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元强
(作者胡元强单位为浙江省缙云县蜂业技术协会)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3月17日闭幕,食品安全是本次会议人大代表重要议案。大会通过国务院成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蜂产品中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蛹等是大众食品,蜂产品安全应是蜂产品质量问题的首位。
农业部于2月17日印发的《2013年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中规定了蜂蜜检测方法及残留限量,其中氯霉素、甲硝唑、沙星类(氟哌酸)、磺胺类、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残留限量为“不得检出”,即上述兽药属国家禁止使用,而以前只是氯霉素、甲硝唑(灭滴灵)、硝基呋喃属国家禁药,而氟哌酸、磺胺噻唑、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属限量使用。
卫生部于2012年11月13日发布《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将于2013年6月1日正式实施,对蜂产品中铅限量指标:蜂蜜铅(pb)≤1mg/kg,花粉铅(pb)≤0.5mg/kg,检验方法按GB5009.12规定的方法。上述标准要求是国家强制性要求,大多数蜂农、企业目前还不知道。所以,希望中国蜂产品协会、中国养蜂学会大力宣传,坚决落实,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蜂蜜是蜂农养蜂生产出来,是其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所以蜂产品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调查表明转地蜂场是商品蜂产品主要提供者,但是转地蜂场规模小,流动性大,高度分散,难以监管。2001年欧盟检验中国进口蜂蜜含有氯霉素,禁止中国蜂蜜进口,我国出口蜂蜜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同时直接影响到蜂农养蜂效益。蜂蜜氯霉素事件实质是我国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国际大市场;2002年3~4月份,湖北油菜蜜收购价仅2.60元/kg,1斤蜂蜜不值1瓶矿泉水,蜂农叫苦连天。
1958年,我国农村开始实行人民公社,20年时间里,养蜂特别是转地放蜂只准国营农场、公社、大队、生产队集体所有制进行,不准单独放蜂。1978年改革开放,政府准许个人放蜂,养蜂业迎来大发展,家庭蜂场如雨后春笋,遍布各地。但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养蜂业既没有养蜂法规约束,也无人监管,造成小农经济落后意识泛滥成灾,蜂农乱用药、掺假造假习以为常,2001年发生“蜂蜜氯霉素”事件就不足为奇。
2001年“蜂蜜氯霉素”事件震惊全国,上至总理下至蜂农,无人不晓。农业部颁发了禁止使用氯霉素、甲硝唑、硝基呋喃公告;国家质检总局立即行动,督促出口企业购买检测抗生素仪器设备,强制企业组织蜂农建立蜂产品原料生产基地,进行溯源管理。2002~2003年冬季,浙江省蜜蜂产业协会、省商检局在全省重点养蜂市、县巡回举行“蜂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班”,收到良好效果。
浙江缙云蜂协组织全县蜂农参加培训,使蜂农懂得乱用抗生素的危害性,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从而自觉不使用国家禁药。2003年春,缙云蜂协与出口企业杭州常青蜂业公司签订产销合同:蜂农不得使用所有化学药品,提供蜂蜜、蜂王浆经检验合格后,公司以高出市场价20%结算。
蜂农使用抗生素主要治疗幼虫病、爬蜂病;蜂群健康,蜂农自然不会用药。缙云蜂协提供会员蜂场抗病力强、采蜜力强的卡尼鄂拉蜂种,及时淘汰老脾,并具有良好蜜粉源,有效控制蜂群病害发生。同时,缙云蜂协对会员蜂场实行溯源管理,基本杜绝蜂蜜掺假。10年来,缙云蜂协(2007年12月,缙云蜂协组建养蜂专业合作社)通过技术、经济、管理综合措施,会员蜂场提供出口企业的蜂蜜、蜂王浆合格率达到98%以上,得到出口企业的一致好评。事实表明,蜂农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设立养蜂专业合作社,依法自治、自律,标准化生产蜂产品并与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兑现优质优价,生产蜂产品安全才有保证。缺乏监管的小农经济养蜂模式无法保证蜂产品安全,这是历史的经验。
目前,我国出口蜂产品企业检验仪器先进,检验人员文化程度多为大专,蜂产品检验水平与国际同步,并接受当地省、市商检局监督管理。这是出口企业被“逼上梁山”,因为出口蜂产品必须与国际标准接轨,如果发生退货,企业随时有倒闭的可能性。内销蜂产品企业大多数不重视蜂产品中抗生素检验,缺乏必要检验仪器与检验人才。
根据实地了解,即使我国知名蜂蜜内销企业抗生素也只检验氯霉素、四环素,这与《蜂蜜》新国标有直接关系。因为《GB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对兽药残留没有具体要求,按照农业部2013年2月17日规定,说白了蜂产品不得含有任何抗生素。这是强制性要求,所以作为蜂产品内销企业必须未雨绸缪,早作准备。
随着体制改革深化,作为全国蜂产品行业协会——中国蜂产品协会作用愈来愈大,责任愈来愈重,民众期望愈来愈高。今年中国蜂产品协会换届,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副主任王啉兼任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不得不说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结果,有利于加强蜂业行业管理。
会长工作离不开基层会员支持,作为加入中国蜂协20年的老兵,本人应有新传。在此我建议:
其一,中国蜂协应将蜂产品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抓紧落实,蜂产品安全是蜂产品行业最大利益。奶业出了三聚氰胺,五年后的今天,国民还要到香港抢购进口奶粉,不信任国产奶粉,中国奶业损失有多大?前车之鉴,笔者衷心希望中国蜂协2012年立项的蜂产品溯源管理项目不要成为花架子,真正为蜂产品安全出实效。
其二,亡羊补牢。内销蜂产品企业应对蜂产品抗生素检验抓紧补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建议会长到各类型蜂产品内销企业实地调研蜂产品抗生素检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落实农业部规定。
其三,建议会长对蜂农生产蜂产品安全性进行调研,作出对策。据我了解,目前企业收购蜂产品多数并不是蜂农直销,是产地经销商送货,多数蜂产品不可溯源。目前,蜂农组织化程度不高,即使是蜂农专业合作社,不少是挂牌花架子。蜂产品源头安全问题多多,如何引导蜂农走合作化道路,如何规范蜂农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生产蜂产品,确保蜂产品安全,这是新课题,大有文章可做。
其四,中国蜂协应督促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抓紧修订、及时颁布修订后的《GB14963-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因为2011年10月20日开始实施《蜂蜜》新国标负面影响太大,掺假蜂蜜、抗生素超标蜂蜜都成为100%合格品,已严重损坏蜂农、企业、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我坚信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有各级政府正确领导以及蜂产品行业全体同仁努力,依法确保蜂产品安全,我国蜂产品安全定有保障。让全国人民、国际友人放心吃中国蜂产品,中国蜂业才能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