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月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所谓析取,是指从多音节词或复合词中析取出部分音节或臆断的词素,并将其作为一个词缀加以使用。析取成分不是约定俗成的词根或词缀,而是在实际应用中产生并广为接受的所谓“词根”或“词缀”。析取词作为构词中一种新兴的边缘现象,体现出词汇构成的多样化特征。对这些特征的认知,可与时俱进,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语言的本质属性。
析取词的边缘特征使其成为不易归类的构词法,国内外语言词法学家对“析取”现象鲜有系统详尽的阐述。最早涉及这种构词现象的,是Bauer和Quirk等词法学家。这些学者称这种构词方式为“组合式”(combining form),认为它们只有在和别的成分结合时才能构成复合词和派生词[1],但均未曾提及析取构词现象。Quirk等学者还认为,这些组合式仅能出现在词首,现在看来是片面的、不合理的[2]。国内语言研究者中,陆国强仅在谈英语构词时才提及这一问题,将这种构词称为“类比”[3],但未进行具体的解释论证。王文斌[4][5]曾从人类类比心理现实的角度做过论述,但缺乏深入研究。目前尤其欠缺英汉对比角度的研究。
英汉词汇在日新月异的社会背景下,经历了新兴构词法的产生、外来语的吸收、旧词的语义变化等。新兴构词法的产生是个复杂过程,包含丰富的词义、语义变化,以及深刻的认知动因。能否掌握英汉新兴词汇的构建过程、构词特征、构词规律,及词汇在实际应用中的活跃程度,决定是否可以正确使用语言。析取词和其他构词法一样,极具生成能力,在现代语言中的使用呈上升趋势,不仅丰富了词汇系统,也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
在英汉析取词现象的对比分析中,要坚持语言的动态性和整体性,从辩证观点出发认识其异同。一方面,语言发展的道路没有止境。语言系统本身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因此要用发展和动态的眼光看待析取词。另一方面,析取词的产生是语言内部和外部协同作用的结果。只有用整体原则,研究析取词内在属性和外在属性的结合,才能清楚地认识析取词在整个语言体系中的地位,明确研究意义。
英语析取词隶属于形态学中的构词法,具有语音特征、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它的出现反映了英语作为表音文字形态理据性的增强。例如英语词汇使用中,人们从“alcoholic”一词中析取出“-holic”或“-aholic”,表示“嗜好…的人,对…成瘾的人”。实际上,“-holic”或“-aholic”是臆测出来的,传统英语中并没有这一词根或词缀。“alcoholic”作为一个单词素词,原本不可分解,一旦析取,“-holic”或“-aholic”就被当作词缀使用,并由此生成许多带有“-holic”或“-aholic”的词,如cardaholic(牌迷)、colaholic(嗜喝可乐的人)、chocoholic(嗜食巧克力的人)等。只要知道“-aholic”的含义,就能了解由这个析取成分构成的新词词义。
值得一提的是,英语中有一种对比性质的构词法,如由black-power(黑人权力)构成redpower(红色权力,即印第安人政治权力),由cold war(冷战)构成hot war(热战),由upmarket(高档商品市场)构成downmarket(低档商品市场),由hard line(政治上的强硬派)引出soft line(政治上的温和派)等。英语对比构词法一直存有争议,有的语言学家将它归类为析取构词法[5]。然而,由于对比构词符合类比构词的词形相应或相近特征,因此笔者认为将对比构词归类为析取构词法是不合理的。析取构词中的析取成分是臆断的词缀或词根,而上述对比构词中的词干在英语中已广泛使用,不符合析取成分的基本特征,而更适合归类为类比构词法。
与大多数西方语言相比较,汉语作为典型的词汇语言具有明显的表意特征。但是汉语词缀比英语少,英语中某些成对词语,在汉语中要用不同的词表达。例如,英语中可用前缀dis-,un-,im-等表示反义,汉语中则缺少相应词缀。如:
English believe-disbelieve tie-untie arm-unarm Chinese相信—怀疑系牢—解开武装—缴械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析取词现象不断增加。当代汉语词汇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相比,就有较高的形态理据性,这与许多新兴词缀的运用(包括外来语)和大量新生词汇(尤其是网络词汇)的普及是分不开的。有的直接借鉴英文,比如从“水门”事件中析取出的“门”,成为固定表示“丑闻”的词,语义发生彻底变化,如艳照门、干爹门、牵手门等。具有动态性的“热”,用来表示人们热衷的大规模社会活动,如出国热、考托热、炒股热、学车热、集邮热等。再如,组成“微博、微幸福、微生活、微信”中的析取成分“微”,反映生活节奏的加快,沟通方式的简洁等变化。
总之,相对英语而言,汉语中出现的析取词汇以名词为主,符合汉语特点。历史悠久的汉语自成体系、系统完整,在接受新兴析取词汇时尽量保持自身的表意特征。
英语词汇的析取成分构成新词时,既可用在词尾,也可用在词首。凡是从词的后半部析取而来的成分,往往被置于新词词尾,反之亦然。出现在词尾的析取现象,如slacklining(走绳)。这是美国的攀岩爱好者为打发山下无聊的时间,在固定的两点间拉条尼龙绳,然后在绳子上面行走,可锻炼身体平衡能力。它的析取成分“-lining”构成许多新词,如tricklining(在离地面很近的绳子上行走的花样走绳),waterlining(在架在河流上面的绳子上行走的水上走绳)以及highlining(在离地面很远的绳子上行走的高空走绳)等。出现在词首的析取现象也有很多,如从McDonald这个快餐店名中析取的成分“Mc-”,表示“麦当劳式的”(即“快速廉价的且包装精美的”),如McJob(低薪且无前途的工作)、McDoctor(快速治病且收费低廉的大夫)、McFood(不健康的速食)等。名词information的析取成分“info-”,表示信息,构成的词汇有Info-Highway(信息高速公路)、infoPackage(信息包)等。
汉语中的后缀比前缀丰富,又多是名词性的,因此汉语的析取现象往往出现在词尾,多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紧密相关。比如“吧”,随着“酒吧”“咖啡吧”称呼的使用而流行,用于表示出售酒水、食品或供人从事某些休闲活动的场所,并构成许多新兴词汇,如氧吧、网吧、陶吧、花吧、冰吧、话吧、书吧、香水吧等。“上班族”的析取成分“族”,构成许多时髦词汇,如月光族、啃老族、拜金族、追星族等。“房奴”的析取成分“奴”,组成车奴、孩奴、卡奴等。较为特殊的是从“的士”一词中所析取“的”,既可出现在词尾,如打的、拦的、摩的、货的等,又可出现在词首,如的哥、的姐等。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词义的变化不是在封闭状态下发生的,而是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6]。词义不仅在形成过程中与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有密切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进一步完善。人类社会中,事物、观点、思想及概念的变化,往往造成反映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词义的变化。语言不可能无限创造新词,必须赋予旧词新的形式使之产生相关或相似的新义。析取词就属于旧词通过部分变化产生新义的结构。
中国文化习惯于用“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论宇宙观解释一切事物的现象。研究方法上,不注重实验和分析,更注重直观性。反映在语言上即最初的象形文字。因此在构建新词时,也要求新词可以带来直觉顿悟的效果。作为一种理性文化,西方文化侧重于逻辑分析,形成西方民族的理性语言观。西方文化认为,只有思辨理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反映在语言上要求先找到局部构成要素,再找到要素间的严格关系,以便把握和理解整体。这种文化内涵,主张对语言对象进行观察、分析、加工和整理,从而把握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在构建新词时,更注重文化语言形式特征的分析和归纳。
总之,汉语和英语词汇系统,在各自的文化沉淀中体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但就析取词的产生而言,有着共同的心理和语用认知基础。
英语属于表音文字,语言符号多和客观事物无必然联系,纯粹是约定俗成的。但是,并非全部英语词汇语义都具有任意性,其中析取词就是有理据的。不同于英语基本词汇的构建,汉语最初是象形文字,基于对自然界事物的模仿构建基本词汇,自然有文字理据。英汉析取成分的产生都有深刻的认知基础,并遵循三个原则即联想原则、经济原则和通用原则[7]。
联想原则是使构成的新词具有语义联想性,即见字形而知其义。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内心深处存在划分范畴类属的心理机制,决定人类建立范畴的途径和模式。人的大脑极易产生联想,处于同一概念域或相关概念域之内的意义,较易激活。由于析取词有共同的析取成分并固定地充当词缀加以使用,所以析取成分就成为判断是否处于相关概念域的标志。将析取成分构成的词汇和句型归纳起来进行分析、理解、记忆和运用,形成有规律的概念域[8],并不断地扩展概念域,建立概念域间的联系,对英语和汉语学习者非常重要,可有效提高语言学习效果。如认识“marathon”(马拉松)一词,并了解析取成分“-athon”,可很快理解aquathon(水上马拉松)、telathon(拖沓冗长的电视节目)等词的含义。利用析取成分构造的新词具有结构上的优势效应,便于识别心理联系。
经济原则使构词数目尽量少,结构简单,以达到简化实用效果。经济原则决定语言表达的经济性,是人类在认知世界进行范畴划分的最基本原则。从根本上说,析取现象的产生是希望从中得到大量相关信息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使用语言时的能量消耗。抽象化的范畴能力及包容多事物的概括性词语,大大降低认知和语言表达的复杂性。对于使用词汇的人来说,在不影响思维的前提下,一个词覆盖和储存的信息越多越好,所需要的概念越少越好,这就符合语言经济原则。析取词的使用就符合这一原则,例如汉语中称呼出租车司机“的哥”,外出需要乘坐的士说“打的”。年轻人沉迷于电脑游戏,称其为“电玩控”,热衷微博的称为“微博控”。
通用原则是概括、是泛指、是共性,指某一类别中的任意一个,区别于其他类别中的任意一个。专用原则是特殊、是特指、是个性,通用在专用基础上进一步概括而成,两者相辅相成,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析取成分构成的词汇,其组成部分具有相同词缀,因而具有通用性。如broadcast(广播)的析取成分“-cast”,作为一个共性“广播”,组成radiocast(无线电广播)、newscast(新闻广播)、colorcast(彩色电视广播)、telecast(电视广播)等。特定语境中,专用性的语义范畴可变化为通用性[9]。例如,汉语中的“虫”原本特指昆虫,人们利用虫子行动迟缓、贪吃的特点构成表示“具有不良习惯的一类人”的词汇,如懒虫、网虫、书虫、饭虫等。可见,无论通用原则还是专用原则,都是词汇各类特征综合概括的反映,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概括。词汇的专用性并不能否认词汇的通用性,起特指作用的词汇有的也表示某种概念和类别。
总之,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可能存在彼此不同(此一彼多或此多彼一)、此有彼无、此无彼有等三种情况,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包括另一种语言的所有特征[10]。英语的表音特征和汉语的表意特征,决定英汉析取词汇形态特征各异。英语词汇中的析取现象出现在词首和词尾,较多的前、后缀可帮助学习者理解变形后的词义,因其具有形态理据性。汉语词汇中的析取现象则主要出现在词尾,这是由汉语的词缀相对偏少、后缀比前缀丰富所致。虽然英汉析取词形态及析取构词规律不同,但都遵循联想原则、经济原则和通用原则等认知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词将会以更高频率出现;随着国际交往节奏的日趋加快以及高科技、多媒体的普及,外来语也将更多地影响本土语言。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语系,了解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加强正迁移,省时省力;明晰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可降低负迁移,提高学习效果。析取词作为一种边缘化构词法,无论是在英语词汇构建中还是在汉语词汇构建中,使用频率都有所增加,并顺应时代潮流,成为势不可挡的必然趋势。将英汉对比分析和析取词现象结合研究是一个崭新角度,有较为广阔的研究前景,同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1]Laurie Bauer.English Word-form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Quirk R,et al.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England:Longman Group Ltd,1985.
[3]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4]王文斌.英语构词中析取现象透视[J].外语研究,2005(2).
[5]王文斌.英语词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7]王逢鑫.英汉比较语义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8]束定芳.现代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9]汪榕培.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0]张维友.英汉语词汇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