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以水育人”特色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为例

2013-09-18 02:39朱洁晶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7期
关键词:节水水利育人

朱洁晶

高校“以水育人”特色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为例

朱洁晶

随着近些年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水问题,缓解水危机,必须加强水教育,提高国民节水、爱水意识。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教研、育人、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项职能,在高校构建“以水育人”特色育人体系,培养识水、爱水、节水、护水、具有“人水和谐”生态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势在必行。文章在实践基础上,对特色水教育育人体系的架构、运行和保障提出了建议。

人水和谐;以水育人;育人体系

朱洁晶/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助理研究员(浙江杭州 3100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问题日趋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问题,不但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从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观念、思想、行为和目标、政策和方针,正确认识水的功能,注重水的教育,发扬、传承水文化,充分发挥水文化的育人功能。面对我国日趋复杂的水问题,面对广大人民对水利事业发展的新期待,以水文化为基础,积极推进特色水教育,构建水教育特色育人体系,提升国民素质,成为目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紧迫的任务。

一、对“以水育人”的认识

(一)“以水育人”的涵义

水作为万物之源、生命之母,是人类得以繁衍、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从尼罗河边的古埃及文明、恒河畔的古印度文明,到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纵观历史,所有人类文明都由水孕育滋养。水不但孕育文明,由水而生的水文化是人类千百年来开发、治理、利用、保护以及认识、欣赏、美化、表现水的劳动过程中物质精神的财富集合,体现了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简约、全面而直观地诠释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水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物质形态,而是浓缩了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以水育人”充分体现了水文化最重要的功能——育人功能。

“以水育人”就是将水文化精神融入教育理念,并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入教化人、培育人的全过程,使人识水、爱水、节水、护水并具备水的品格和精神,并在育人的过程中完成水文化的传承。“以水育人”强调以水为载体培育、教化、塑造人,广义上说,一切反映了人类与水有关活动的自然界物质和行为活动都属于“以水育人”的范畴,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物质层面水知识的传播和精神层面文化精神的传承。

(二)“以水育人”的核心精神——人水和谐

表面上看,水危机是人类社会向水与自然过度索取的后果。而深入分析,水危机是由于水教育的滞后、缺失导致人们对水认识不够,节水护水意识不强而产生的。要解决水问题根本上要从教育入手。只有加深对水的了解,人们才会识水、爱水、节水、护水,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注意协调人与水的关系。“以水育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水的和谐相处,促进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其核心价值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当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中,必须强化全社会的水教育意识,这是当代社会人水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全方位构建“以水育人”的特色育人体系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国家各行各业输送人才的重任。当代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掌握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需要具备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将“以水育人”的价值理念融入高校育人的各个环节,全方位构建以水为特色的育人体系,将为高校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培养质量提供有益帮助。我院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水利类院校,在挖掘水的育人功能、构建“以水育人”的特色育人体系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

(一)课堂教学为主导

高校大部分的知识传授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这种最传统、最基本的教学手段实现的。同样,特色水教育融合了知识和文化教育的特征,课堂教学仍是其实现育人目标的主要手段,整合水教育知识体系,开发特色水教育课程是实施“以水育人”的基础。

我院通过数年努力,自行开发了特色水教育课程,并作为一门必修课在全校所有专业开设。与其他通识课一样,课程只有18学时,没有深奥的理论分析,却包含了大量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的知识典故。如下表所示,课程知识体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旨在向学生传递水的常识,令其“知水、懂水”,传播水的规范,学会“用水、节水”。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多媒体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完成,可将课堂搬进水利实验室、博物馆、自然水域甚至水利工程现场,重点是强化环境渲染,使学生身临其境、置身其中,更加深切地感知水、认识水。第二部分水文化的内容旨在传承水利精神、水的品格,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懂得“赏水、爱水”。这部分主要通过环境模拟、情景模拟的方法,利用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以历史为主线讲授人与水的故事,体现“人水和谐”的理念,并通过情感熏陶将水的品质与精神传递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价值观、世界观。

(二)社会实践项目为载体

水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导,但不局限于课堂,相应的社会实践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续,也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深化巩固所学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质,并形成社会辐射效应,服务社会,实现实践育人。

水教育社会实践的项目化管理可借鉴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由学生组织团队自行选题申报项目,学校统一评审,立项项目由学生组织实施,并撰写总结报告参加验收。其优势在于项目全程主要由学生负责实施,全面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协调沟通、分析总结等综合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水资源及水事活动的感性认识。

特色水教育课程体系

我院几年来利用行业优势,在“以水育人”的特色水教育社会实践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组织学生开展的与水有关的实践主要有三大类。

1.“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实践。2005年起,学校每年参与或承办浙江省“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根据每一年的主题制作展板、灯谜,组织文艺演出,发放宣传资料,征集签名;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学校、乡镇进行宣传;举办知识竞赛、制作专题网站、征集短信等宣传及水知识普及活动;成立水资源社团、编演水保护文艺节目等,倡导全社会关注水问题。这样的专题实践已经持续了8年,每年参与的学生超过了1000人次,社会反响良好。

2.重大水利工程、水利法规、科学节水宣传教育实践。结合近几年浙江省关乎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走进全省各地市县,深入乡镇、农村、农户,采用现场咨询、展板展示、发放宣传资料、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纳凉晚会、有奖问答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民众的参与度、了解民众想法、有针对性地增强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使民众了解水利法规对水事活动的规定,理解工程建设的意义,自觉依法用水、科学节水、支持水利工程建设。这类实践充分发挥学生来自全省各地、假期时间长的优势,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接受生态水利教育,逐步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和发展观,带着保护生态的睿智反哺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水利系列专题调研实践。我校依托学生所学专业,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深入调研,撰写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近几年,我校学生参与调研的项目有杭州下沙大学城景观水水质调研、浙江省下山移民工作调查、浙江省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现状调研、舟山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现状调查等十多项。通过调研,学生深入了解了我省水资源、水环境状况,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客观的认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提高综合能力。

(三)重视网络平台的媒介作用

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悄然走入校园,成为当今高校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相对于枯燥的课本,网络的巨大信息量以其生动、开放的特质更能吸引学生。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水”的育人功能,全方位实施特色水教育,必须重视网络平台的媒介作用,深度挖掘网络育人功能,利用网络平台传播水知识、弘扬水文化。

互联网的特点决定了网络育人效率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模式,网络育人功能的实现始终与其密切相关。网络的大信息量使得学生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学生能在网络上找到任何想要得到的资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网络的开放性使课程打破了专业班级界限、学习人数界限,所有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相关内容;网络的平等性、交互性使学生能自由传递所学知识、表达价值观念,通过舆论影响扩大育人范围,完成二次育人。

我院依托浙江特色水教育课程自主开发了水教育教学平台,包含供学生学习、练习的课程资料、教学视频、课件和题库等完整的教学资源,以及特色水教育实践的相关信息和报道。学生从课堂、网络两个渠道获取水教育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学校还自主研发了水利数字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浙江水文化专题网站,为教师、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学习研究提供大量文献资料。除了加强网络学习资源建设,学校还通过浙江在线、浙江高职教育网、凤凰网等主流媒体宣传我校特色水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惜水、爱水、节水、护水”。

(四)营造“人水和谐”的校园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主要场所,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在校园中度过,校园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尤其要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塑造,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广义的校园环境包括物质层面的校园设施、自然环境和行为层面的人文环境。营造“人水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就要在校园规划、设计上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在学生活动中凸显“人水和谐”的文化氛围。

1.物质环境育人。学校人文景观、设施的设计塑造蕴含水文化特色,如增加水景、水文化雕塑;在建筑、园林外部设计上融入水文化元素;在教学、行政、宿舍、食堂等功能性建筑的命名和内部装饰中挖掘水文化资源,增强文化氛围;校园内安装使用特色节水、水循环利用装置,在细节上处处体现“节水、护水”理念。

以我院为例,校园环境塑造处处彰显水文化特色。学校在新校区规划上就设置了湖、池、滩等多处水景,整个校园水系环绕,人、水、建筑自然融洽。学校湖边的“遨游”塑像、下沉广场侧立面的“上善若水”浮雕、广场上的“融会贯通”雕塑还有图书馆内“水利今昔”治水历史长廊无不反映了水利精神和水的品格。学校绿化带中安装了节水灌溉装置,将节水理念有效融入到校园管理中。

2.行为环境育人。特色水教育在环境育人层面的更深层次涵义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水的认知和理解,重塑“人水和谐”的生态价值观。校园文化活动由学校管理者主导,旨在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作为参与主体充分融入,通过环境熏陶,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和修养,培养健康人格。

融入水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有学术类的讲座、知识竞赛,实践类的水宣传、水调查,文体类的征文、演出、产品展示等。水文化作为我院的特色校本文化,在各种校园活动的设计、组织中凸显出来。学校引导、支持学生创建了水文化社团,开展各种水文化、水教育活动。为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赏水、爱水”,学校多次以水为主题,开展征文、摄影比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设计制作水文化创意产品;向学生征集具有文化意味的、体现水的美好品质的校园主要建筑设施名称。为了做好水文化宣传,使学生“知水、懂水”,自觉“节水、护水”,学校创办了水文化学习刊物,创建了水文化、水教育网络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水宣传、水调研。我校具有水特色的“弘扬水文化,培育水利人”、“用脚丈量职业深度,用心感受行业精神”主题实践活动先后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充分显示了我校校园文化实力和特色。

(五)水文化研究为依托

水文化研究为特色水教育课程与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入的水文化研究构建了特色水教育知识体系,并使其内容更加丰富、与时俱进。水文化研究要不断创新研究手段、开拓研究领域,利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践、服务社会,充分发挥水文化研究的应用性,扩大影响力。

我院依托水文化研究所,从水制度文化、水工程文化、水景观文化、水利科技文化、水利风俗、水文学、水艺术、水利人物等几方面对水文化进行全面考证、研究,成果斐然。几年来,独立承担多项水文化、水教育课题,编纂出版多部相关书籍、教材,公开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六)制度建设为保障

特色水教育育人体系的建构,“以水育人”的教育理念自上而下的有效渗透都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学校层面必须制定“以水育人”的总体规划、顶层设计,特色水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发挥院系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并为水教育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

根据行业特点,我院创建了SWH-CDIO人才培养模式,“S”代表水的精神、品质,“W”代表人文情怀、文化素养,“H”代表水利精神、人文素质融会渗透。学校将铸就水利精神为核心的“以水育人”与培养人文素质为核心的“以文化人”相结合,融入到CDIO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学校将“浙江特色水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写入所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系统的水教育内容搬入课堂。水知识、水文化成为学生必修内容,“以水育人”在形式上落地。学校还制定了各种激励政策,引导学生参加与水相关的各种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高素质。

三、结语

以水育人,培养具备水的精神、品质以及“人水和谐”价值理念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是高校的任务,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我们必须集社会、学校、家庭之合力,加强水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使“惜水、爱水、节水、护水”成为人们的自然习惯,融入日常生活,影响周遭,辐射社会。

[1]闫彦.浙江特色水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2011,(8):164-166

[2]郑大俊.水文化研究与水文化教育须双轮驱动[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3

[3]金绍兵,张焱.水利院校要重视水文化教育与研究[J].2008,(5):63-64

G642

B

1671-6531(2013)17-0011-03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课题号:Y201224154)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姚 旺

猜你喜欢
节水水利育人
坚持节水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