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高
胃肠神经官能症属于以胃肠功能紊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功能性疾病, 其是多发性的消化系统疾病, 发生率较高,但是因属于神经活动障碍引起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常, 往往出现胃肠运动和分泌功能失调, 没有组织学器质性的病理性变化[1]。选择合适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的方法是本科室热点问题。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98例临床资料进行观察, 依据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将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进行分组, 对照组49例,其中男 28 例 , 女 21 例 , 年龄 21~63 岁 , 平均年龄 (38.6±12.1)岁 , 病程 4~8 年 , 观察组 49 例 , 其中男性 31 例 , 女性 18 例 ,年龄 23~68 岁 , 平均年龄 (41.9±13.5)岁 , 病程 3~9 年。临床症状:上腹部疼痛90例、恶心呕吐81例、嗳气70例、早饱68例, 患者临床症状持续4周以上, 通过胃镜检查没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和糜烂发生。两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 给予常规性的治疗, 口服吗丁啉10 mg/次 , 3 次 /d。和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20 mg/次 , 2 次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的艾司唑仑1 mg/次, 1次/d。4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临床疗效效果评价标准:显效:腹痛、腹胀、排便等临床症状在治疗1个疗程完全消失, 在6个月内随访没有复发;有效:腹痛、腹胀、排便等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 在治疗1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无效: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建立数据库,对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 研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临床疗效情况(如表1)观察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临床疗效情况[n(%)]
胃肠道是由中枢神经、自主神经系统、肠神经共同支配的唯一器官, 不仅有感觉功能, 同时也有运动功能, 是人体情绪反应器官。胃肠神经官能症又被称为胃肠功能紊乱, 其属于胃肠道综合征的总称, 患者往往出现胃肠道、进食、排泄等方面的临床症状, 并且伴有焦虑、失眠、健忘等症状,缠绵难愈。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往往有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厌食、早饱、便秘等临床症状, 通过临床检查一般没有器质性的病变[2]。不良的心理情绪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处理感觉信息, 促使机体对于酸的敏感性增强, 临床症状有进行性加重, 但是无明显的酸反流增加[3]。小剂量的艾司唑仑应用于患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 改善全身躯体和胃肠功能, 并且小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如嗜睡、头晕、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笔者对本院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98例临床资料进行观察, 依据治疗药物不同进行临床分组, 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 结果表明, 观察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 小剂量艾司唑仑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亚玲, 李俊, 叶云, 活力苏和艾司唑仑治疗中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对比活力苏和艾司唑仑治疗中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对比.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32(10):2145-2146.
[2] 韩广伟, 郭彩云, 自拟百合疏肝汤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56例 .光明中医 , 2010,25(2):255.
[3] 丁晓岚, 祝应俊, 黛力新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临床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15(1):88-90.
[4] 刘琼琼,杨素兰. 黛力新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72例临床疗效分析.慢性病学杂志, 2010,12(9):110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