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3-09-10 10:13李晓
改革与开放 2013年1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

李晓

摘要: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研究灌输理论,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都有重要意义。灌输理论要适应新时期的变化和发展必须提升教育者的素质、丰富更新灌输内容、转变灌输观念,改善灌输形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一、灌输理论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反对自发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去,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的学说。它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思想形成了理论源头,到考茨基使得该学说初具理论形态,再到列宁的全面概括,灌输理论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其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无产阶级不能自发的产生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必须依靠从“外面”灌输进去;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占领思想阵地,否则就会被资本主义思想侵蚀;无产阶级政党要重视理论建设,善于把革命理论和群众实践相结合。

历史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在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我党赢得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之一。因此,灌输理论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

二、坚持和创新灌输理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策略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因此灌输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脚步,依据形式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创新。新形势下,要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提升灌输理论教育者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把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和规范等要素灌输给全体社会成员,使社会成员心理接受这些内容,最终反映在能够自觉的外化到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这一灌输过程中,很明显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关乎到灌输理论的成效。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等。列宁曾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由此可见,教育者的政治面貌、政治态度不仅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灌输的内容和方式。因此,要科学运用灌输理论,就必须提高教育者的政治素质。教育者要自觉加强自我灌输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表达的能力,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给教育对象。另外,教育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和较高的人格魅力,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都说明了教育者要想说服他人,首先就要以身作则。错误的言传身教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甚至对受教育者会起到负面的效果。因此教育者必须加强得自身修养。唯有此,教育对象才能心悦诚服的接受。

第二,丰富更新灌输内容,适应时代节奏。列宁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灌输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里,要增强道德灌输的说服力,就必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当前我们必须对受教育者进行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同时也要根据个体的思想状况、生理情况心理特征采取有针对有区别的措施,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灌输内容紧跟时代节奏,积极将马克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世界先进思想文化进行有机结合。紧密结合实际状况有利于将党的声音和时代的主旋律灌输到受教育者的心坎上。总之,要把理论灌输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吸引力。

第三,转变灌输理念,改善灌输方式。现实生活里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的灌输,因此,首先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建立和教育对象平等的双向交流的新理念,使得教育方式由单向灌输教育转变为双向互动交流。其次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形成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教育模式。坚持贴近生活、贴近教育对象学习和思想实际的原则,防止居高临下的说教方式,使教育内容能够被受教育者自觉自愿的接受,增强灌输的有效性和亲和力。最后,做到常规“灌输”和网络“灌输”相结合。传统的灌输理论教育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灌输载体相对滞后,内容乏善可陈的局面。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与广泛普及,给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江泽民所说:“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教育者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加强灌输载体的更新和改造,积极掌握和运用现代化平台进行灌输教育。熟练运用电化教育系统、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灌输载体,通过时下青年人聚集的网络社交平台将灌输内容寓于之其中,让教育对象乐意接受和掌握,抢占新时期舆论阵地高点。同时教育者加强网络监督机制的建设,净化网络环境,以增强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灌输的力度,提高灌输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列宁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