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诚
摘要: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它要求在中共的领导下,立足中国现状基本国情,将经济建设放于首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致力于改革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民主、文明、和谐的全面发展。“而特色社会主义是以‘民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此,完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民生思想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详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从而探索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民生思想体系。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发展创新
民生问题在改革开放后被逐渐提上了中国共产党的议程,党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也在不断地加强。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民生思想体系初步形成并且得到日益地完善和不断地创新。民生思想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多种角度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更进一步。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形成
民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经历了生存、发展、和谐三个阶段。在民生的生存阶段,民生思想就已经初具雏形。民生主要涉及的是人们日常的基本生活和生存状况以及发展的潜力和能力及生活过程中对权益的保护等方面。社会主义的管理制度从层面上保障了民生的生存问题,社会生产的发展不仅可以解决民生方面的难题,而且还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曾将生产和生产关系提升到相同高度并进行统一的概括,社会的发展是解决民生基础问题的重要关键点。”
民生的生存发展模式情况,既有优先的效率又有公平的发展,带动停滞、缓慢的百姓一般的生活标准,民生的生存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基础和铺垫,因此,社会经济方面的发展得到的重视,同时公平作为社会本质的必然需求同样得到了关注度,突显出制度的优势性。民生的生存基本目标是摆脱贫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平稳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发展
“从形成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民生思想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之初,主要是“以邓小平的民生思想”为标志。它的形成时期正好处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因此初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地反映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民生的需要。加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初步认识,从分析探索中挖掘其发展形态和规律,同时更改了共党执政的新方案,得到进一步的规律认知,将发展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层面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促进民生思想理论的成熟和发展。
第二个阶段主要是以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为核心更改的最新时代形式发展变化。“邓小平民生思想”逐渐过渡到“江泽民民生思想”,经过不断地完善,改革开放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发展,同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江浙要求从全方面发展经济体制,站在全面角度考察民生现状及需求,从百姓生活的基本层抓起,关注百姓与教育、环保、医疗等各方机构的关系,用较为科学的方式方法解决相关问题,让百姓的生活从全方位得到改善,同时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发展路线”。
第三个阶段是胡锦涛同志通过研究讨论邓小平和江泽民提出的民生思想后,总结出的相对最为完善的民生思想体系,全方位结合二十一世纪我国出现的民生问题,形成“胡锦涛民生思想”体制,提出相对的“三观”民生思想方向。胡锦涛要求,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与党、国家意志互相联系起来,完全尊重人民意志,将百姓的拥护度和支持率作为最高层的标准,坚持做到“以民为本”,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尤其是在农村财政金融政策方面的改革以及社会基本保障制度的完善。“农村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问题,农民能否幸福关系到国家的经济能否全面地发展。作为农业大国,农村方面的保障是极其注重的方面。”
四、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党的带领下在逐步向完全实现的方向迈进,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依然要依靠“成熟”的民生思想带动,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民生思想的发展则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的问题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否得到提高。因此,加大民生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研究[A].2012(5).
[2]樊伟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及价值探析[A].2011(5).
[3]庞超.生存型?发展型?和谐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形成、创新与完善[J].改革与发展,2010(1).
[4]刘振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述评[J].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新西部.2011,(29):2-8.
[5]王延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A].2010(6):1.
(作者单位:青海油田培训中心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