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13-09-11 08:50:14何忠芳郑茂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达拉颅脑常规

何忠芳,郑茂华

(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甘肃 兰州 730000)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何忠芳,郑茂华

(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系统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BMdisc、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1年12月。收集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个RCT,包括1 9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对Glasgow昏迷评分(GCS)的影响:共纳入12个研究(884例患者),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依达拉奉组能显著升高患者G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60,95%CI(1.04,2.17)]。(2)对GCS分段在不同范围内的患者数量的影响:共纳入7个研究(486例患者),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依达拉奉组GCS<8分的患者数量少,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6,95%CI(0.31,0.68)];依达拉奉组GCS为9~12分的患者与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95%CI(0.67,1.39)];依达拉奉组GCS为13~15分的患者数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34,95%CI(1.54,3.56)]。(3)对 Glasgow预后评分(GOS)的影响:纳入8个研究(608例患者),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升高患者 G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80,95%CI(0.49,1.10)]。(4)GOS评分中恢复良好率:纳入9个研究(696例患者),依达拉奉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13,95%CI(2.27,4.31)]。(5)不良反应发生率:纳入10个研究(635例患者),依达拉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1,95%CI(0.79,2.50)]。结论: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显示,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依达拉奉能显著升高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GCS、GOS、恢复良好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差异,但对远期预后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依达拉奉;颅脑损伤;Meta分析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各种外伤中最严重的损伤,伤残和病死率较高,其发生率占急性颅脑损伤的12%~21%,而病死率则高达25%~50%[1],其原因是颅脑损伤后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及能量代谢障碍,氧自由基反应增强,加重继发性脑损害[2]。依达拉奉(MCI-186)是一种新型氧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功能和神经保护作用[3]。依达拉奉可清除颅脑损伤患者体内烷氧基(参与脂质过氧化)且能显著降低其水平[4]。因此,国内探索性使用依达拉奉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对其能否成为治疗颅脑损伤的有效药物尚不清楚,为此我们对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以客观评估依达拉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颅脑损伤提供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1.1 研究类型 选择随机对照试验(RCT)。

1.1.2 研究对象 经临床及头颅CT检查确诊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Glasgow昏迷评分(GCS)3~8分。

1.1.3 干预措施 依达拉奉+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对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依达拉奉剂量为30 mg,iv,bid或qd,疗程10~14 d。常规治疗指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营养神经、抗菌药及外科手术、高压氧、对症等治疗。

1.1.4 结局指标 治疗结束时GCS的变化情况;3个月后Glasgow预后评分(GOS)或恢复良好的百分率;治疗结束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2 排除标准 (1)多发伤和(或)胸、腹等脏器严重并发损伤;(2)严重心、肝、肺、肾等疾病、精神障碍;(3)严重的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脑部器质性疾病如脑瘤;(4)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有癫痫史者;(5)过敏体质,对多种药物有过敏史者;(6)影响GCS测定的患者,如耳聋、智能障碍等;(7)治疗前使用其他类似药物或对依达拉奉代谢及药理作用可能产生影响的药物;(8)可疑吸毒或静脉药瘾史。

1.3 文献检索与筛查

1.3.1 数据库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BMdisc、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1年12月。

1.3.2 检索策略 英文检索词:edaravone、traumatic brain injury。中文检索词:依达拉奉、颅脑损伤、颅脑外伤、颅脑创伤、重型颅脑损伤。此外,还手工筛查检出文献的参考文献。

1.3.3 文献筛查 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查,阅读摘要排除动物实验、综述、依达拉奉联合其他药物、非随机试验、非对照试验、中度颅脑损伤、中重度颅脑损伤、结局指标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阅读全文排除结局指标标准不统一,无法合并的研究,最终纳入文献24篇。

1.4 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 使用统一的质量评价表格,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对每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如有分歧,通过讨论或由第三位研究者协助解决。文献质量评价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版关于RCT的质量评价标准[5]进行:(1)基线是否一致;(2)随机方法是否正确;(3)是否采用盲法;(4)是否做到分配隐藏;(5)有无失访或退出;(6)是否采用意向治疗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所有质量标准均满足者,发生偏倚的可能性最低,评为A级;如其中任何一条或多条质量评价标准仅部分满足(或不清楚),则该研究存在相应偏倚的可能性为中等,评为B级;如其中任何一条或多条完全不满足(未使用或不正确),则该研究存在相应偏倚的高度可能性,评为C级。提取资料以表格形式保存,主要包括:(1)一般资料:文题、作者姓名、发表日期和文献来源;(2)研究特征: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各组患者的基线可比性、干预措施;(3)结局指标:GCS(分值越低,昏迷程度越重)及GCS分段为<8分、9~12分、13~15分的患者数,GOS及恢复良好的百分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χ2检验,P<0.1和I2>50%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反之,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计数资料计算比数比(Odds Ratio),计量资料计算加权均数差值(MD)或标准化均数差值(SMD),均给出其95%可信区间。当纳入足够多的研究时,则进行漏斗图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发表偏倚;若临床试验提供的数据不能进行Meta分析时,则只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检出相关文献267篇,发表时间从1998-2011年。经阅读文题及摘要后去重和排除与研究目的不相关的文献,初纳入文献29篇,进一步阅读全文后排除结局指标标准不一致者5篇 ,最 终 纳 入 24 篇[1,6-28]均 为 中 文 文 献。 在 会 议论文、Ongoing Controlled Trial等数据库中未检出相关文献。

2.2 纳入研究特点 所纳入的24个研究均为临床RCT,包括患者1 909例,其中试验组983例,对照组926例。干预措施为依达拉奉干预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其 中 12 个 研 究[1,6-7,10,13,16-19,22-23,26]比 较 了 常规组和依达拉奉组治疗10~14d后GCS的变化;7个研究[9,11-12,15,24,27-28]比较了常规组和依达拉奉组治疗10~14 d后GCS分段在不同范围内的患者数;8个研究[7,10,16,19,22-23,25-26]比较了常规组 和 依 达拉奉组3个 月 后 GOS 变 化 情 况 ;9 个 研 究[8,11-14,20-21,27-28]比较了常规组和依达拉奉组3个月后患者恢复良好的百分率;10 个 研 究[7-9,11-12,16-18,20,26]报 告 了 常 规 组 和依达拉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9个研究[1,10,13-14,22,24-25,27-28]报告了 常 规 组 和 依 达 拉 奉 组 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见表1。

2.3 方法学质量 3个研究[1,9,17]描述了具体的随机方法,其中1个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分组[1],1个研究采用住院号尾数单双号法分组[9],1个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17],其余研究虽标明“随机”,但未说明具体的随机方法;所有研究均未描述分配隐藏和使用盲法;有3个研究描述了退出/失访的人数[7,12,17],对退出/失访原因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没有采用ITT分析;所有研究均具有基线相似性。评分均为B级,见表1。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和方法学质量评价Tab 1 The basic information and the result of methodological quality evaluation on the selected studies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GCS变化情况 12个研究[1,6-7,10,13,16-19,22-23,26]比较了依达拉奉组与常规治疗组对GCS升高的影响,共884例患者。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I2=64%,P=0.0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 Meta分析,结果显示,依达拉奉组与常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60,95%CI(1.04,2.17)],提示依达拉奉组GCS高于常规组(图1)。

2.4.2 GCS分段在不同范围内的患者数量亚组分析 7个 研究[9,11-12,15,24,27-28]比 较 了 依 达 拉 奉 组 与 常规治疗组GCS<8的患者数量,共486例患者。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I2=0% ,P=0.68),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差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OR=0.46,95%CI(0.31,0.68)],提示依达拉奉组GCS<8分的患者少于常规组(图2);同时上述7个研究比较了2组GCS为9~12分的患者数量,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I2=0% ,P=0.85),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95%CI(0.67,1.39)],提示依达拉奉组 GCS为9~12分的患者不少于常规组(图2);另外上述7个研究较了2组GCS为1 3~1 5分的患者数量,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I2=0%,P=1.0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34,95%CI(1.54,3.56)],提示依达拉奉组GCS为13~15分的患者多于常规组(图2)。

图1 依达拉奉组与常规治疗组升高GCS的Meta分析Fig 1 Meta-analysis forest plot of edaravone group and regular group on increasing GCS

图2 依达拉奉组与常规治疗组GCS分段患者数量的Meta分析Fig 2 Meta-analysis forest plot of edaravone group and regular group on patients number in different range GCS

2.4.3 GOS 变 化 情 况 8 个 研 究[7,10,16,19,22-23,25-26]比较了依达拉奉组与常规治疗组3个月后GOS的升高情况,共608例患者。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I2=50% ,P=0.05),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80,95%CI(0.49,1.10)],提示依达拉奉组GOS高于常规治疗组(图3)。

2.4.4 GOS评分中恢复良好率 9个研究[8,11-14,20-21,27-28]比较了依达拉奉组与常规治疗组3个月后GOS评分中恢复良好的患者数量,共696例患者。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I2=0% ,P=0.98),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13,95%CI(2.27,4.31)],提示依达拉奉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图4)。

2.4.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0个研究[7-9,11-12,16-18,20,26]报告了依达拉奉组与常规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共635例患者,死亡5例,其中依达拉奉组2例,常规治疗组3例。余2组不良反应表现为肝肾功能异常、皮疹、肢体疼痛等。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I2=25% ,P=0.21),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1,95%CI(0.79,2.50)],尚不能提示依达拉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图5)。

2.4.6 不同剂量依达拉奉对GCS的影响 仅有1个研究[17]比较了不同剂量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患者 GCS的影响,分为全量组(30 mg,bid,iv)、减量组(20 mg,bid,iv)与常规治疗组,共80例患者入选,有7例退出。结果显示,全量组与减量组治疗14 d后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

3 讨论

图3 依达拉奉组与常规治疗组GOS升高的Meta分析Fig 3 Meta-analysis forest plot of edaravone group and regular group on increasing GOS

图4 依达拉奉组与常规治疗组GOS评分中恢复良好率的Meta分析Fig 4 Meta-analysis forest plot of edaravone group and regular group in good recovery rate

图5 依达拉奉组与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Fig 5 Meta-analysis forest plot of edaravone group and regular group in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能显著升高GCS;GCS评分分段在13~15分患者数量显著增多;3个月后GOS显著升高;3个月后GOS评分中恢复良好率明显提高;同 时依达拉奉组和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另外,只有1个研究[17]比较了不同剂量依达拉奉对GCS的影响,结果显示2组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系统评价以GCS、GOS为指标研究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也有研究[12,29-30]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颅内压、脑水肿程度等为替代指标考察依达拉奉的疗效,虽为分散的随机对照研究,这些指标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依达拉奉对损伤后的神经元细胞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但因研究数量少及指标标准不一致,无法进行Meta分析。

研究表明,依达拉奉能使颅脑损伤患者治疗10~14 d后GCS和随访3个月后GOS均明显升高,但却无法对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进行评价,也无法评价远期预后。因此建议今后设计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长期随访,并注意采用正确的随机方法、分配隐藏方案及盲法、报告失访情况、进行ITT分析,以减少选择性、实施性、测量性等各种偏倚;研究应采用统一测量工具和国际通用的疗效量表和终点测量指标;并增加药物安全性方面的报道,来证实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患者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的影响,为颅脑损伤患者提供一个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由于系统评价为二次研究,其论证强度受到纳入研究的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部分纳入研究属低质量研究;(2)可能存在发表偏倚,虽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较小;(3)纳入研究存在异质性;(4)研究样本量较小。因此对上述结论,今后有待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1]耿飞.依达拉奉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2):123-124.

[2]Ikeda Ya,Long DM.The molecular basis of brain injury and brain edema;The role of oxgen free radicals[J].Neurosurgery,1990,27(1):1-11.

[3]江美芳.依达拉奉在不同疾病的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09,22(14):512-513.

[4]Dohi K,Satoh K,Mihara Y,etal.Alkoxyl radical-scavenging activity of edaravone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J].Neurotrauma,2006,23(11):1591-1599.

[5]Higgins JPT,Green S.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version 5.1.0 [EB/OL].http://www.Cochrane-handbook.org.2011.

[6]孟永康,王乐夫,武福南,等.大骨瓣开颅手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9):35-36.

[7]蔡宏斌,葛朝明,赵翀翀,等.高压氧治疗重度闭合性颅脑创伤的疗效及依达拉奉的干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834-836.

[8]温剑峰,钱锁开,杨绮帆,等.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9):953-954.

[9]赖连枪,杨银兰,石小峰,等.依达拉奉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2):199-200.

[10]王其平,于如同.依达拉奉在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1):42-44.

[11]孙玉权,曹德文,王鹏,等.依达拉奉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1):108-109.

[12]涂悦,孙洪涛,马铁柱,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24(3):337-339.

[13]石林,石亚昕,贾建丽,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34例[J].中国药业,2010,19(19):71-72.

[14]韩杰冰,施俊.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4):509.

[15]王一宁.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4):32-33.

[16]田刚强,赵亮.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4):51-52.

[17]种衍军,陈剑,冯雷,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10):630-631.

[18]庄汉森.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5):7-8.

[19]陈玉宏,冯定坤,尚发军,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0,16(1):142-143.

[20]舒宇峰,钟玉平.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09,21(6):141-142.

[21]黄金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和作用机制的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89-1690.

[22]王其平,冯东侠,那汉荣,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6,26(5):451-452.

[23]施婵宏,李剑伟.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J].江苏医药,2005,31(12):925-926.

[24]刁新峰.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8):38.

[25]王新东,励勇,郎岳明.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09,14(2):116-117.

[26]江振汝,罗芳,肖华,等.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5):382-384.

[27]简国庆,赵予军.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7):1571-1572.

[28]娄晓辉,王朝晖,黄空,等.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1):56-57.

[29]赖连枪,詹俊新,杨银兰,等.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5):29-31.

[30]吴信真,李玄英,严兴福,等.依达拉奉对急性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116-118.

Meta-analysis of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daravone for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HE Zhong-fang,ZHENG Mao-hua
(First Hospital of Lanzhou University,Gamsu Lanzhou 730000,China)

OBJECTIVETo assess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daravone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METHODSWe searched PubMed,EMbase,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BMdisc,CNKI and Wangfang database from the date of establishment to December 2011.And collected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of edaravone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Data were extracted and evaluated by two reviewers independently with a designed extraction form.The RevMan5.0software was used to carry out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Twenty-four randomized trials involving 1909 patients were included.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es showed the following facts:edaravon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Glasgow coma score(GCS)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MD=1.60,95%CI(1.04,2.17)];there was less patients of GCS<8in edaravone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OR=0.46,95%CI(0.31,0.68)];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patients of GCS=9-12 between edaravon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OR=0.97,95%CI(0.67,1.39)];there was more patients of GCS=13-15in edaravone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OR=2.34,95%CI(1.54,3.56)];edaravone increased GO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MD=0.80,95%CI(0.49,1.10)];edaravone increased good recovery rate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OR=3.13,95%CI(2.27,4.31)];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edaravon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OR=1.41,95%CI(0.79,2.50).CONCLUSIONThe evidence currently available shows that edaravone can increase GCS,GOS and good recovery rat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no difference on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wo groups.However,further high quality and large sampl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its long-term effectiveness.

Edaravone;traumatic brain injury;Meta-analysis

R969

A

1001-5213(2013)01-0052-07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107RJZA238)

何忠芳,女,副主任药师 研究方向,临床药学与循证药学,电话:0931-8356579,E-mail:lzhezf@163.com

2012-02-27

猜你喜欢
达拉颅脑常规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别受限于常规
发明与创新(2016年5期)2016-08-21 13:42:54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7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西藏科技(2015年3期)2015-09-26 12:11:06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