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输注氟比洛芬酯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浆IL-2及IL-10的影响

2013-09-07 08:11:18张成席胡继清陈安基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阿片类

张成席 胡继清 陈安基

1.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湖南常德 415000;2.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南常德 415000

氟比洛芬酯是氟比洛芬的前体,在药效上具有靶向性、快速起效和药效持久的特点,本研究旨在研究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前输注对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浆IL-2、IL-10的变化,探讨其对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1~3月行择期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无明显心肺疾患,无肝肾功能异常,意识清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3个月内未使用镇静镇痛类药物及其他精神类药品,无甾体类药物过敏史及血液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倾向等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和芬太尼组。

1.2 方法

麻醉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0.1 g、东莨菪碱0.3 mg。入室后常规开放前臂静脉通路,两组患者均选择硬-腰联合麻醉,L3~4蛛网膜下腔注射0.75%左布比卡因 15 mg+10%葡萄糖1 mL,T12~L1硬膜外腔置管,维持用1.5%利多卡因和0.375%左布比卡因混合液,调整麻醉平面在T6~L3,麻醉效果确切,每隔60 min间断追加上述混合局麻药液5 mL。氟比洛芬酯组在手术切皮前5 min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1 mg/kg(北京泰德制药,批号5128P),芬太尼组在手术切皮前5 min静脉输注芬太尼1 μg/kg(宜昌人福药业,批号080614)。两组术毕静注昂丹斯琼4 mg。用福尼亚wz-6523c-4型输注泵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液配方:芬太尼 20 μg/kg加0.9%氯化钠溶液配成100 mL,以2 mL/h恒速泵注,自控给药剂量0.5 mL/次,锁定时间15 min。所有患者围术期不用激素类药物,术中输液以复方乳酸钠为主,未输血,输液量1000~1500 mL。

1.3 观察指标

记录开放静脉前 (T1)、手术结束时 (T2)、 术后24 h(T3)、术后 48 h(T4)疼痛 VAS 评分,并采外周静脉血 4 mL置入EDTA抗凝管3000 r/min离心2 min,取血浆保存于-20℃冰箱内,采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盒由北方生物研究所提供)测定血浆IL-2浓度,ELISA法(试剂盒由上海西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用550型酶标仪(美国BioRad公司)检测IL-10浓度。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如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则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时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否则采用变量变换或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两组患者均表现为活动时VAS评分高于静止时,且术后12 h VAS评分最高,但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1)。氟比洛芬酯组在T2、T3时 IL-2、IL-10 明显高于芬太尼组 (P ﹤ 0.05)(图2、3)。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n=30)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n=30)

组别年龄(岁)体重(kg)手术时间(min)术中失血量(mL)镇痛泵按压次数氟比洛芬酯组芬太尼组47±8 46±9 60±7 59±6 102±27 100±29 145±36 139±48 5.5±2.7 5.8±2.4

3 讨论

氟比洛芬酯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剂,是NASIDS中作用较强,不良反应较小的一种药物,临床用于疼痛或炎症疾病的治疗[1]。术后疼痛是手术创伤和刺激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导致大量的局部致痛物质(前列腺素等)释放,引起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高等炎症反应,随即发生痛觉过敏[2]。阿片类药物是用于术后镇痛的主要药物,有研究发现较大剂量的阿片类药物对机体的免疫有抑制作用,而辅以NASIDS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3]。

IL-2作为Th1型细胞因子,其水平是维持CD4+T细胞及NKC正常功能的重要条件,当细胞免疫抑制时,IL-2水平会明显下降。IL-2也反映机体的免疫活化状态,可作为循环中单核细胞活性的定量指标。IL-10作为Th2型细胞因子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抗炎性的白细胞介素,可抑制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对促炎因子TNF-α、IL-6等的合成与释放 ,促进B细胞增殖,IL-10释放增加可代表限制炎性反应的内源性反应[4]。

本文结果表明,氟比洛芬酯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芬太尼组,可能与手术创伤和刺激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对促炎因子TNF-α、IL-6及IL-8等的合成与释放增加有关,促使Th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10的增加,限制炎性反应的进一步发展。IL-2和IL-10的水平同步升高,其原因是两者直接作用还是相互影响还不得而知,有待进一步探讨[5-8]。

综上所述,术前输注氟比洛芬酯可抑制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1]Fomai M,Golucci R,Grazianzi F,at al.Cyclooxygenase-2 induction after oral surgery does not entirely account for analgesia after selective blockade of cyclooxygena-2in the preoperative peliod[J].Anesthesiology,2006,104(1):152-157.

[2]Watkin LR,Milligan ED,Maier SF.Glial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mediate exaggerated pain states: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ain[J].Adv Exp Med Biol,2003,521(1):1-21.

[3]王忠云,顾海军,钱燕宁,等.吗啡和曲马多术后镇痛对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0):800-802.

[4] Rodrigues AJ,Evora PR,Bassetto S,et al.Efficacy andsafety of apretinin use for reoperative valvular surgery[J].Ann Thorac Surg,2007,83:2060-2065.

[5]欧砺瑕,李晓玲.氟比洛芬脂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4,13(9):851-852.

[6]陈安基,潘道波,周爱国,等.术前输注氟比洛芬酯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浆 Cor、IL-10、TNF-α 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09,26(6):954-957.

[7]葛雨雯,陈骏萍,单闯,等.吗啡与曲马多术后镇痛对胃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22(7):432-433.

[8]Ogata Kenji,Takamura Norito,Tokunaga Jin,et al.Dosage plan of a flurbiprofen injection product using inhibition of protein binding by lipid emulsion in rats[J].Journal of Pharmacy Pharmacology,2008,60(1):15-20.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阿片类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阿片类药镇癌痛应避开四大误区
氟比洛芬酯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胃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比较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果的Meta分析
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4:59
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阿片类镇痛药所致肠燥津亏型便秘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