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素琴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发病率近年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1]。临床上单用血塞通或舒血宁已比较普遍,本文笔者探讨了血塞通连用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或MRI确诊。排除患有心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异常、血液病、高血压的患者。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6~71岁,平均(64.87±10.25)岁,病程5~24 h,平均(8.12±3.45)h。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54~76岁,平均(66.82±11.43)岁,病程6~25 h,平均(8.79±3.62)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必要的脱水、脑细胞保护剂、调脂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塞通注射液400 mg、舒血宁注射液20 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用2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修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判断标准[2],显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60%以上,病残程度为0~2级;有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30% ~59%,病残程度为3~4级;无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足30%,甚至发生死亡。总有效=显效+有效[3]。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数据用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06,P <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其中胃肠道刺激病症3例,大便隐血2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其中胃肠道刺激病症2例,大便隐血1例;两组结束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均自行消失,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脑梗死常伴有血小板活性的异常增高,及早阻断机体内血栓的扩张,进行有效溶解血栓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在急性脑梗死发生6 h后,机体内会生成大量的自由基,若不能及时处理,将诱发瀑布式连锁反应,诸如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和兴奋性氨基酸细胞毒性作用等,进一步恶化患者的病情,损伤脑细胞。血塞通注射液能增加脑血管流量,扩张脑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脑缺血脑组织含量,对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的迟发型神经元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能抑制血栓形成,提高T-PA活性。
本次研究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塞通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愈效果更好,且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血塞通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赵春美.血塞通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中外健康文摘,2012,9(11):188-189.
[2] 中华医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杂志,1996,2(6):381-383.
[3] 李春萍.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临床疗效观察.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