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警花展风采:记连云港市公安局档案处民警张丽

2013-09-10 23:13:52李春友连云港市公安局档案处江苏连云港222006
档案与建设 2013年6期
关键词:张丽公安工作

李春友(连云港市公安局档案处,江苏连云港,222006)

毕业于苏州大学档案专业的张丽,参加公安工作后即与档案结缘,一干就是20年。

20年来,她先后在基层派出所、分局档案室、市局档案处等处室工作。她凭着对档案工作的特殊情结,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多次被分局、市局嘉奖,荣立三等功两次,被市人社局和档案局联合授予为“十一五”档案先进工作者。

一纸一页的档案情结

学档案的人总是把档案看得很重,那怕是一纸一页都有一种莫名的情结。

对待档案,她就像母亲对待婴儿那样,以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腻,无微不至地呵护着。不管是收集、整理,还是保管、查阅,每一份资料,每一个环节,她都细心而又谨慎。为了做好档案收集工作,她经常到各业务处室上门征集,不厌其烦地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有些人不理解,“材料交不交是部门的事,你一名档案人员较真干嘛?”张丽可不这么想,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现实负责的使命感,她平时通过各处室网页信息了解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发现收集线索,对照收集范围逐份逐项追查归档材料的下落,甚至有时要追到经办人。

2011年底,张丽正在外地出差,在得知交巡警指挥中心大楼通过竣工验收时,她即刻与交巡警指挥中心大楼基建处联系档案材料移交事宜,拿到材料后利用早晚时间加紧清点、鉴定,指导有关人员对归档材料进行著录扫描。直到这批计780件的基建档案安全移交到档案库房,妥善得到保管,她才放下心来。

长期以来,经她收集的档案材料达数十万(卷)件,每一份档案都凝结着她的心血和汗水。走进她的办公室,办公桌上常常是堆积如山的档案,刚审核归档入库一批,另一批又征集来了。张丽的青春岁月,就是这样在面对着一茬又一茬的档案材料中悄然流逝。

数据背后的艰苦努力

在信息化进程中,大量的库存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要从后台推向前台发挥作用,没有细致、繁琐、艰辛的人工著录工作,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张丽又与档案数据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1997年开展计算机管理档案至今,张丽亲历了公安档案从手工管理到信息化转换的全过程,体会到海量档案数据背后的艰辛。在档案数据集中著录、修改的日子里,她每天一上班就在电脑前,眼睛盯着电脑屏幕,双手敲击着键盘,还要不时地翻阅搬运来的档案进行对照,一天下来,腰酸背疼,不时忍受着历史档案散发的特殊气味,不断地要与心理和生理的疲倦作斗争。

张丽多年来所获荣誉证书

为了赶进度,她将年幼的孩子送到外地老家,自己加班加点,废寝忘食。每每看着一条条记录、一页页档案缓缓地进入信息网,想到这些凝结着一代代档案人心血的档案能走出库房,走向前台体现价值,张丽心中就感到无比的欣慰。就这样,亲历着一代又一代档案管理系统的升级、使用,每年经她手录入、核对的数据计10万余条。2011年10月份,正值档案管理系统升级换代,数据库出现许多问题,为了查准问题,领导将此项任务交给了张丽。她二话没说,牵头开展了226万条数据库核查工作,每一条问题都要在新旧库比对核实。由于上班时间数据库登录人多,反应慢无法核查,她就利用下班时间进行核对。由于长时间盯着电脑,她的视力直线下降,戴着800度眼镜最终形成了2万字的问题分析报告。报告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终将数据库的质量问题摆到了重要位置。

经过几代档案人蚂蚁撼山般的努力,目前已建成的档案数据库是全局警务信息系统中最大的数据库,全局所有人员均可在局域网上按照所授予的权限查询档案资料,下载打印电子文档、法律文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作成本。

她以行动践行着价值

有人认为公安档案工作是件轻松活,但自从干上这一行,张丽就丝毫没有感到过档案工作的轻松,也从没把档案工作当作轻松活去做,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促使她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实实在在的事,谋平平凡凡的业。

1998年,新浦分局机关争创全省公安系统档案工作一级先进单位时,张丽勇挑重担。在新浦分局,面对阴暗窄小的档案库房和层层叠叠未整理的历史资料,她开始了长达数月的新浦分局机关档案室争创升级历程。她推迟了婚期,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日,一门心思放在档案升级创建上,为了保证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有时吃、住在局里,一心扑在工作上。时值高温季节,连续几个月,忍受着蚊叮虫咬,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地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她先后清理档案1.5万余份,制作人头卡片1.8万余张,微机录入5万余条,编写历年来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人员任免等汇编资料计60万字。辛勤耕耘,换来了收获,新浦分局档案工作通过了省一级合格档案室验收,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因此,她荣记三等功一次。

一生无悔的执着追求

因业务精通,工作突出,又是全市公安档案部门唯一的科班档案人员,2000年张丽被选调到市局档案处工作。刚到档案处,因为人手少,她身兼内勤、档案系统管理员、档案管理员等多种角色。由于当时没有网络,每到归档时,她奔走在全局40多个科室之间,为他们的电脑终端安装档案信息系统、拷贝数据,还要见缝插针做些信息报送、内勤杂务等工作,有时文字材料只能晚上写,这一干就是8年。8年中,市局机关从2001年建成全省公安系统档案工作一级先进单位,到2005年跨入全省档案工作五星级单位先进行列,其间,张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洒下了无数辛勤的汗水。当时有一位领导说:“机关档案工作能从手工向计算机管理转型,走到今天这一步,张丽功不可没!”

经过基层档案工作磨炼的她,在做好机关档案工作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基层的业务指导。她把档案工作当作事业做,为了加强公安机关档案的业务建设,统一全市公安机关全宗卷,在没有范例的情况下,她潜心钻研,上网查资料找标准,对市局机关的所有全宗卷从内容到外观进行了规范,将全宗卷打造成年度工作亮点,在2010年市局机关五星级复查迎评中,得到了省公安厅、市档案局档案管理专家的充分肯定。

张丽在档案库房整理档案

为了搞好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规范化建设,她潜心钻研业务,广泛调研,起草了《连云港市公安机关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连云港市公安派出所户籍档案著录、扫描规范(试行)》《连云港市公安文书档案信息著录规范》《专业(业务)档案信息著录、扫描规范》《连云港市公安派出所档案室设置和管理》等规范性文件,并结合其他同志的相关资料汇编成《公安档案规范化建设业务指南》,给基层档案工作者统一了工作标准,扭转了全市公安档案工作多年无规可循的局面。

她还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如何规范全宗卷》《公安派出所档案业务培训讲稿》等课件,在全市公安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培训班和有关县分局开展的业务培训会上进行了专题讲授,促进了全市的档案工作规范化水平的提升。为确保灌南县局2012年通过五星级创建,她克服困难,常常蹲点吃住在县局,给予面对面业务指导,并与县局同志一起整理1970年以来的档案材料5000余卷(件)。多年来,张丽为了她所钟爱的档案事业,工作中加班加点,牺牲了许多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为人妻,她对家庭付出的太少,为人母,她对儿子付出的太少,亏欠了亲人太多太多。

她学以致用,注重调研思考。先后撰写了多篇文章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其中《关于“侦审合一”后刑侦案卷组建的思考与建议》《创新思维在公安档案工作中的应用》《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公安档案建设》《推进公安派出所档案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简议电子档案的分类》等多篇理论文章,被省厅档案管理中心、市档案局转发,其中一篇获市档案学会优秀论文,一篇被《兰台撷英》一书选用。

服务实战是公安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因为在档案处工作时间长,熟悉库藏,找她查档的人也多,而她总是耐心细致地为他们查询,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个前来查档和电话咨询的民警宣传讲授公安档案系统查询的方法。休息时间,还有人直接打她手机,她总是随叫随到。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经张丽手接待查档人员达12845人次,查阅各种档案20691卷(册),为民警办案、群众民生等提供了众多帮助。

20年来,张丽固守着公安档案管理这方天地,躬耕不辍。从最初的档案接待、整理做起,到全局性的业务指导,逐渐成为业务骨干,她任劳任怨,留下了一行行深深的脚印。按她自己的话说,“作为档案战线上的一名普通党员,只要在岗位上工作一天,就要踏踏实实做事,看到公安局历史在自己手上延续保存,我觉得我的劳动是值得的。”

“回首过去,我无怨无悔!”这就是张丽,一个真实、敬业、执着的公安档案工作者。

猜你喜欢
张丽公安工作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手术后的应用探讨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how many和how much”的用法知多少
同一个梦
北方音乐(2020年13期)2020-08-28 08:51:54
大家都来帮帮他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公安报道要有度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儿童绘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