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娴琳,陈运香
护理临床见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护理专业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机。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1],这种临床带教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思维能力[2],更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我院将团队竞争学习模式运用于《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中,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1 对象 选择2009级护理本科学生162人为研究对象,拟定2011年9月到临床内科见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80人),对照组(82人),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已修课程成绩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临床带教老师充分备课,课堂前20min理论复习,紧接着老师指导学生集体床边收集病例资料,针对所评估的病人情况,制定护理措施,最后由带教老师总结、纠错、补充。实验组采用团队竞争学习模式。
1.2.1.1 团队构建 学生自由组合,5人或6人为1个团队,选出1名队长,负责对本团队成员学习的管理,实行队长负责制。
1.2.1.2 课前准备 课前2d或3d带教老师告知学生见习课的内容、目的、要求、教学方式,取得学生配合。团队队长组织本团队的学习活动,包括理论复习、通过书籍或网络查阅与临床见习病例相关资料,如国内外治疗、护理新进展。
1.2.1.3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分为3步。第1步:相关理论知识测试。最初20min进行以团队为单位的理论测试,测试方式以抢答为主要方式,成绩为团队理论成绩。带教老师给予评价及纠错。第2步:应用能力测试。团队床边收集并查阅病历资料,进行整理、讨论,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内容以及针对本团队的病例有哪些独特的见解,发现哪些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以及目前国内外治疗、护理新进展等。带教老师通过提问、点拨,队员间不断纠错、补充最终问题得到解决。带教老师根据各团队的综合表现评分,作为团队知识应用能力的成绩。第3步:带教老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提出团队在学习中的不足,如何改进,根据两次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成绩优胜团队给予精神奖励,成绩落后团队给予精神慰藉及鼓励。
1.2.2 评价方法 各系统见习结束后,以闭卷方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专科理论和病例分析考核(标准:专科理论知识总分50分,病例分析总分50分)。以专科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及期末成绩评价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情况,学习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7项内容)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每项内容以“是”“否”作答,发放的问卷均有效收回。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两组学生专科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和期末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专科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和期末考核成绩比较 分
2.2 两组学生对《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效果的评价(见 表2)
表2 两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评价比较人(%)
3.1 把团队竞争观念引入教学,增强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多变、多元的社会,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学会如何合作、竞争。临床护理工作就是与死神、病魔竞争、较量的过程,有独立的一面,又有其合作的一面。当今社会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缺乏合作与竞争的氛围,团队竞争学习将团队竞争观念引入教学,顺应社会发展,符合时代要求。
3.2 团队竞争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管理能力 团队竞争教学模式使学生意识到个人的学习与团队的成功息息相关,只有每个成员辛勤地付出,团队才得以获胜,促使学生管理好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状况与对学习、生活缺乏管理的局面。
3.3 团队竞争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需求不断提高,病人对护理的需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全方位的。日常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不仅要有同情心、爱心、细心,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竞争教学模式使学生意识到团队的命运是自己主宰,人人都感到身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3],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想方设法解决,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团队竞争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创新思维 在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通过协商和讨论,一方面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可以大家共享;另一方面,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及老师的点拨有利于增强学生发散思维,另外,团队对病例独特的见解,发现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纳入评价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5 团队竞争学习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应急、应变能力 教学是在挑战、竞争的氛围中进行,团队成员在应试过程必需思维敏捷,随时应对,随机应变。护理工作随时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护士必备应急、应变能力,才可从容应对。团队竞争学习为学生今后具备这种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6 团队竞争学习模式提高了临床见习教学效果并得到学生的认可 传统的临床见习教学模式为填鸭式,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缺乏刺激,学生处在消极被动的学习氛围中。团队竞争学习具有竞争性、挑战性,学生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不少同学表示“最期盼的是上《内科护理学》见习课”。同时,利用课外时间复习理论知识、查阅资料,把课外与课内、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习效果。表1、表2显示,实验组学生在理论知识、病例分析、期末考试成绩方面优于对照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高于对照组。
[1] 钱荣,苏琳,叶红,等.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47-149.
[2] 张玲,张小宁,周莹,等.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211-212.
[3] 石敬萍.《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实训与考核的研究与实践[J].护理学报,2007,14(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