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晨洁
(东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 201620)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达到699万,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如何摆脱两难局面,使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企业满意的人才,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校企合作”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正鼓励高校通过校企合作,在企业、学校之间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全面提高学生对企业的熟悉程度和综合就业能力,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这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许多的就业机会,但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创新精神不足,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较差等问题凸显,因此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并以此培养出能胜任职业岗位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促进学生充分就业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积极尝试和推进校企合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逐渐呈现多元化特点。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1)教学实习、毕业设计合作
教学实习与企业合作列入教学计划,结合企业具体项目进行。高校提前与企业协商实习计划,安排落实。毕业设计与企业合作,内容应与企业项目必须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
(2)社会实践合作
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时间,与企业合作培养在校生。实践内容依据不同年级有所侧重:低年级学生以了解企业实际运营、明确企业对人才的全面要求为主,高年级学生以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实践为主,加强就业实训,提高实际项目开发或研究能力。
(3)校企合作办班
结合专业与企业的特点,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办专业课程联合培养大学生。一方面企业安排技术骨干定期到学校给学生授课,并在校内设立企业奖学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深入实习、体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校企文化融合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是校企深层次合作的需要。企业文化进高校,以冠名、共同承办等方式与高校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体验企业文化,而且有利于企业提高文化层次,发展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社会声誉。
与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在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制度建设存在不足,如在企业税收、资质等级评定、评优等优惠政策方面均需要完善。
1.学校对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学校大多只是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补充和创新,缺少系统的规划,指导校企合作工作的方针政策不健全,影响具体工作的实施和开展,从而无法形成校企合作模式的良性循环机制[2]。
2.在学校的大环境中,教师长期处在理论研究和教学的氛围中,忽略了实践教学或者是“懒”于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致使理论与实践存在脱离情况,因此也降低了教师与企业进行充分交流,或直接进入企业进行锻炼的信心,无形中增加了校企合作工作的难度。
3.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不够。目前,学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多数存在短期、松散、被动等情况,不利于长期发展,究其原因,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不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在校企科研合作方面,常常是企业技术人员在开发中遇到问题就直接与学院相关方向的教师联系,一旦问题解决或者研究方向改变,就会断开原有联系,这样很不利于校企合作关系的长期发展[3]。而在一些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管理方面,也普遍存在“三个投入不足,三个不到位”的情况。对学生实习管理和指导的人力投入不足、对学生实习安排的时间投入不足,对基地教学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对指导教师的实习教学培训不到位,对指导教师的组织管理考核不到位,对学生实习效果跟踪评价不到位。
4.校企合作模式比较单一,和就业无关。一些调查显示,在大学生及高等教育工作者看来,校企合作教育通常指的就是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表现为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在校期间的工厂实习。这样的合作模式单一,没有与就业相结合,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将校企合作教育的概念狭隘化了,也不能发挥其推动大学生就业的作用。
5.校企合作教育流于走过场情况严重。不少高校仍将校企合作教育定位在第二课堂的范畴,按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来组织实施,主要体现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的实践学习环节。活动往往采用“游击战”的形式,象征性地组织几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用短短几天的时间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简单的“走马观花”后便草草收场。企业作为校企合作教育的另一方,与高校之间实质性的合作也只停留在项目的技术合作上,对于接收大学生来企业参与实践多是流于形式,并不安排实质性的生产实践任务给大学生。这样的校企合作教育只是走过场,缺乏实际意义。
6.高校人才培养整体水平亟待提升。部分毕业生不仅在技能方面,特别是在工作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致使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存有疑虑,导致校企开展合作就业存在困难。
1.有“合”无“作”情况的出现。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直接经济效益,它们需要来自学校的合作伙伴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成果。而学校长周期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企业的短时间内较高的经济效益的要求构成了高校与企业之间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多数企业由于对校企合作缺乏战略的思考和实践经验,在校企合作中处于消极与被动的状态。校企合作最终成为企业对学校的“公益支持”或功利性投资,陷入有“合”无“作”的状态。
2.企业积极主动合作的意识和动力不足。企业往往对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重视不够,导致了“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地影响了校企合作就业模式的顺利运行。同时,由于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不够,导致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不吻合,刚出校门的毕业生不受企业欢迎和重用,因此直接导致企业积极主动合作的意识和动力不足。
1.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过高,艰苦岗位、基层岗位不愿意去,过分强调自身的优势和兴趣,常常出现学生求职愿望与企业用人需求不匹配等状况。
2.在参与到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对自身认识定位不正确。如在实习基地实习时,把实习理解为打工,忘记自己的学生身份,只做工不学习。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实习只是走过场,认为自己是一名学生,企业不能象员工一样要求自己,因而遇到劳累和不顺心就逃避和退缩,纪律性不强[4]。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主流下,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毕业生是解决高校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起着积极作用,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对于如何解决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此发挥校企合作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校企合作能否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能否真正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关键点还是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做到政策到位,如:可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或政府补贴条款,刺激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立法到位,完善的法律体系不但可促进校企合作中各参与方的积极性,还可以规范各方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措施到位,包括配套措施和激励措施,如:设置校企合作专项资金、合作鼓励资金、企业补贴金等。这样,对于调动高校、企业和毕业生三方共同的积极性意义更为重大。最后是监管到位,保障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1.提高重视程度,与就业切实挂钩,并从政策和组织上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高校应增强对于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关心企业在开拓市场中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发挥自身的科研和智力等优势,争取与企业建立持久与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为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高校应建立“校企合作”办公室,从组织机构上给予保证,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2.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班;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增强;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或引进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3.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探索在校企间形成互惠互利、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使企业自觉持续地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这包括合作的动力机制、利益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约束机制和风险机制。同时,规范各类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有效运行及发展。
4.通过“校企合作”整合资源,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提供模拟企业级的环境,提升学生的项目实践能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帮助学生提前获取宝贵的工作经验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5.积极探索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校企合作模式。高校应开拓思路,广泛听取不同层次和类别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认真思索和探讨合适的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由浅层次合作到全方位合作,以保证高校、企业与毕业生三方的共同利益。
1.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意识。企业不能将与高校的合作简单地与利益挂钩,应认识到校企合作教育对企业发展的实际意义。不应等待接收人才,而应通过与高校合作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共同培养出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2.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科学管理。
校企合作的运作为大学生创造了在求学期间进入企业从事具体岗位工作的机会,增强了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因此,大学生应增强对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并积极提高自身参与的主动性。包括:需要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调整自身就业观,制定合适的职业计划;重视具体的实习和实训工作,在生产环境中锻炼[5]。
办公室由分管院学生工作的总支副书记担任主任,一方面强化了办公室的领导力量,同时,副书记统领学生工作,既掌握学生情况,又了解学生需求,能在学生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纽带关系。办公室的副主任由学院科研秘书担任,当院企间需要合作开展科研及项目开发工作时,由副主任统筹安排,并把好专业技术这一关。办公室还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由学院负责毕业班的专职辅导员担任,其了解IT类企业情况并与之建立了良好关系,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的管理。
在学校的支持下,学院积极与企业联络,将国内外知名企业引入学校,建立联合实验室,企业将科技攻关任务和研发课题安排到联合实验室,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在企业导师和技术人员的定期指导下开展各类课题和研究工作,在校内便能感受企业真实环境,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同时,实验室逐步积累了各学科方向上的科研实力,产生了一批科研成果。目前所建立的联合实验室已达到11家,包括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上海软件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东华—英特尔多核技术实验室、王嘉廉新媒体技术东华大学实验室、东华—达梦数据库技术联合实验室、东华—合胜联合实验室、云计算联合实验室、东华—Express Logic Inc.嵌入式系统联合实验室、东华—睿亚软件开发实践能力提升实验室、计算机实验教学(市级)示范中心、东华—云屹数据安全利用联合实验室。
校外就业实习基地的建立不仅为在校生提供了宝贵的实习机会,也为应届毕业生的成功就业提供了保障。学院已与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携程网络、上海南天电脑系统有限公司等多家IT行业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对于二年级学生,组织企业参观活动,了解企业管理方式、运作模式、使用技术等,培养他们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对于三年级学生,组织去实习基地实习。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考察学生的机会,极大地提前了企业培养人才的周期。因此,对于一些企业看中的学生,企业和学生事实上提前达成了就业意向,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就签约,有些公司已慢慢形成一张“东华计算机网”,院企合作单位的优越性再次显示。
针对硕士研究生,学院选择有一定规模和研发实力的IT企业建立研究生校外培养基地,聘请企业中有研发能力和项目经验的企业高管、技术人员担任硕士生导师,采用双导师制共同完成研究生培养。如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学院采用集中模式在两家企业(东软(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众恒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第一年在校就读各项课程,第二年全部进入企业参与各实际项目的开发,由企业导师具体指导。
学院积极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努力做到在培养方案上衔接、在培养阶段上衔接、在实践项目上衔接。
1.结合当前市场需求,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做到培养方案上衔接。本科生的培养,着重于其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实行“3+1”培养方案,3年在校学习,1年进入校外培养基地进行专业实习。而对于研究生的培养,着重于系统性、工程性和关键技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1+1”培养方案,1年在校学习,1年进入校外培养基地进行专业实习,硕士研究生可直接参与项目管理、项目助理、关键技术研发等岗位的实践和锻炼,以此从更高层次上进行培养。
2.通过邀请校企合作单位参与到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方面,努力做到在培养阶段上的衔接。如:邀请校企联合培养单位开设学分课程——“IT职业素质与项目开发”、“文献阅读与学术研讨”、“计算机技术专题”等;聘请国外计算机领域教授开设课程——结合企业项目实践案例开设“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由企业导师开设系列讲座,进行领域项目背景和相关技术的介绍,使学生尽早将学习和研究应用领域相结合,与第二年的实践培养环节衔接好。同时,一些校企合作单位在学院设立了奖学奖教金,激励教师投身教育事业,鼓励学生专心于学业。目前已有“新诗”、“众恒”、“东软”、“合胜”等奖学奖教金,每年金额达10万元,获奖教师和学生60人。
3.通过将企业项目与校内专业课程相结合,做到在实践项目上衔接。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将教师承担的企业技术服务工作引入了课堂教学,进行“真题真做”式的实践教学,并由企业人员评判完成的效果,这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能使学生在真实的项目开发中得到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在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阶段,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研究和开发项目,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后,可以不间断地将项目持续下去,通过进一步联合研发,保持工作的持续性,也为校企科研合作提供更好的条件,更深层次地做到了与实践项目的衔接。
学院自2004年成立以来,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推进企业定向招聘模式,邀请校企合作单位每年定期到校进行至少一次的招聘活动,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就业平台,有些公司已慢慢形成一张“东华计算机网”,院企合作单位的优越性再次显示。这种合作模式对解决毕业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年来,进校企合作企业成功就业的比例逐步提高。
第二课堂拓展合作模式是校企双方依托各种课堂外的实践载体,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和求职技能,这种模式所培养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十分重视在第二课堂中拓展校企合作模式,比如开展各类讲座、结合企业项目组织编程竞赛、进入校企合作单位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多年来,学院发展了一批行业内有特色的IT专业公司为校企合作单位。如今,“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上海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众恒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上海海隆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南天电脑系统有限公司”、“PFU上海计算机有限公司”、“东软集团”等二十多家有特色的知名计算机软件企业成为了我们忠实的合作伙伴。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的培养,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企业的高度认可,实现了学生培养、学生成功就业和企业招纳贤才的三赢。
校企双方持续的合作交流,也使学院逐步形成了稳固的就业渠道。2006至2013年,学院先后向合作较紧密的二十多家校企合作单位成功推荐了330余名毕业生,所占比例超过了八年来去企业就业毕业生人数的30%。如,上海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与学院结为“产学研联盟”,2005—2013年来共招收学院毕业生82人,其中2009年到万达信息实习的共有65人,28人实习后经双向选择被录用,录用率达43%。2012年,院企合作单位录用本科生61名,占所有签约学生总数的41.3%(见表1),录用研究生24名,占所有签约学生总数的20.7%(见表2)。校企合作单位的建立与巩固,“精准推荐”的模式,为学院的毕业生赢得了就业的良机,推进了学院的整体就业工作。
表1 2012年院企合作单位录用毕业生情况列表(本科生)
续 表
表2 2012年院企合作单位录用毕业生情况列表(研究生)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一项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校企合作”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校企双方在合作中要互相理解、彼此信任、尊重对方,以真诚的合作态度互动,从而实现高校、企业与毕业生三方共同受益的目标,以进一步发挥校企合作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1]袁媛.以校企合作教育推动大学生就业[J].江苏高教,2011,(1):110.
[2]安雪晶.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辽宁高职学报[J].2009,(3):11.
[3]俞莉莹.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组织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37.
[4]华颖.从校企合作看大学生就业[J].实践与探索,2011,(8):235.
[5]马宏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