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先锋QC小组 / 文
编者按
上海市电力公司检修公司的“缩短超高压电缆局放测试的单点作业时间”,是今年9月全国第35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现场交流的唯一来自上海的企业案例。本刊选登这一案例,供企业分享。
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快速推进电力设备“状态检修”运行管理模式建设,即根据设备的健康状况安排检修计划,实施设备检修作业,以减少停电时间。“超高压电缆局放测试”作为目前电力电缆检测手段中最先进、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实现电缆线路状态监控的最佳途径。
为有效快速地完成上级公司战略部署,公司随即开展了“超高压电缆在线局放测试”现场作业模式的推进工作。然而,此前该试验方法主要运用于条件优越的各类电缆试验室及电缆生产厂家的出厂试验中。相比较而言,已投运电缆现场环境情况复杂,局放信号采集、分辨困难,且没有投运电缆现场测试经验可以借鉴。为解决上述难题,2011年,公司斥巨资从意大利引入最先进的局放测试设备,大力推进现场局放测试。目前,该设备在整个上海地区仅此一套,其测试方法也是到目前现场局放测试手段中最有效的方法。
2011年度,公司要求超高压电缆局放测试的年度完成率达到95%以上,而实际局放测试的完成率仅64.8%。由此,电缆检修中心技术部门分解上级指标后,发现需要控制局放测试的单点作业时间,要求将超高压电缆局放测试的单点作业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小组对2011年10月至12月局放测试单点作业时间进行了统计,发现目前局放测试的平均单点作业时间达56.68分钟,大大超出了中心要求的40分钟,因此,小组确立了本次QC活动课题《缩短超高压电缆局放测试的单点作业时间》。
鉴于上述要求,QC小组将本次活动目标设定为:超高压电缆局放测试的单点作业时间≤40分钟。
目标可行性分析
(1)小组根据作业环境不同将局放测试地点分为:户外测试和户内测试,两种不同测试环境。
小组对上述两种不同测试环境的测试情况进行了分析,抽取了6个工作日,共计44个测试点的局放测试情况,分别统计其测试所需的时间(超过40分钟即认为超时),以检修中心要求的“局放测试单点作业时间≤40分钟”为标准,户外局放测试的作业28次,超时次数为28次,超时情况为100%;而户内局放测试作业16次,超时次数为0,超时情况为0%,且户外作业工作量占了全部工作量的64%。因此,小组决定从户外局放测试入手,寻找出作业时间长的问题症结。
(2)小组从局放作业流程出发进行调查,将局放测试流程分解,对以上6个工作日各个流程的耗时进行了统计,取各个步骤耗费的总时间,发现“接通设备电源”和“采集同步信号”这两个步骤耗时占整个测试时间的81.6%,是导致局放测试单点作业时间长的关键问题。小组只要集中精力将上述两个问题逐一解决即可完成目标!
确定目标并分析其可行性后,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开展了头脑风暴,从人、机、料、法、环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集思广益针对“接通设备电源时间长”和“采集同步信号时间长”这两个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并绘制出了关联图,共找出了7点末端因素。
要因确认1:局放作业技能培训不到位
小组成员调阅了2011年小组内部局放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情况,结果显示,在2011年8月举办的局放培训过程中,小组人员出勤率100%,考试合格率100%,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2:计算机硬件配置低
小组成员查阅了局放测试软件所需的计算机硬件配置,从数据可以看到:局放测试专用笔记本电脑的硬件配置均高于测试软件的要求配置,完全满足局放软件的测试要求,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3:测试点无电源
小组成员针对抽取出的6个工作日中共计28次户外作业的局放测试情况统计后发现,测试点附近均无电源,接通设备电源耗时最短22分钟,占到了中心要求的单点作业时间(40分钟)的55%。为寻找电源给设备通电,所耗费的时间最长耗时则达到了60分钟,仅这一步就已经超出了中心要求的作业时间。因此,接通设备电源时间过长延误了下一步工序开始的时间,直接导致现场局放测试的作业时间长,是要因。
要因确认4:电源线损坏
在抽取的28次局放测试中,电源线损坏12次,故障率达到42.86%,造成作业时间的延误,是要因。
要因确认5:同步信号采集不稳定
在抽取的28次局放测试中,同步信号采集正常的情况发生8次,稳定性仅28.6%导致局放测试无法进行,是要因。
要因确认6:电缆护层环流大
在抽取的28次局放测试中,电缆护层环流最大值仅25.8A,小于30A符合标准要求,非要因。
要因确认7:信号采集接线卡口损坏
在抽取的28次局放测试中,信号采集接线卡口完好,非要因。
经过小组成员逐条确认后,导致“接通设备电源时间长”和“同步信号采集时间长”的要因有:测试点无电源、电源线损坏、同步信号采集不稳定。
通过对经济性、安全性、后期维护、可操作性的综合考量,最终小组针对3个要因,分别采取采用移动式电源、采用USB电源线、采用工频信号发生器的方案,并制定了对策表。
对策实施一:采用移动式电源
首先,小组成员根据设备供电电源所需的输入参数,结合现场测试条件,设计了移动式电源的外壳、接口及参数,并绘制移动式电源盒的设计图。
随后,小组成员将详细的技术方案整理成稿后委托专业厂方,由厂方进行移动式电源的制作。小组成员对新的移动式电源的各项参数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输出电压在测试标准范围内。其次,对充电电压、电池容量、输出端口、充电时间逐一测试,均符合设计要求。
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对移动式电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开展了培训,全体小组成员考核通过。
对策1实施后,小组成员记录了3个工作日,共计29个测试点的接通设备电源的耗时情况,统计结果接通设备电源耗时均小于10分钟,且整体趋势呈下降状态,达到对策目标:接通设备电源时间小于10分钟。
对策实施二:采用USB电源线
小组成员查找资料后设计了USB接线方式,并根据USB的接线图将原装电源线拆解,把插座端口改成USB接口,改装后的电源线一方面保留了原来与设备连接的特殊端口,另一方面则是将变压器省去后,改为USB接口,便于与备用电源连接,这样一来不但操作简便,而且制作也相对简便得多,可以制作多条以备用。
小组成员对改装完成的电源线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连接线导通,测试合格,可以投入现场试用。
小组成员记录了3个工作日,共计29个测试点的改装电源线使用情况,改装后电源线投入使用后故障率为0,达到对策目标:电源线损坏现象为0。
对策实施三:采用工频信号发生器
首先,小组成员确定了设备所需同步信号的输入参数,确定了移动式电源的输出参数,设计了信号发生器及工频信号发生器的外壳和参数。接着,小组成员委托公司工具间制作完成了工频信号发生器。制作完成后,小组成员对制作完成的工频信号发生器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测试合格,可以投入现场试用。
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开展了工频信号发生器的培训,全体小组成员考核通过。
小组成员记录了3个工作日,共计29个测试点的同步信号采集情况,可以看到,同步信号的采集稳定性达100%,达到对策目标:同步信号采集的稳定性大于90%。
1.小组对巩固期中局放测试时间进行统计,可以看到,局放测试的平均单点作业时间缩短为28.38分钟<40分钟,表明单点作业时间趋于稳定,课题目标达成。
2.小组对2012年超高压电缆局放测试的完成情况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超高压电缆局放测试的完成率达97.5%>95%,完成上级公司的要求。
3.经济效益
接通设备电源和同步信号采集耗时长的问题得以解决后,现场检测不再需要携带大量线盘和其他辅助装置,大大简化了现场设备的同时,节省了原本配备辅助工的花费。2012年共节省费用30477元。
4.无形效益
大大提升了现场工作效率:设备供电和同步信号采集是局放数据采集的前期准备,这两个流程的简化,大大缩短了现场测试的时间,使日工作量大幅提升,为完成公司年度测试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大力推进“状态检修” :测试完成率的提高实现了对运行电缆的全状态监控,由此可以有计划地开展检修工作,有效减少了停电时间和事故发生的概率,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保驾护航。
填补了现场局放测试经验的空白:局放设备的改进不仅丰富了电缆现场局放测试的经验,同时为其他同类设备的现场运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推动电网运行方式的转变:“状态检修”体系的形成,是公司最终转变电网运行方式,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电网的目标”的重要途径。
通过本次活动,小组将活动中的有效措施报检修公司运检部批准,纳入相关文件。
通过这次QC活动,小组缩短了超高压电缆局放测试的单点作业时间,在实际生产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升了超高压电缆试验的整体安全性,完成公司布置的年度生产计划任务。小组成员深受鼓舞,同时也坚定了继续开展QC活动以及提高现场作业整体质量水平的决心。
随着试验技术的不断革新,新的试验设备在不断扩充,如何有效地甄别各类新型设备的可用性及现场有效性;如何运用新设备配制出更适当下各类维试工作需求的设备组合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下一步打算将《提高超高压局放设备的适用性》作为小组下一次活动的课题。
专家点评:
由12名平均年龄32.5岁的现场青年员工组成的“先锋QC小组”,紧紧围绕公司“超高压电缆局放测试完成率达到95%以上”的指令性目标,运用科学管理的思路和程序积极开展课题活动。整个成果逻辑性较强,数据提供充分,分析思路清晰,工具运用恰当,并能够体现小组成员的努力程度,实为一个值得分享的现场型成果。
改进之处:
1.“选题理由”中直方图的N总数大于50为宜;该图内容可在“可行性分析”步骤进一步展开说明;
2.“原因分析”末端因素中“局放测试人员作业资格未审核”易使人产生“管理成熟度过低”的误导;
3.“要因确认”第3、第4、第7项可用量化数据表示。例:电源线损坏的确认标准可为“损坏现象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