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站安全空间设计的环境与行为心理学浅析

2013-09-12 00:59:28
四川建筑 2013年5期
关键词:客站旅客铁路

蒲 凯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事业也进入了大跨越、大发展阶段。相较于以前的功能单一的铁路客站,现阶段我国已建的和在建的铁路交通枢纽的规模均十分巨大。在一个庞大的建筑空间里,综合了多种交通工具,融合了大量的功能,也交织着复杂的流线组织,因此在现代铁路综合交通体中,安全设计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1 铁路客站安全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铁路客站的安全设计大多数是从建筑技术角度入手,运用理性思维分析客站内部的安全问题。却忽略了人在处于危险状态下的特殊心理状态,而人在危机时候的特殊心理状态往往是导致事故的最直接原因。例如:人对于走道空间需要并非简单地用人的基本宽度进行叠加,而应考虑人对于自身所需要的场所感。当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仅为生理需求的安全距离时,旅客便处于拥挤状态,其领域空间被侵犯,可能诱发肢体接触或者肢体冲突,而这种情况对于危机状态尤为明显,极易导致踩踏等危险事故的发生。所以,铁路客站的安全设计应考虑旅客在客站中的心理安全需求。应用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对旅客的环境:“心理意识——应激行为——安全事故”进行设计分析,从而得出更适合现代的人需求的安全设计(图1)。

图1 典型客站旅客行为示意(资料整理)

2 铁路客运站旅客环境行为特征

旅客在客运站内的行为受客运量、设施类型种类和数量、面积、结构复杂程度以及设施关联性复杂程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铁路客运站旅客行为在具有一般行人交通技术特性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1)群体性行为:旅客行为受其到达车站的原因和目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群体性行为,表现为归属于同一到达目的的旅客对流线的使用具有基本相同的规律。在紧急疏散或人员聚集程度较大等情况产生时,往往出现盲从等现象,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2)个体行为复杂多样:旅客行为受年龄、经济水平等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旅客在车站内的行为又不仅局限于单纯的流线组织,还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对个人空间的需要、行走速度、购物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别。

(3)旅客行为受环境影:旅客行为不仅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所属环境的制约。一方面,设施能力限制、引导设施、旅客交互行为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旅客的路径选择产生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设施功能的差异也对旅客的选择造成影响。如在电梯开通与未开通的情况下,旅客对于楼梯的使用频率有着明显的差别。

(4)客流集散人数不均衡:客流集散人数随列车到发时刻的不同产生明显的波动性。一方面,受夕发朝至旅客列车出发时间影响;另一方面,枢纽内各设施区域的客流量,也随着列车到达数量以一定时间间隔产生波动。

3 铁路客站安全设计的环境心理因素

铁路客站安全设计中应该从旅客自身的行为需求和空间环境感知出发,围绕环境整体,重点保证旅客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需求。

(1)环境认知能力:提高旅客对客站环境的认识,便可大幅降低旅客在危险状态的应激失误行为。主要包括环境信息的获得、对潜在环境的知觉、认知地图、环境与保护等。

(2)环境压力控制:紧张环境引起的旅客心理变化、个体对环境压力的应激反应、极端环境的形式与表现。对客站安全设计中客站安全设计中应尽量采取减轻环境紧张和压力的设计策略。

(3)个人空间和领域性:旅客个人空间的形式,旅客之间的距离,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个人空间的使用与侵犯,领域性的控制与组织,应在安全设计中充分重视,避免旅客因为领域感的缺失所引发的情绪恶化,进而诱发安全隐患。

(4)空间行为保障:客站安全设计的空间行为保障主要体现在环境的易识别性,空间的生气感和舒适感,空间的秘密性和公共性,空间的使用方式,特别是建筑和布局方式对个体人际关系与交往方式等的影响,

4 铁路客站空间安全设计建议

根据上文对于铁路客站安全设计中的环境与行为心理因素分析,经整理并将结论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得出以下客站安全设计建议。

4.1 色彩

(1)在整个客站设计过程中,为了避免色彩过于单调或者杂乱以至引起色彩污染,应该提前对交通设施的色彩进行科学有效地规划与管理。

(2)从色彩学、心理学相关角度出发,分析一些特殊色彩对人的情感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旅客对不同色彩的感受性,如紧张,焦虑,兴奋等不同的心理特征,以获取真实材料。

(3)注重与周边建筑色彩相结合,避免出现抵触、孤立的色彩环境。

4.2 形式

环境心理因素对客站形式的安全设计的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建筑形式对旅客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应激。如:图形和背景,建筑物的体量、轮廓、线条、表面状态等,这些对人们的视觉都是刺激条件,成为客观的环境因素。当熟悉视觉环境心理的理论以后,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客站的安全设计,充分发挥出建筑的视觉,在周围环境的陪衬下引人注目,从旅客的环境心理要求方面进行客站安全设计。

4.3 尺度

根据旅客环境心理特征和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客站空间的安全设计,是保证客站安全的重要手段。旅客的各种心理与生理极限尺度是环境安全性设计的根本依据。安全的空间源于适宜的尺度与界面,人性化的尺度设计能够优化建筑空间的安全感,并保证旅客的行为安全。

4.4 材质

由于铁路客站形体庞大,站内旅客由于身高与客站尺度的悬殊,总是会先关注脚下的空间。旅客在站内进行移动、等候、排队等行为活动时,如果材质处理不当,则会诱发跌倒等安全事故。调查中发现很多客站采用混凝土或瓷砖地面,缺乏弹性、容易积水,旅客在行走过程中如携带行李并很匆忙,很容易诱发事故。整体性材料和松散材料均比较适合做站内设施的地面缓冲铺装。

4.5 灯光导引

在建筑及其周边环境提供充足的照明,有利于提升旅客在客站中的环境认知能力,缓解旅客的行为环境压力,另外可对恐怖行为产生实际的和心理上的威慑,易于发现非法侵入者及其破坏活动。在一些敏感区域(集散大厅、出入口、售票厅、站台)加强照明设施显得尤为重要。

5 结束语

我国铁路事业快速发展带动了交通建筑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对铁路客站的安全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我国交通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必要将铁路客站安全设计同旅客的环境与行为心理感知相结合,应用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消除客站内的安全隐患,更全面地保护旅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 郑健,沈中伟,蔡申夫.中国当代铁路客站设计理论探索[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 沈中伟.当代铁路客站的城市角色[J].建筑学报,2009(4)

[3] 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胡清梅.大型公共建筑环境中人群拥挤机理及群集行为特性的研究[M].北京交通大学,2006

[5] 张天伟.铁路客运站旅客聚集规律研究[J].铁道学报,2009(1)

猜你喜欢
客站旅客铁路
铁路客站候车厅光伏天窗自然采光优化设计
非常旅客意见簿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云南画报(2021年12期)2021-03-08 00:50:54
大型枢纽客站STP开通问题的解决方法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我是人
故事大王(2018年3期)2018-05-03 09:55:52
给小旅客的礼物
空中之家(2016年1期)2016-05-17 04:47:43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铁路客站设计与综合开发方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