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茜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河北 保定 071051)
急性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高。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诊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4例,均符合脑出血的诊断标准[1],并经CT证实,发病在24 h以内;除外脑疝或深度昏迷伴严重全身性疾病、过敏体质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 20例,女 12例;年龄 45~76岁,平均(57.8±11.8)岁;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17例,脑叶10例,脑干3例,小脑2例;出血量10~40 mL,平均(21.42±5.9)mL。对照组 32 例,男 19 例,女13 例;年龄 46~74岁,平均(56.5±11.3)岁;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18例,脑叶10例,脑干3例,小脑1例;出血量12~39 mL,平均(20.33 ±6.7)mL。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按病情均予以脱水、利尿、控制血压、降颅压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加依达拉奉(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80)30 mg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并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早期康复锻炼等综合护理。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判疗效。
基础与常规护理:患者平卧位,如病情允许,头部抬高15°,忌去枕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和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预防口腔炎和褥疮;注意保持大小便通畅;严密监测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颅内压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再出血征象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常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产生焦虑和抑郁,缺乏治疗信心,影响疾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护士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与健康教育。可用以往治疗成功的病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了解自身疾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对家属也应进行心理辅导和康复知识、技能培训,减少探视人员,避免患者心理负担。
运动与语言功能康复护理: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开始患肢功能训练。由开始上下肢被动运动,逐渐进行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坐位时简单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从坐到站起训练,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活动量由小渐大,时间由短到长,被动与主动运动、床上与床下运动相结合。语言康复首先训练患者用喉部发“啊”音,再到发单音节、单词,强化语言刺激,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让患者反复听说,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渐恢复语言功能。
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 ~100%,病残程度0级,可恢复工作和生活自理;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90%,病残程度1~3级,部分生活自理;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内;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脑出血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大量自由基,损害脑微血管,引起脑水肿。继发的炎性反应使炎症因子激活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又加重氧自由基产生,进一步加重炎性反应,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脑细胞广泛损伤。因此,炎症因子及氧自由基等综合作用被认为是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发生的基本机制[3]。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炎性反应,减轻脑细胞的损伤,改善神经功能[4]。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同时,辅以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早期康复锻炼等综合护理干预,让患者、家属、护士共同参与到治疗康复活动中,治疗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依达拉奉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能有效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2]李 蓉.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急性脑出血43例[J].中国药业,2011,20(11):47.
[3]齐献忠.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果观察及机制探讨[J].山东医药,2012,52(2):38 -39.
[4]曾爱源,唐永刚,梁志清,等.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的抗氧化作用[J].山东医药,2007,47(1):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