部崛起战略、安徽省的东向战略、中心城市战略给安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安徽省的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首次迈进“GDP万亿元俱乐部”,皖北的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工业型城市两淮一蚌在“861行动”项目的支撑下取得快速发展,皖江地区在东向战略的带动下得到加速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安徽省与中部其他五省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全年生产总值规模排名偏后(排名第四)、全年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偏慢(排名第四)、人均生产总值偏低(排名第六)、三次产业规模均偏小(排名第四)。又通过主成分法对2007~2009年安徽省各市经济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安徽省皖北地区和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一直没有得到缩小。最后,结合安徽省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协调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贺春临,周长城.福利概念与生活质量指标-欧洲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和结构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2(1):17-19.
[2]周长城.千年发展目标的深层理念及其本土化分析[J].学海,2004(3):35-38.
[3]陈友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4(1):41-43.
[4]李培林.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J].求是,2007(7):23-25.
[5]吴忠氏.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不宜颠倒[J].科学决策,2005(2):25-28.
[6]衰卫,彬非.中国发展指数的编制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37-39.
[7]童星“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再认识一兼论“提前”、“率先”应当慎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