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岩,康玮,曹亚薇,王建忠
(1.邢台市第五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0;2.邢台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河北 邢台 054001)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赵丽岩1,康玮1,曹亚薇1,王建忠2
(1.邢台市第五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0;2.邢台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河北 邢台 054001)
目的:寻找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出方法及更好地改善肾功能。方法:选择在理想的降血糖、降血压基础上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86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第2组:口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第3组: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那普利口服。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在减少尿蛋白排泄率上优于单用盐酸贝那普利或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同时也延缓了糖尿病肾病病情。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盐酸贝那普利;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
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并且是造成肾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有多项研究表明,应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减少尿白蛋白排出已达成共识,而胰激肽原酶是组成体内激肽系统的重要成员,它能使激肽原裂解释放出激肽,增加肾血流量,减少尿蛋白排泄,但是对二者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目前尚无报道。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2012年3月期间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86例,均符合WHO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化验血肌酐、尿素氮正常,均收集24 h尿液行尿蛋白排泄率测定。入选条件:(1)年龄40~70岁之间;(2)尿蛋白排泄率(UAER)在20~200μg·min-1之间,肾功能正常;(3)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实验前空腹血糖(FPG)控制在8.0mmol·L-1以下。口服降压药,实验前使血压控制在140/80 mmHg以下。排除标准:(1)不同意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者;(2)合并其他导致可能产生尿蛋白的疾病如高血压病、严重肝肾疾病、非糖尿病肾脏疾病、尿路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心力衰竭、近期脑血管意外史,或近期服用肾毒性药物、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史者;(3)近期处于应激状态、发热者。全部病例严格控制饮食,指导患者糖尿病饮食(其中蛋白质摄入量小于60 g·d-1)。共入选186例,随机表法分成3组,治疗方案均经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给药方法 第1组:61例,其中男4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3.7岁,病程8.5年。口服盐酸贝那普利(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洛汀新,药品批号:X1807)10 mg,qd。第2组:63例,其中男45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4岁,病程8.8年。口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常州千红生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怡开,药品批号:120526)240 U,tid。第3组:62例,其中男43例,女19例,平均年龄64.2岁,病程8.6年。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那普利口服。治疗前及治疗20周后均查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1.3 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前后均检查体重指数(BMI)、血压(BP)、空腹血糖(FPG)用葡萄糖氧化法、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血肌酐(SCR)用过氧化物酶法、24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用放免法、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
实验前各组间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压、肾功能以及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其他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组入选患者经过20周的治疗后,病情均有好转,其各项指标及组间比较见表1,尤其以联合用药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症状好转快而且显著。
表1 治疗前后变化比较Tab 1 Comparison on th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一旦发展到临床糖尿病肾病阶段很难逆转。因而积极有效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利于延缓肾衰竭,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造成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肾病已成为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的常见原因,因此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应引起重视。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基质增加,系膜细胞增生及肾小球毛细血管硬化等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可分为五期,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液中的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微量白蛋白尿),逐步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清肌酐上升,最终发生肾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1]。
盐酸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降低血压,同时可抑制缓激肽的降解,从而减少尿白蛋白排泄,延缓肾病进展[2]。而胰激肽原酶有扩张血管及改善微循环作用,启动纤溶酶、降低血黏度,增加肾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白蛋白渗出。同时可启动磷脂酶A2,防止血栓形成等药理作用[3]。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与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单用贝那普利能更有效地维持肾脏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肾小球内压,阻止肾小球肥大,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延缓或阻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或发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想组合,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姮,杨永年.糖尿病现代治疗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11-313.
[2]Peter J,Steen A,Berit RJ,etal.Additive Effect of ACE Inhibition and AngiotensinⅡReceptor Blockade in Type I Diabetic Patients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J Am SocNephro,l 2003,14:992-999.
[3]Iwata T,Suzuki T,Suenaga E,etal.Vasodepressor action of hogpancreatic kininogenase and its effecton plasmakininogen(author’stransl)[J].Yakugaku Zassh,i Jan,1979,99(1):45-50.
R969
A
1001-5213(2013)01-0078-02
赵丽岩,女,学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内分泌,电话:13933701198,E-mail:xtsdwyy@163.com
201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