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妍纯
在药品生产的每道工序完成后,对制药设备进行淸洗是防止药品污染和交叉污染的必要手段。通过有效的淸洗,可将上批生产残留在生产设备中的物质减少到不会影响下批产品疗效、质量和安全性的程度[1]。残留物分析方法的可靠性是清洁验证的重要保障[2],因此必须对残留物的分析方法进行验证。柴黄片中黄芩苷是主要的有效成分,因此在柴黄片的制剂生产线中,把黄芩苷作为设备清洁后的目标残留物,按擦拭法进行取样,对黄芩苷的残留物分析方法参照杂质限度法进行验证,考察检测限、专属性、取样回收率及样品稳定性。
取样方法:将药签头在取样设备表面上,用力使其稍弯曲,平稳而缓慢地擦拭取样表面。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将其从一边移到另一边。擦拭过程应覆盖整个表面。翻转药签,让药签的另一面也进行擦拭。擦拭方向与前次擦拭移到方向垂直[1]。
残留物的限度:残留物浓度限度为10×10-6,设下批产品的生产批量为B(kg),设备总内表面积为SA(cm2),则表面残留物限度L为10B/SA(mg/cm2);为确保安全,一般应除以安全因子 F,即得 L=10B/(SA·F)(mg/cm2);取安全因子 F=10,则 L=B/SA(mg/cm2)[3]。按以上公式计算,设备清洁后,设备表面黄芩苷残留物应小于0.0041 mg/cm2,即102.5ug/25 cm2。
仪器: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Diamonsil(钻石)-C18 ODS(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DAD 检测器,KQ-500DE型超声波清洗器,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对照品:黄芩苷(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试剂与试药:甲醇:色谱纯,乙醇、磷酸: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
2.1 波长的选择 取黄芩苷对照品进行紫外线扫描(200~400 nm),结果在28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参考文献[4]选择280nm作为检测波长。
2.2 色谱条件 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Diamonsil(钻石)-C18 ODS(4.6 mm ×250 mm,5 μm)];柱温:35℃;流动相:甲醇 -0.1%磷酸溶液(45:55),流速:1.0 ml/min;测定波长为280nm;进样量:10 μl;理论板数按黄芩苷计算应不低于2500。
2.3 溶液的制备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5.0 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药签两支,用70%乙醇湿润后,在25 cm2设备表面擦拭,将擦拭后的药签放入具塞锥形瓶中,精密量取70%乙醇20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500W,频率40kHz)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滤过,即得。
空白溶液的制备:取药签两支,用70%乙醇湿润后,放入具塞锥形瓶中,精密量取70%乙醇20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500W,频率40kHz)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滤过,即得。
2.4 检测限 取上述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1 ml,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0 μg的溶液,精密量取10 μl进样,根据仪器信噪比计算,检测限为0.6364 μg/ml。
2.5 专属性 上述的色谱条件下,将空白溶液、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中,结果表明空白溶液无干扰。
2.6 取样回收率 准备一块30×30 cm与设备表面材质相同平整光洁的不锈钢板,在钢板上划出5×5 cm的区域,每隔5 cm划线形成16块5×5 cm的方块(每1方块为25 cm2)。配制已知含量的柴黄片提取液(含黄芩苷:0.1027 mg/ml),根据黄芩苷残留物限度的50%、100%、150%,精密量取提取液0.5、1、1.5 ml,各3份,分别将其溶液均匀涂布在25 cm2的不锈钢板上,自然干燥。每25 cm2取药签两支,用70%乙醇湿润后进行擦拭,将擦拭后的药签放入具塞锥形瓶中,按供试品制备方法进行制备,作为供试品溶液,并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取样回收率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取样平均回收率>70%,RSD小于10%,达到验证要求。
2.7 样品稳定性 取供试品溶液,室温下放置,精密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 10 μl,于 0、2、4、8、16、24、36、48 h 测定,结果显示,在48 h内,样品溶液稳定。结果见表2。
表2 稳定性分析结果
本人在实验过程中,曾用 25、30、35、40、45 min 进行超声提取,试验证明在30 min黄芩苷已经基本提取完全,从分析的简便快速考虑,确定了提取时间为30 min。本文参照柴黄片的色谱条件,采用HPLC进行柴黄片设备残留物黄芩苷的检测,测定操作简单,空白无干扰,取样回收率好,样品稳定,可作为柴黄片设备清洁残留物黄芩苷的分析方法,为柴黄片设备清洁验证过程残留物的检验和结果的准确判定提供了依据。
[1] 何国强.制药工艺验证实施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230-231.
[2] 沈莉,余宝锋.清洁验证中盐酸胺碘酮残留物分析方法的验证,中国药业杂志,2005,14(4):54-55.
[3] 邵明立,白慧良.药品生产验证指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77-178.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