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安全分析

2013-09-17 06:48张琳李偲偲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张琳 李偲偲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地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不论从规模上还是速度上,在全球范围都是极其少见的。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历史文化街区将要面临更多的消防隐患。要消除这些隐患,确保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安全,必须从街区的实际出发,提高街区建筑的耐火等级;对街区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同时在街区中配置必要的基础消防设施,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增设消防站,增加火灾报警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这样,才能消除消防隐患。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D035.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53(2013)03-0022-03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在生活地区中保存有一定数量及规模风貌完整的历史建筑物。这些地区既拥有当前先进的城市文化印迹,同时还有从过去到现在的一种持续的历史文明,具有很高的历史及文化价值。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但在保护方案中,对消防问题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这些区域中没有良好的消防安全保护。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安全保护,在保护历史文明的同时,也使人们拥有更好的安全保障。

一、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现状分析

历史文化街区是从古代延续过来的生活区,这些地区在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划分以及基本的消防设施的设置等多方面与现在的消防标准差距是相当大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人口迅速增长的今天,历史文化街区中对建筑物使用不合理,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材料多为可燃物,火灾风险大

在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建筑物都是以前的旧式结构,稳定性及安全性不高。并且多采用木结构建造,建筑材料耐火等级差。这些木质的建材历经多年风吹日晒,已经达到全干的标准,加之木材质地疏松,如果遇到明火,一点即燃。现在建筑的消防安全规定是建筑中的火灾荷载要小于20kg/m2,但在历史文化街区中建筑火灾荷载往往达到500kg/m2,安全隐患较大。

(二)传统的防火分区被破坏

传统的木质建筑防火性能差,所以先人们很注意建筑间的距离,同时设置一些专门用于防火的封火墙、封火檐及防火隔离墙。形成了由街巷及庭院划分出的一些防火区域,这样的结构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阻止火势蔓延。但是,现在历史文化街区中建筑密度大大增加,原本用于防火的一些空间被很多建筑物占用,传统的防火分区遭到了破坏,各个分区紧密相连,一旦火灾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三)建筑物的使用不合理

现在,我国很多历史文化街区都进行了一些商业及旅游方面的开发。在狭小的空间局限下,一些使用者擅自改变原来建筑的格局,将古建筑改建为餐饮、商店、客栈等场所。[1]加之游客众多,人流拥挤,如果有火灾发生,很难及时有效地疏散及救助。

(四)私搭乱建,电气火灾风险大

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电力设施的架设及安装不规范。乱接电线,私搭小房,线路与易燃物距离过近。部分电线远远超过了使用年限,居住人口多,密度大,用电负荷大,在这种高密度负载供电下,老化的线路很容易引起火灾。

(五)没有畅通的消防通道

历史文化街区在构造上多是小巷纵横,小巷的宽度不大,有的街巷车辆无法通过。这样的布局尽管能够保持幽静的商业氛围,但是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辆不能进入,无法有效灭火,后果严重。

(六)消防基础设施配置不达标

现代建筑都会安装必备的消防基础设施,以应对紧急情况的发生。但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来说,消防基础设施配置远远达不到现行规范的要求。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来说,水是最重要的灭火剂。因此,这些街区在规划的时候有专门的穿越城市的内部水系。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人们对这些水系没有进行良好的管理,导致水系有重大的污染及淤积,已经不能满足消防用水的要求,更有一些地方这些水系早已干涸,成了摆设。[2]一些常规的消防器材,如消防栓及灭火器,配备严重短缺。一旦发生火灾,这些设备无法满足扑救初起火灾的要求。

二、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一)合理布局

首先,历史文化街区既属于居住区及商业区的结合体,也属于历史遗产的保护区,在进行消防规划时要将其列为重点保护对象。要将城市中的工业区和仓储区安置在远离这些街区的地方,并在下风向的位置。同时历史文化街区还应与周边的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城市的主要交通通道和危险品的运输通道不能穿越历史文化街区。[3]其次,街区的内部布局也要进行分类整治。将火灾风险大、安全隐患多和不合理的用地结构迁出历史文化街区,并将商店、旅店等设施进行合理的布局。最后,历史文化街区中原有的防火设施,如封火墙、封火巷要尽量保留,并适当修复,既保持了文化古迹的原景原貌,也起到良好的防火效果。

(二)提高街区中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历史文化街区中老式的木质建筑耐火等级低,提高耐火等级是当务之急。而提高耐火等级不能直接套用现行的消防安全规范,不能为了达到防火等级而私自拆迁历史古迹,而要从街区的实际特点去考虑。对于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应当将其中的住户搬离,并在不破坏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对建筑物的内部装饰进行适当的修缮,在不破坏原状的基础上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一些防火处理。

对于一般性的建筑,应当按照建筑的使用性能,在外观不变的基础上,将其内部的构造及空间布局进行改造,适当添加防火分隔,并将装修中的可燃材料用砖石等不燃材料替换,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三)配备基础消防设施

历史文化街区中消防设施差,配置不足。要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适时改造,增加基础消防设施。

对于街区中的水井及水缸要进行整修、复位。依水而建的城镇要及时对周边的水系进行修复,并开辟相应的可作消防取水之用的码头。这样既能方便街区居民的生活用水,也能点缀街区的环境,最重要的是万一有火灾发生,能够及时地采水扑救。另外,政府部门还应加强对街区供水网络的铺建,根据区域中的人口、耐火等级和现有建筑物的情况铺设适合的消防管道,管径不足的,应该及时予以更换,保证街区中的水源供应。

对于街区中的用电线路铺设混乱,用电负荷大的问题,应多建立一些配电的枢纽,以缓解用电紧张的压力。同时对于街区中的综合管线应做统一规划,采取埋地敷设的方式,这样,既能使街区保持原有的风貌,有利于街区的美观,同时也消除了街区中的电气隐患。

(四)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确保消防安全,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历史文化街区要在不改变街区主体风貌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造。可以在街区核心的外围将城市的主体道路用作消防车道,或者开辟一条专用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要保持畅通,不能设置商场、市场等不利于人群疏散的场所。同时还应该配备一些必要的消防设备,使这些配备能够用于轻便的微型消防车,如消防摩托车等。[4]

(五)消防站及火灾报警系统的布设

历史文化街区应该布设一定数量的消防站,尤其是对于一些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城,更应该如此。并根据街区面积的大小,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巡视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统一的培训,更好地确保街区的消防安全。

同时,应该将现代先进的火灾自动巡检报警系统应用到实处,根据街区的具体特点,选择安装适当的报警系统,对街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及时处理,将火灾的风险降到最小,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对于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应当联网监控,充分利用现在的远程监测系统,智能化监测各个部分并分析处理,更好地提高早期报警的时间,提高灭火效率。[5]

(六)做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要确保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安全,还要格外重视消防知识的宣传及教育。因为街区中人员复杂,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人没有消防安全意识,所以应当加大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让消防安全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对于街区中的常住人口应该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的相关讲座,讲解消防法律法规,介绍基本消防器械的使用方法,并教会人们处理早期火灾的办法和火场逃生自救要领。将历史文化街区中的社会力量都动用起来,让人们都参与到保护消防安全的工作中来,这样才能确保街区的安全。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街区因为建筑物多为木质构造,年代久远,因而耐火等级差,存在较多的消防安全隐患。要消除这些隐患,确保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安全,必须从街区的实际出发,提高街区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对街区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同时在街区中配置必要的基础消防设施,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增设消防站,增加火灾报警系统,并在这些基础上加强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这样才能有利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吕锋.中山路南宋御街历史街区的消防安全保障措施[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8):715-716.

[2]高江峰. 浅析建筑消防设施“三化”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J]. 中国科技信息, 2010(2):161.

[3]郁震飞,陈保胜. 历史街区消防规划初探[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09(4).

[4]赵文生,李振华. 永定土楼火灾危险性调查研究及对策[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3):83-84.

[5]林正雄. 全球化经济结构影响下的北台湾历史街区保存政策的变迁[J]. 中国名城, 2009(1):5.

(责任编辑:王小丽)2013年第3期福建警察学院学报No3 2013

(总第133期)

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文脉延续的新思考
“一户一表”改造给老旧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探讨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旅游体验背景下重庆下半城历史文化街发展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