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造园艺术浅析

2013-09-18 03:16徐晓民乐振华徐兴根陈苗苗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1期
关键词:印社全园西泠印社

徐晓民 乐振华 徐兴根 陈苗苗 牛 沙 王 欣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浙江 临安 311300

“湖山胜景,尽在西泠。”西泠印社北枕孤山,南望西湖三岛,东接白堤,西邻西泠桥,远揽山色,平挹湖光。印社自1904年创建伊始,一直秉承“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之宗旨,融诗书画印于一体,金石篆刻享誉世界,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的固定社址巧借自然之势,人工美与自然美完美结合。全园始终保持创建之初的形式,并不断进行园林营建,最终构得一个造园艺术精湛的山地园林。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钟爱结社。东晋时的“白莲华社”和明清时兴盛一时的文人社团大多都自然形成,自然消亡,能将结社活动与园林营建相结合且能延续百余年发展的仅“西泠印社”一家。

1 文人结社

1.1 传统文人结社概说

文人结社先后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萌芽期、隋唐的形成期、明清的繁荣期和清末的衰落期,直至近代又重新兴起[1]。文人结社发展时兴时落,一直依存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之中。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以文会两三好友,便是中国文人结社的最初形式。东汉末年,文人结社已较频繁,但多存于皇家或贵族上流社会。魏文帝曹丕即好聚会,借权威和号召力广邀文人雅士,举“南皮之会”。魏晋以后,文人结社现象趋向普及,开始走向民间。慧远和尚结社于庐山并取名“白莲华社”以及王羲之等人的“兰亭之会”皆是这一时期文人结社风尚的体现。隋唐时期,文人结社慢慢发展兴盛,白居易的“尚齿之会”为其中典型。明清时期,文人结社空前鼎盛,规模大、数量多为其最大特点。据西南大学文学院何宗美教授考证,明代文人结社总数至少300家之多。清末,因国势衰败、社会动荡,文人结社活动慢慢走向没落。至近现代,由于民族危机、思想自由,文人心系国家兴亡,聚而论政、办学堂、创期刊,文人结社又重新兴起。从文人结社发展的历史看,总是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1.2 西泠印社之文人结社

“清光绪年间,杭郡文学诸长老,探讨六书,研求篆刻,辄会于数峰阁。[2]”光绪三十年 (1904),浙派金石家丁仁、王褆、叶铭、吴潮等4人聚集孤山,把玩金石,品评篆刻,因深迷金石篆刻一艺,有慨印学之将湮灭,于是效仿先贤,商议成立印社。当时,吴隐在上海开设“西泠印社”书肆,后回杭州积极参与印社的创建并成为中间力量,而吴潮则慢慢退出了印社活动。印社创建之初,西泠先人们为印社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依法成立、修契立约、固定社址是最为重要的举措。

1.2.1 立约呈文

社约即结社的规约,规定建社的宗旨、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入社要求等,因而最能反映结社的特点。中国传统的文人结社虽由来已久,但大都没有将社约明确地付诸文字,或口头约定或根本没有任何约定。西泠印社自建社一开始便根据印社的组织特点、组织原则和组织结构制定出了组织严密、结构完备的社约。社约对印社的宗旨、社员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入社条件及程序、社员的权利和义务等都作了较明确的规定。《西泠印社志稿》[3]中记载《社约》共11条,第一条为“本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后于印社成立60周年之际加上了“兼及书画”一条,第二条为“本社印以清初黄山诸家及西泠八逸为最备,同人各有所藏。兹合议于每年春秋时分别陈列社中……”,对印社活动内容、形式以及时间进行了说明和规定。正因为制定了严密的社约,才保证了印社百余年来的发展。据《西泠印社小志》记载,西泠印社成立申请及当地政府的批文共有13件,真实地记录了西泠印社1904—1913年的主要社会活动情况。可见,印社先人们在建社初期即依法向政府提出申请。这是从西泠印社的长远发展考虑,在法律上确立自身合法地位。

1.2.2 园林营建

有较为固定的活动场所对文人社团的发展相当重要。因形式不同,社团常以佛寺、精舍、书院和文人自居的别业等作为聚会之所。像西泠印社这样有如此高的造园艺术的社址历史上屈指可数。自1904年 (清光绪三十年) “创设四君子”在孤山买地建房、修契立约、成立印社,先后在这仅0.71 hm2大小的山地上建成仰贤亭、宝印山房、汉三老石室等园林建筑。社址内园林景观雅致,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

在印社创建初始的10年,印社社员以社为家,尽自己所能,出资出力,精心策划。“创社四君子”之一的吴隐其间所做的贡献最大,虽无社长之名,但担社长之责。其为印社申报曾3次向当时的相关政府部门递呈文书(《呈杭州府钱塘县》《呈杭县知事》《呈民政科长函》);为印社建造曾多次组织发起捐款,在有记录的4次募捐活动中,吴隐共捐大洋490元,捐款总和为“创社四君子”之最。叶铭《西泠印社小志》曰:“印社建筑始自甲辰,讫工癸丑。经营缔造,吴君石潜之力最多。[2]”

时过境迁,印社内许多建筑或废或迁,颇有物似人非之感。“岁甲子,迁 (四照)阁于凉堂之上,就址建塔。[3]”四照阁原在今华严经塔的位置,因年久阁废,于1924年迁建于凉堂之上,便有了如今之面貌。宝印山房1912年于印泉、鸿雪径旁建造,后于抗日战争期间失火焚毁。1973年底至1974年,印社自筹资金,由著名建筑师、印社社员吴寅设计、重新修建了宝印山房至仰贤亭一带。

图1 西泠印社总体布局

王佩智、邓京编著的《西泠印社老照片》一书中收录了西泠印社早期珍贵的老照片,从中可以看到当时印社人文鼎盛的景象。

2 因山构园

印社从创建之初至今,占地面积总体有所增加。叶为铭编著的《西泠印社三十周年纪念刊》对此有所描述:“所载宅地执照中地积为伍亩陆分柒厘捌毫,盖迭次捐赠所积,遂有此数。[3]”伍亩陆分柒厘捌毫近0.39 hm2,现今印社发展建设到0.71 hm2有余。全园总体面积虽然不大,但却包含了几乎所有的传统造园手法。“因山构园”是全园建造的精髓。20余座建筑巧借自然之势,与泉池、园路和植物景观共同营造出“湖山最胜”之景。

2.1 总体布局

依山势变化,从总体空间布局上,可将全园分为4大庭院,分别为柏堂庭院、前山庭院、山顶庭院和还朴庭园。园内有南、北、西3个入口,从南入口入园至以柏堂为核心的柏堂庭院,地势平坦,柏堂、竹阁、书廊、印廊等建筑和莲池围合成一景观雅致的庭院。莲池四周的假山石高低错落,相互呼应,犹如孤山的延续,整体构成全园景观序列的开始。绕过柏堂后便是前山庭院,要达到山顶有3条爬山小径,于东、中、西3个方位分布。从前山石坊沿山路直上沿路布置石交亭、宝印山房、山川雨露图书室、仰贤亭、凉堂等建筑,各建筑依山而建,与山势变化完美结合。鸿雪径是前山庭院的结尾,沿山而建,沿径而上共65步石阶便到达山顶庭院,以文泉、闲泉为庭院中心,环绕文泉、闲泉依山而建华严经塔、四照阁、汉三老石室、题襟馆和观乐楼等建筑,拔地而起塔身呈八角型、11层的华严经塔则是全园的竖向标志性建筑,起到控制全园的作用。沿汉三老石室西北的方向的道路而下便到达了还朴精庐,与遁庵和潜泉构成了还朴庭院。还朴庭院延续了建筑与山势巧妙结合的特色,构成全园景观序列的尾声段。

2.2 因山构室

“因山构室”是印社造园的最主要方法。亭台楼阁依山而建,尊重了原始地势地貌,建筑构造形式与山势相统一。因山势台地变化,印社的建筑大多纵切等高线。为取得好的朝向和不错的观赏面,建筑地面与山体地表存在不同关系。借鉴《山地建筑设计》[4],按建筑的接地方式分为平地式、地表式(山坡)和架空式 (山坡)3大类。为了处理建筑与山体的连接,印社内的建筑在建造时采用了提高勒脚、掉层、吊脚等方法。题襟馆与观乐楼通过提高勒脚让建筑与倾斜的地面直接接触,避免了对山体地形产生大的改变。为了消除因高差过大造成的劣势,四照阁、凉堂和鹤庐等建筑则采用了掉层的方法。汉三老石室借鉴了西南地区民居“吊脚楼”的形式,建筑一部分与山顶平面相接,另一部分通过石柱 (吊脚)与地连接,石柱架空所形成的空间则被吴隐与吴善庆建造成岁青岩,以表德其先世岁青公。印社内其他建筑,如柏堂、仰贤亭、观乐楼、还朴精庐、华严经塔等,均因山势而建,巧妙地利用孤山的悬崖峭壁山势,营造出丰富多变、精致宜人的空间。

2.3 凿山为泉

“湖上有山,山中有泉”是孤山的一大景观特色,更是印社景观精妙所在。印社的建筑与山势地形形成全园骨架,其间散落点缀泉池其交相呼应,共同渲染一厚重与轻盈相映衬、幽雅清静的环境。“水为山魂,泉为山眼。”印社本没有泉池,现有泉池皆是印社成立后陆续凿山而得的。园内共有5处泉池,分别是柏堂前的莲池和山上有“西泠四泉”之称的印泉、潜泉、文泉、闲泉。莲池于柏堂正前,平面近半圆形,约55 m2;原名“小莲池”,又名“小方壶”。其何时开挖无从考证,1953时曾被填埋,1982年又重新疏浚开挖。池中立假山,沿池一圈自然布置山石,整体与池后的柏堂相映成趣。印泉位于仰贤亭后、鸿雪径始端,是全园最小的一处泉,仅有8 m2大小,近圆形。印泉处旧为印社的界墙,1911年久雨墙圮,掘地得泉;1913年疏浚挖深,以印命名。文泉位于山顶正中,北临华严经塔,南近观乐楼,近长方形,为全园最大的泉池,约有114m2。泉水清冽,与楼塔相映衬,风景宜人。闲泉位于文泉以东,近64 m2。1921年,张均衡出资在文泉东山崖处凿得闲泉,后经疏导与文泉相连。潜泉位于文泉西,环朴精庐后,平面形似一只靴子,近38 m2。1915年,印社创始人吴隐于此因山泉铲石土而为池,并用自己的号命名。

这5处泉尤如明珠一般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建筑群中,恰到好处地串联成一个相当别致的水景序列,从柏堂庭院的莲池开始到前山庭院的印泉再到山顶庭院沿南北中轴线两侧分布的文泉和闲泉依次展开,最终交汇于还朴精庐东面的潜泉,形式上分布散落实质却相互贯通为一整体。在印社中,无论处在哪一段,水对全园虚空间的营造作用始终被沿袭下来。池水的倒影使得原本开敞的空间获得了加倍的进深。立于泉边,建筑、树、小品倒映于水中,身处其中所能体会到的是真实空间与虚空间的交融。

2.4 莳花植木

西泠印社以空间多变为胜,植物景观对于空间的营造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山体生态特征和景观特征进行巧妙的布置安排,形成了不同情趣的‘行、望、游、居’空间[5]。”

印社山麓地势平坦,有充足的光线。香樟、罗汉松、竹、鸡爪槭、山茶、杜鹃、沿街草等构成的群落复层结构与柏堂、竹阁与印廊书廊围合空间形成视觉景观丰富的空间界面。光照、水份、土壤等生态条件的不同为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生境提供了良好生境。前山向阳,以喜阳性花木为主,上层以树形高大的香樟为主,中下层种植竹、桂花、紫藤、云南黄馨、沿街草等以供行游观赏;后山背阴,植物种植设计色彩相对淡雅,上层以乔木香樟、马尾松混交林为主,林下种植杜鹃、沿街草。山顶构成天际线,华严经塔即是全园景观竖向标志,空间以“旷”“漏”为主,香樟、罗汉松、海棠等植物掩映在经塔旁,起到不蔽而显的作用。山顶同时又是印社观赏西湖景观最佳处,故山顶的植物景观要讲究透景线的开辟,为观赏西湖美景留出最佳视线。四照阁周边无高大乔木,显得开旷、敞亮,为观赏阮公墩、苏堤及西湖其他景观留出了最佳的空间。杭州人汪承启赋诗“左眺平湖之秋月,右挹曲院之风荷。两峰夏云排闼送青,两湖春涨拍岸澄碧。”亦为其景致的最佳描绘。印社全园的植物景观不仅极尽营造空间变化,更胜于运用松、竹、梅等中国传统花木,结合建筑、泉池、楹联、摩崖石刻等元素营造意境。

3 人文鼎盛

西泠印社的湖山风光和园林之妙之所以为世人所称道与印社的人文鼎盛是分不开的。“天下第一名社”聚天下之英才,篆刻书画享誉海内外。1913年印社先贤不计私利,公推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为首任社长。盛名之下,精英云集。此后印社迅速发展,声播海外,与日本、韩国等汉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交流频繁。早期就有日本印人河井仙郎和长尾甲加入为社员。目前印社吸纳了海内外300多名社员,仅日本就有32名社员。印社延续传统文人结社的聚会形式,每年定于清明、重阳前后举办春秋两季雅集,以孤山社址为核心,公祭印学先贤。逢五、逢十周年庆典,社员不定期聚会,举办作品展和开展学术研讨活动。人文鼎盛对于印社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印社的园林营建。早期的社址建设自不必赘言,之后或为印社发展所需或为活动纪念之要,还不断于社内进行了修缮或新建。1979年,建社75周年之际,维修印社内全部建筑;1982年,为迎接印社80周年大庆,由印社社员陈从周先生指导,对印社社址进行全面整修;1988年,建印社85周年纪念社员签名刻石碑;1999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印学博物馆“中国印学博物馆”在西泠印社落成;2003年,立印社百年纪念碑。印社的园林营建与其人文活动相联系,印社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唇齿相依,人文景观因自然景观之丰富而更有魅力,自然景观则因人文景观之鼎盛而更有神韵。

4 结语

印社从1904年创建伊始,经历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2次长时间的停滞,到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这百余年间,印社经历了数不尽的繁荣与艰辛。印社先人们采取“依法成立”“修契立约”“固定社址”等举措为印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终为我们留下的是一座中国传统篆刻书画艺术的丰富宝藏,也是一座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大成的园林瑰宝。

[1]李玉栓.中国古代的社、结社与文人结社[J].社会科学,2012(3):174-182.

[2]叶为铭.西泠印社小志[M].杭州:西泠印社,1963.

[3]王国平.西湖文献集成:第20册[G].书院·文澜阁·西泠印社专辑.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4]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王欣.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猜你喜欢
印社全园西泠印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术作品展
金石为谊
——北大校友书画协会·亭林印社篆刻交流展
南方印社印结同道,方寸藏菁
西泠印社:老字号文化品牌的IP化之路
《西泠印社》风云百年 西泠不冷
进德修业—李刚田捐赠作品展
李澍周
果树冬季深翻有哪些方法
冬季葡萄园如何清园
不同降雨条件下红壤坡地养分垂向流失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