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闻标题的图形—背景论认知解析

2013-09-20 06:10
关键词:刘翔新闻标题例句

邓 宇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191;2.乐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乐山 614000)

一、引言

标题是新闻的“题眼”和“向导”,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标题是帮助人们取舍新闻信息的快速通道[1]。新闻标题中涵盖大量信息,对于很多新闻,读者甚至不需仔细阅读新闻内容便可从标题中寻找到需要的信息,因此,新闻媒体在标题中突显焦点信息成为一种趋势。认知语言学认为突显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机制,它存在于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中。本文以图形—背景分离(Figure-Ground segregation)理论为基础,分析伦敦奥运会刘翔摔倒这一特定新闻事件下不同英语新闻标题句式所体现的图形和背景关系,对英语新闻标题的生成作认知阐释,解析英语新闻标题信息焦点和注意焦点,挖掘新闻标题生成的认知机制。

二、图形—背景(Figure-Ground)理论

图形—背景(Figure-Ground)理论起源于格式塔心理学,Figure和Ground这一对术语最早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提出。后来完形心理学家将这一理论运用到知觉组织的研究之中,重点论述了视觉和听觉输入是如何根据突显原则来组织的[2]163。认知语言学家Talmy把图形—背景分离概念引入了语言学研究[3]。他认为图形和背景是语言中共存的两种基本认知概念,图形需被定位(anchored),而背景作为参照点(reference point)。例如,桌上摆着一个花瓶,我们通常会把注意力聚焦在花瓶上,花瓶是整个画面中突显的图形,将其与作为背景的桌子分离开来。Talmy把语言中图形和背景的总体概念化机制定义如下:图形是一个可以移动或概念上可以移动的实体,它的路径、位置、方向可以理解为一个变量,相关问题是这个变量的具体值。背景则是一个参照实体,它有一个相对于参照框架静止的场景,图形的位置、路径或方向可以通过这个参照框架来描述[4]311[5]308。Talmy 对图形和背景的研究是在概念结构系统的“注意观”(attention)框架下进行的。而Langacker把图形和背景归为人类认知建构活动,把它们放在“视角”(perspective)这个框架下进行研究,他对图形和背景作出如下定义:主观上讲,一个情景中的图形是一个次结构,在被感知时,它相对于情景的其余部分(背景)更突出,被特别突显,成为中心实体,情景围绕图形组织起来,并为它提供背景[6]120。

图形—背景理论并不局限于空间关系中介词词义的理解分析,这一理论对句法构造也有很强的解释力[7]。Talmy从图形—背景理论视角对英语中的简单句和复杂句作出了认知阐释。Langacker在分析句子的主语、宾语选择规律时,在图形—背景理论基础上引入了“射体—界标”(trajectory-landmark)概念,他把射体和界标分别定义为突显关系中的主要图形(primary figure)和次要图形(seconda-ry figure)[8]308,323。

Talmy和Langacker对图形和背景的定义以及在句法构造的具体运用方面是互补的,在本质上一致。

三、图形—背景理论对英语新闻标题的认知阐释

英语新闻标题的句法结构要求精炼、重点突出,简单句与复杂句相结合。因此图形和背景分离在新闻标题生成中的得体应用对新闻事件的传播、吸引受众乃至舆论导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英语新闻标题中的简单句

1.“主(图形)—谓—宾(背景)”结构

Talmy指出语言中体现的图形和背景关系存在着这样一个普遍特点:在句法关系中,一般说来图形拥有相对优先权[4]334。在简单句中,图形一般对应句子的主语,背景则对应句子的宾语。Langacker也认为,句子成分中的“主—谓—宾”结构实际上反映了图形—背景分离原则。具体来讲,在以及物动词为谓语的简单句中,主语对应图形,宾语对应背景,谓语动词则体现二者间的关系[2]176-177。新闻标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简洁,所以简单句通常是英语新闻标题的首选句法结构。例如:

(1)China(图形)mourns hurdler Liu Xiang's Olympic exit(背景).(BBC,8 August,2012)

例句(1)是一个“主—谓—宾”结构,是一种表达心理活动的及物句。“China”(中国或中国人民)作为施事(agent)是源头,被当做更加突显的参与者角色(participant),是整个句子的图形,而受事(patient)“hurdler Liu Xiang's O-lympic exit”(飞人刘翔奥运出局)是背景,动词“mourn”(哀悼)体现了二者的关系。在这则新闻中,中国在刘翔摔倒出局事件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刘翔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刘翔出局后中国的态度和反应是国际媒体所要关注的,因此中国被置于最突显的位置,成为这个新闻标题的注意焦点。而及物动词“mourn”显示了英国媒体对刘翔摔倒事件的主观识解认知倾向,通过这一极具感情色彩的动词,标题中生成了一个概念隐喻“Leaving Olympic Game Is Death”(奥运出局是死亡),动词“mourn”的巧妙使用让受众感受到刘翔摔倒出局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对刘翔本人来说犹如遭遇死神般不幸,这势必激发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爱国情怀。“hurdler Liu Xiang's Olympic exit”虽然作为背景在句末,却是整个句子的信息中心(information focus)。

关于句尾信息中心问题,我们可借助末端中心原则(principle of end-focus)加以阐释。Biber指出,根据信息原则(information principle),语句中心一般都落在句末的新信息上。确切地说,末端中心原则要求信息单位中的最后一个实义词代表新信息。句尾焦点和句尾重心是支配英语词序的两条重要原则。句子作为一个传递信息的单位,通常是由“旧信息+新信息”构成的。旧信息或已知信息是说话者认为或者假定对方已经知道的信息,这是信息传递的出发点。新信息是信息传递的重点,而新信息的最关键部分又通常出现在句尾,这就是信息中心[9]。所以例句(1)中有两个焦点:图形“China”是注意焦点,放在句首得到突显,这里突显的是活动的主动发起者,应该理解为话题讨论的一个起始点。而句子的信息焦点(信息中心)却在背景部分,即“hurdler Liu Xiang's Olympic exit”,强调飞人刘翔奥运会出局这一背景知识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影响。英语新闻标题中这种“从旧到新”的信息安排是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又如:

(2)Liu Xiang(图形)suffers new Olympic nightmare(背景).(The Times,8 August,2012)

(3)China(图形)rallies around fallen hurdler Liu Xiang(背景).(CNN,8 August,2012)

例句(2)中的焦点是“Liu Xiang”(刘翔),背景是“new Olympic nightmare”(新的奥运噩梦),二者的关系通过动词“suffer”(遭受)体现。泰晤士报这则新闻报道以刘翔作为焦点,是要突显刘翔在110米跨栏比赛中摔倒后备受关注的主体地位,而“new Olympic nightmare”虽为背景,实则是整句的信息中心,刘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后,时隔四年又在伦敦奥运会预赛中摔倒出局,两次不幸的经历对刘翔来说就像是噩梦,故句子末端呈现出的信息中心是“新的奥运噩梦”。例句(3)则再次把突显的焦点、活动的主动发起者转移至“China”(中国)。刘翔作为中国田径史上第一位夺得金牌的超级运动员,已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符号象征,因此刘翔虽然因伤摔倒,中华民族仍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刘翔,支持中国田径。“fallen hurdler Liu Xiang”(摔倒的飞人刘翔)在本句中充当背景,却是整句的信息中心,激发国民关注刘翔、支持刘翔。

2.“主(图形)—谓—补(背景)”结构

除了“主—谓—宾”结构外,英语新闻标题还常用“主语—动词—补语”句法构造,例如:

(4)Xiang(图形)falls at the first hurdle(背景).(BBC,9 August,2012)

(5)Liu of China(图形)crashes Out of 110-Meter Men's Hurdles(背景).(The New York Times,7 August,2012)

(6)Chinese Hurdler Liu Xiang(图形)trips Out of Olympic Games(背 景).(The Wall Street Journal,7 August,2012)

Langacker用“射体—关系—界标”来论述这一句法构造,他将分句的语法主语定义为突显过程中的射体(trajector of a profiled process),可简称为分句射体(clausal trajector),将补语称为分句界标(clausal landmark)。如果一个成分在认知上较为突出,在关系述义中就被选出来作为主要图形,即射体,在句法表达中这个成分极有可能成为主动态分句的主语。述义中其他参与者可作次要图形即界标,可当分句的宾语[10]。例句(4)(5)(6)的射体—界标关系可表述为下表:

表1 句子中的射体—界标关系

例句中的射体—界标关系由动词“fall”(跌倒),“crash”(坠毁),“trip”(绊倒)逐一实现。其注意焦点是射体“刘翔”,信息中心是界标所体现的信息。巧合的是,如果我们把例句(4)(5)(6)的界标部分体现的信息中心按顺序连接起来,就会发现刘翔摔倒事件经历了“第一个栏”、“110米跨栏比赛出局”、“告别奥运会”这样一个符合时间先后次序的信息流,刘翔伦敦奥运之旅清晰呈现在新闻受众的视野中。

事实上,多数英语新闻标题中存在不只一个背景,很多时候还出现了数个背景。这种情况下,我们可借用“射体”(trajector)、“第一界标”(primary landmark)和“第二界标”(secondary landmark)来辨别标题中各个部分的突显程度。有些标题中出现的第二界标虽然不用提及,但新闻标题中的第二界标往往体现了作者的鲜明用意[11]。例如:

(7)Liu Xiang(射体)pulls up in opening race(第一界标)at second consecutive Olympics(第二界标).(Guardian.co.uk,7 August,2012)

例句(7)可视作一组图形—背景关系嵌入另一组图形—背景关系,这则新闻标题的场景胜似一幕舞台戏剧,戏剧主角“Liu Xiang”相对整个复杂的舞台背景来说较小、可移动,是整幕剧的注意焦点,即图形。“Liu Xiang pulls up in opening race”(刘翔止步首场预赛)展示的是一个完整的图形—背景关系,“Liu Xiang”是图形,“in opening race”是背景,二者的关系通过动词短语“pull up”(停止)体现。如果把这一图形—背景关系当作一个整体,“Liu Xiang”和“in opening race”组合起来可视作是以更大舞台场景“at second consecutive Olympics”(在连续两届奥运会上)为背景的组合图形(composite figure)。这条新闻标题的突显程度和射体—界标对突显程度的重组是一致的,“Liu Xiang”作为射体,是整个标题突显的注意焦点,第一界标“in opening race”强调了刘翔止步奥运110米跨栏比赛的具体场次,第二界标“at second consecutive Olympics”虽置于句末,但相对第一界标来说是更大更复杂的背景,承载着更大的信息量。因此,根据末端中心原则,相对于第一界标来说,第二界标表达的信息是这个标题的信息中心,刘翔连续两次奥运会止步首轮比赛的背景信息(background information)得以激活,可以吸引新闻受众关注刘翔事件的整个背景。对于熟知刘翔的受众,第二界标中的新信息很快就会激活他们先前关于刘翔的知识和信息,即刘翔在北京奥运会110米跨栏比赛首场预赛因伤退赛,止步奥运。时隔四年,刘翔在伦敦奥运会的开赛因伤摔倒,再次止步奥运。对于不了解刘翔的受众来说,第二界标强调的新信息向受众展示出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来龙去脉,形容词“consecutive”(连续的)可谓神来之笔,会激发受众迫不及待地去进一步了解刘翔再次倒下的难过心情、国人如何评价刘翔的连续失败。如果省去第二界标,只剩下“Liu Xiang pulls up in opening race”,则难以启发新闻受众去进一步挖掘本条新闻的背景知识。所以在多级界标的简单句中,末尾界标相对于前面界标来说是整个句子的信息中心所在。

英语新闻标题还有很多类似拥有复合背景的简单句表达,如:

(8)2004 Olympic champion Liu Xiang of China(射体)crashes on first hurdle(第一界标),out of 110-meter hurdles(第二界标).(The Washington Post,8 August,2012)

(9)Liu Xiang(射体)receives surgery(第一界标)at Wellington hospital(第二界标).(China Daily,10 August,2012)

(10)Liu Xiang(射体)returns home(第一界标)in a wheelchair(第二界标).(China Daily,17 August,2012)

(二)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复杂句

虽然新闻力求简洁,更多会选择简单句,但是很多媒体为了在标题中向受众澄清事件的前因后果,也会选择复杂句。图形—背景关系不仅可以体现简单句中的时间、事件关系,在复杂句中也有同样功能,主要通过主句和从句形式表达出来,这与人类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顺序是一致的。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概念化的过程中,从句中的事件往往是主句事件的起因或前提,即基点(参照点),所以从句对应的是背景,主句对应的是图形[5]315。Talmy把一般情况下时间事件复杂句中的图形—背景定位原则归纳为如顺序原则、因果原则、包含原则、决定原则和替代原则。可归纳为下表[4]325-329[5]316-317:

表2 时间事件图形—背景定位原则

这样,新闻标题中的时间事件先后顺序的图形—背景分离关系一目了然。我们从非标记性和标记性两个层面分析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复杂句结构。

1.非标记性主从复杂句

编码的非标记性是指编码反映典型事件模式与小句成分的自然对应和组织关系。有标记性是对这种对应和组织关系的背离[8]11。请看下面非标记性复杂句式:

(11)Xiang helped from track by GB's Turner(图形)af-ter crashing out of hurdles(背景).(The Sun,7 August,2012)

(12)Liu Xiang crashes out of London 2012(图形)after falling at the first hurdle of 110m hurdles heat(背景).(The Telegraph,7 August,2012)

(13)Chinese at home shed tears(图形)after 2004 champion Liu crashes into 1st hurdle in London(背景).(The Washington Post,8 August,2012)

(14)China in mourning(图形)after Liu Xiang crashes out of the Olympics again(背景).(The Telegraph,7 August,2012)

例句(11)—(14)的事件先后顺序体现了表中的顺序原则,并合并体现因果原则。按照顺序原则,在非标记语言表达中,先前发生的事件作为参照点,是背景,通常体现在从句中。后发生的事件需要参照点,是图形,通常体现在主句中。如果从视点的角度来看事件的时间方向,例句(11)—(14)主句和从句的事件可以用图1[4]75描述:

图1 时间次序视点模型

由图1可见,说话者的视点位于当前事件Event B(对应主句:Xiang helped from track by GB's Turner,Liu Xiang crashes out of London 2012,China in mourning,Chinese at home shed tears),说话者从这个视点往回看先前事件Event A(对应从句:crashing out of hurdles,falling at the first hurdle of 110m hurdles,crashes into 1st hurdle in London,Liu Xiang crashes out of the Olympics again)。这里的新闻标题突显的注意焦点是Event B,即主句事件。作为背景的事件Event A(从句事件)对整个标题的互动也功不可没,是信息中心,因为Event A可帮助受众了解刘翔事件的背景信息和知识,即刘翔在110米男子跨栏比赛时跨第一个栏便摔倒出局这一前因对刘翔获得英国选手的帮助、刘翔止步伦敦奥运、中华民族和中国国民为此伤悲哭泣等一系列后果的影响,从句和主句之间的因果关系跃然纸上,其中先前发生的事件Event A是原因,对应从句,而当前视点下的事件E-vent B是结果,对应主句。

2.标记性复杂句

除上述规则的事件复杂句表达外,英语新闻标题中还有一些标记性的不规则复杂句,例如:

(15)Chinese hurdler Liu Xiang finishes race(图形)despite injury(背景).(Guardian.co.uk,7 August,2012)

(16)Liu Xiang's recovery is good(背景),says Chinese delegation chief(图形).(China Daily,13 August,2012)

顺序原则也可应用于句法结构看起来并非完全是复杂句的构造。例句(15)中,“despite injury”(尽管受伤)属于较隐含的从句,看起来就像一个名词短语,相当于“despite getting jury”,虽为整个标题的背景,却是全句突显的信息中心,强调了刘翔在带伤的前提下完成比赛,刘翔受伤在先(对应图1中的Event A),坚持完成比赛在后(对应图1中的Event B),刘翔锲而不舍的精神通过从句(背景)传达至新闻受众。

例句(16)是一个倒装了的宾语从句,本应是“Chinese delegation chief says Liu Xiang's recovery is good”。这打破了常规“图形—背景”模型,激活了一种新的“背景—图形”(Ground before Figure)认知模式。“背景—图形”认知模型告诉我们,在倒装句中,当背景先出现时,它会引起听者的注意,一旦图形最后出现时,图形更会引起听者的注意,因为听者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注意图形。听者不只是知道图形的存在是一个事实,更重要的是,他付出了努力才找到图形。与对背景的注意相比,听者对图形的注意更大、更长:图形毕竟是说话者想要听者知道的,也是想要听者注意的焦点;图形也正是听者力图想要知道的[9]。例句(16)中,倒装句前置的成分“Liu Xiang's recovery is good”(刘翔恢复状况良好)是从句部分,也是背景,后置的成分“Chinese delegation chief”(中国代表团主席)是宾语从句的主语,也是图形。通过这种线性结构,首先吸引受众对“刘翔伤势恢复良好”这一背景的注意,从而让受众建立一个关于刘翔奥运摔倒后伤情演变近况的一个认知参照点。当图形“中国代表团主席”最终出现时,该图形就被置于焦点位置,吸引受众更多的注意力。我们对刘翔伤情的信息需要通过中国代表团主席这一权威施事主体之口才能确认,若刘翔伤势恢复良好的信息出自某非权威机构或互联网,恐怕很难让关心刘翔伤情的人相信。因此“Chinese delegation chief”作为这个倒装句中标记性的图形,能够吸引受众更多的注意力。这和末端中心原则是一致的,特殊之处在于这个倒装句的注意焦点、信息中心都位于句末。结合顺序原则,从句中刘翔伤势恢复良好在前,主句中中国代表团主席宣布刘翔伤情在后,这一线性结构也符合信息安排从旧到新、从已知到未知的认知特点。不过,注意焦点、信息中心作为两条独立的路线,常规分布与作用层次可能不尽一致,在例句(16)中彼此重合的情况并非常态。

四、结语

新闻标题的生成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其信息分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把图形与新信息、中心信息等同,并认为背景部分体现的信息不重要。本文对英语新闻标题中的简单句和复杂句所体现的图形—背景关系的分析表明,英语新闻标题的图形部分是突显的注意焦点,通常位于句末的背景部分却是信息中心,体现了新闻作者的真正意图。可见,新闻标题中信息值的高低与信息的位置相关,句子末尾所代表的信息通常才是新闻标题所要强调的对象。研究结果增强了图形—背景理论对于新闻标题生成的认知解释力,有助于新闻受众更好地识别标题中的注意焦点和信息中心,从而准确把握新闻作者的鲜明意图,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提供了新的视角。

[1]肖小月.英美新闻标题语言特色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3-136.

[2]Ungerer F,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3]Talmy L.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C]//Greenberg J H.Universals in Human Language Vol.4.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1978:627 -649.

[4]Talmy L.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I: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M].Cambridge:MIT Press,2000.

[5]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Langacker 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 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7]唐淑华,胡平.图形背景的预设嬗变[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J].2012(6):122-125.

[8]Langacker 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 II:Descriptive Application[M].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9]文旭,刘先清.英语倒装句的图形—背景论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438-443.

[10]王寅,李弘.分句语法主语的择用原则分析——认知语言学对语法主语择用的看法[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7-11.

[11]吴纯纯.图形—背景理论对新闻标题的认知阐释[D].泉州:华侨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刘翔新闻标题例句
有一双眼睛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好词好句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浅谈新闻标题的装扮技巧
刘翔复出前景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