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36例的临床分析

2013-09-14 07:07
中国药业 2013年6期
关键词:胎龄血常规早产儿

杨 敏

(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新生儿科,浙江 台州 318000)

贫血是早产儿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胎龄越小、体重越轻的早产儿贫血程度越严重,且持续时间长,对早产儿的免疫力、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生存质量造成一定影响[1],还可引起早产儿发生各种疾病,产生更多的合并症[2],甚至导致死亡。造成早产儿贫血的主要原因为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临床治疗目前多采取输血方式,但有感染、溶血反应,存在一定的弊端[3]。我院应用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的早产儿72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贫血的诊断标准[1],排除有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溶血病、感染的患儿。其中男39例,女33例;胎龄30~36周;出生体重1 300~2 200 g;均可肠道喂养。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胎龄30~35周,平均(33.2±2.3)周;出生体重 1 300~2 120 g,平均(1 750±310)g;贫血发生的平均日龄为(9.7±4.2)d。治疗组男19例,女17例;胎龄 30.5~36 周,平均(33.7±2.1)周;出生体重 1 350~2 200 g,平均(1 800 ±330)g;贫血发生的平均日龄为(10.1±4.3)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早产儿均给予暖箱保暖、营养支持,并维持血压、血糖、体温的稳定。对照组每日口服维生素C和E各25 mg,铁剂5 mg/kg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出生后第1周给予600 IU/kg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规格为每支4 000单位,批号为s20083022)皮下注射,每周3次,隔日1次,共6周。比较两组早产儿的输血率、体重增长情况及血常规变化。分别于出生第1天及每周抽取静脉血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Ret),于出生第7天和第21天各抽取静脉血检查血清铁蛋白(SF)水平1次。监测早产儿体温、血压、呼吸、心率、热量摄入及体重,并检查肝肾功能。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两组比较用 t检验,计量数据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输血、体重增长及SF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变化比较(±s)

时间Hb(g/L) Hct(%) Ret(%)治疗前治疗后 1周2周3周4周5周6周7周对照组169.7 ± 17.8 128.3 ± 22.5 113.5 ± 16.8 107.2 ± 17.5 97.5 ± 15.8 90.3 ± 13.5 82.6 ± 10.1 91.5 ± 13.3治疗组171.3 ± 19.5 154.5 ± 20.7 141.1 ± 17.7 129.7 ± 19.2 119.3 ± 16.7 121.6 ± 16.4 117.8 ± 12.2 119.4 ± 17.9对照组51.4 ± 8.7 42.7 ± 8.5 38.1 ± 7.5 35.2 ± 7.3 31.2 ± 6.8 29.2 ± 5.4 27.7 ± 5.1 25.2 ± 4.8治疗组50.9 ± 8.4 47.2 ± 7.3 44.5 ± 7.2 40.8 ± 7.5 38.2 ± 8.3 37.8 ± 8.5 36.5 ± 7.9 36.1 ± 7.6对照组1.85 ± 1.03 1.53 ± 0.57 1.12 ± 0.42 0.98 ± 0.37 1.05 ± 0.46 1.18 ± 0.88 0.93 ± 0.64 1.06 ± 0.54治疗组1.83 ± 1.00 2.04 ± 1.17 2.28 ± 1.14 2.97 ± 1.25 3.04 ± 1.19 3.83 ± 1.35 2.25 ± 1.26 2.08 ± 1.21

3 讨论

贫血是早产儿临床常见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所有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3~12周均会出现普遍性和自限性的Hb下降,属于生理性贫血。早产儿的Hb下降多发生于出生后的3~6周,出生的体重越轻、胎龄越小、Hb越低,贫血的程度就越严重,持续的时间就越长[4]。健康足月的新生儿贫血多发生于出生后的10~12周,Hb在90 g/L以上。早产儿在贫血时期常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加快、心率加快、活动能力减弱、喂养困难等合并症。相关研究表明,胎龄在32周以下的早产儿出现合并症的占53%[5]。造成早产儿贫血的相关因素有红细胞寿命短,生长发育迅速,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医源性失血量多,营养储备不足,主要原因为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对红细胞刺激和凋亡增殖成分的抑制来维持红细胞的数量,但早产儿在贫血时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6]。

外源性给予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可有效减少总输血量和输血次数、缩短贫血时间,且无不良反应,因此是治疗早产儿贫血安全、有效的方法[7]。本研究结果表明,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可明显减轻血红蛋白、红细胞的下降,增加网织红细胞值,减少和避免输血次数,使早产儿的体重增加快速。早产儿的贫血多发生在3~6周,而红细胞生成素起效缓慢,在用药后2~3周开始起效,因此应在早期开始用药[8]。

综上所述,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可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减少输血次数,快速增长早产儿体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1]金汗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36-639.

[2]彭 华,张双船,李健雄.早期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贫血防治的临床研究[J].临床实验医学杂志,2007,6(8):23.

[3]陈红武,黄 铮.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评定[J].新生儿科杂志,2001,16(4):147.

[4]涂绘玲,叶鸿瑁,朴梅花,等.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早产儿贫血[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6(2):88-92.

[5]张少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0):34 -35.

[6]朱 玲.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2008,28(11):82-83.

[7]邹 洪,吕有道,万 红.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0 例[J].中国药业,2010,19(13):74.

[8]姚 光.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30例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5,11(3):29 -30.

猜你喜欢
胎龄血常规早产儿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特征研究进展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