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状况变量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及对策——以福建省为例

2013-09-06 09:43李文张宇斌
关键词:小康状况家庭

李文,张宇斌

(1.厦门理工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建 厦门361024;2.厦门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福建 厦门361024)

政治认同是认同在政治领域内的反映,本质上是政治体系的政治要求和社会成员政治愿望与政治行为的互动过程、契合状态和共识程度。[1]国外学者对政治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合法性等方面,其研究理论、方法与成果为国内学者提供了借鉴。随着政治认同问题对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影响,国内学者对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日益扩大,且大多聚焦在政治认同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个方面。[2]而针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与对策等的实证研究与探讨,国内各学者多侧重用思辨性语言概括政治认同现状,从宏观层面的应然思维设计对策路径,缺少微观层面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家庭状况变量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没有涉及。[3]因此,本课题组通过福建省高校学生政治认同状况的调查,采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所在地、父母双方职业等家庭状况方面的变量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深化政治认同问题研究。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是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随者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4]政治认同实质上是认同主体对于所处政治环境的拥护与服从。大学生是青年中最具活力和朝气的精英分子,是国家最重要的后备力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将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政治认同状况做深入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组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家庭状况方面的变量入手,重点考察新时期大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政治效能、执政党的认同及政治参与和社会关注度等四个方面的认知认同状况。调研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深度访谈和小型座谈等。主要调查对象: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集美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泉州师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厦门软件学院等福建省高校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17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595份,有效率为93.82%,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成因分析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塑造个体人生观、价值观的最基本的成长环境。不同的家庭状况往往促使大学生对其所处的政治环境形成不同的认知、情感、态度、信仰等精神需求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期。

鉴于政治认同与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性,问卷分困难、一般、小康、富裕4个层次,对分别来自大城市、中小城市、县镇和农村的学生进行调查 (图1),数据表明,70% “困难”的学生来自农村,55.6% “富裕”的学生来自大城市,93.2% “一般”的学生主要分布在中小城市、县镇、农村,88% “小康”的学生来自大城市、中小城市、县镇。

图1 不同经济状况家庭的城乡分布

对家庭状况与父母职业的情况方面进一步统计显示,“困难”的学生父母亲均为农业劳动者的比例达50%以上,城乡失业和无业人员也占大多数。“一般”的学生中,父母职业均为农业劳动者、个体工商户、其他的达六成。 “小康”的学生中,父母职业均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的占五成。“富裕”的学生中,父亲和母亲的职业为私营企业主、经理人员、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的分别是69.6%和56.5%。

通过调研及访谈,从家庭的城乡分布、经济条件和父母的职业等情况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方面的影响来看,不同家庭状况的学生所呈现出来的对当前政治环境认同的主流是积极的,但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及自身的原因,其政治认同状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政治制度认同方面

政治认知状况往往是一个国家趋于稳定和不断进步的晴雨表,尤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对国内外各种错综复杂思潮的冲突,政治认知便会给人一种强烈的能凝聚人心的归属感。因此,大学生对政治认知现状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机制促使社会转型,而与之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又相对滞后,无法与经济结构相匹配,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各种制度不公的现象让家庭经济条件不够好的大学生更多的是关注自身的合法权利和经济效益,对政治生活则显得淡漠,致使政治制度认同不高。调查发现:来自 “小康”和 “富裕”家庭状况的大学生对政治制度认知程度高于 “困难”与 “一般”的学生:63.8%的 “小康”学生和63.1%的 “富裕”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很了解或比较了解,高于47.4%的 “困难”学生和42.7%的 “一般”学生。而父母职业相对稳定,收入比较高的大学生对政治制度的认知程度要高于父母职业为城乡失业或是无业的学生。

社会分配不公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城镇化进程中更易导致贫富两极分化问题的产生,某些利益群体的不法致富及以权谋富,扰乱了社会的良性运转,激起社会底层的不满。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人们在政治领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政治认同的深刻变化。从当前大学生对政治制度认同的不同情况来看 (图2),“一般”和“小康”家庭状况的大学生对政治制度认同方面略高于 “困难”和 “富裕”,其中家境 “富裕”的大学生对政治制度认同普遍略低于其他家庭状况的学生。在关于我国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回答中,分别有35.5%、49.2%、51.6%和35.2%的家境 “困难”、“一般”、“小康”、“富裕”的学生认为较好地促进了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但时不时还是出现民族问题,需要加强和改进。

图2 不同家庭状况大学生对政治制度认同的不同情况

(二)政治效能认同方面

政治效能认同是指对政治性公共政策的效绩,即所带来的公平和效率程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面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大学生家庭环境的改善,他们非常肯定政府在困难和挑战中所取得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等各方面的成就及获得人民的广泛认同。从政府发挥的作用、政府效能等认同度来看,不同家庭状况的大学生对我国政府作用的发挥最满意的前三件分别是北京奥运、全球金融危机和三农问题,其中, “富裕”学生的满意度更多集中在北京奥运、两岸关系等方面;“一般”和 “小康”更看重国家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困难”学生关注最多的是三农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家庭状况的大学生一致认为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是政府效能发挥作用的首要原因。

不同家庭状况的大学生在所处的政治环境中,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诸如食品安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医疗、生态环境、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困惑着他们。而某些领域官商勾结、失职渎职、腐败滋生,缺乏应有的公序良俗,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令他们对政府的公信力及效能产生失落、质疑与抵触情绪,又经大众媒介的发挥与放大,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他们对政治效能的认同。在政治效能认同方面,“困难”、“一般”、“小康”家庭状况的大学生与 “富裕”家庭学生有较大差别。当前,大学生对我国政策的总体评价偏高 (图3),但也要注意到仍有10%的 “困难”家庭的学生认为我国政策没有成效。在我国贯彻依法治国方面,“困难”、“一般”、“小康”家庭状况的大学生认为目前法律体系不健全,尤其对政府在反腐倡廉表示最不满意,34.9%、41.1%、38.7%的 “困难”、“一般”、“小康”学生认为政府亟须加强廉洁自律,高于 “富裕”学生的21.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会议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其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有效途径或者多少能起一些作用的,而37.8%的 “富裕”学生则认为只是走走过场,还是政府说了算。

图3 不同家庭状况大学生对我国政策的总体评价

(三)执政党的认同方面

绝大多数不同家庭状况的大学生表示了很高的认可,数据显示,不同家庭状况的大学生对执政党表示较大的认同感,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表现出足够的信心,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问卷调查所罗列的九个政党中,不同家庭状况的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是最高的;在选择更愿意加入什么党派时(图4),家境 “困难”、“一般”、“小康”的大学生分别有61.5%、59.6%、55.8%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而43.5%的 “富裕”学生表示不想加入任何党派。经分析,对执政党了解、入党意愿的选择比例,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降低。究其原因,是某些基层党组织与群众路线背道而驰,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置民生于不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之风甚重,这些现象令执政党的形象及公信力大打折扣,易动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不同家庭状况的学生认为官员贪污腐败屡禁不止,最重要的因素依次是各种制度不健全,经济利益的驱使、拜金主义盛行,当前政治环境导致无法独善其身。

不同家庭状况的学生保持着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与追求,但其价值观也受到来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而呈现出功利性的一面。对于入党首要动机的调查中,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多是积极的,“困难”、“一般”、“小康”家庭状况的学生分别有59.3%、57.3%、54.3%表示能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愿为他人多做贡献,也应看到,也有近二成不同家庭状况的学生入党意愿是基于长远找工作的考虑,是一种 “作为工具与手段的政治认同”。[5]在职业选择的调查中,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功利化的倾向也影响到家庭的决策,当前大学生最愿意选择的职业是公务员,不同家庭状况的学生选择意愿均在30%左右,其中 “富裕”学生的选择更显多元化。当然,这也与不少大学生的务实心态有关,“困难”、“一般”、“小康”家庭状况的学生考虑工作稳定的最多,占36.8%、44.3%、39.2%,而 “富裕”家庭状况学生考虑待遇丰厚的最多,占30.4%。

图4 不同家庭状况大学生的入党意愿

(四)政治参与和社会关注度方面

政治参与则是政治认同的直接体现。由于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觉醒,不同家庭状况的大学生政治参与愿望高并且社会关注度高,他们认为民主选举是大学生参政议政的重要体现,表示会积极参加。对于汶川地震、西南干旱、玉树地震等事件,大学生们表现出来极大的热情,表示看到相关新闻报道后立即捐款捐物,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捐款捐物的 “困难”、“一般”、“小康”、“富裕”学生分别占84%、88.7%、89.6%、82.6%。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思潮的传播,削弱了不同家庭状况的大学生对我国核心价值文化的政治认同,从而影响其政治参与。家庭 “富裕”的学生接触的政治资讯远比 “困难”学生丰富,而家庭较贫困且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背负着家人的期望致力高考进入大学校园,资讯相对闭塞,而在入学后却由于城乡差异受到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多元信息的强大冲击,加之生活和就业压力使得他们极易产生各种思想波动,[6]但现实的压力也使得他们在政治参与和社会关注度方面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他们对民主选举活动充满着热情,关心国家、社会、民族的重大事件,积极主动参加志愿者服务,热心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图5)。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政治参与的学生人数比例,随家庭经济状况的提升而略降低,也有两成左右的学生表示想参加但没机会。

调查中发现,部分大学生在政治参与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务实性。其中,对于西部支教,大学生村官等大学生志愿西部服务基层的活动,选择 “十分有意义,会积极参加”与 “意义较大,会选择性地参与”的 “困难”、“一般”、“小康”的学生分别占83.6%、81.6%、84.3%,明显高于 “富裕”学生的69.5%。值得注意的是,“困难”学生表示会积极参与的比例最高,占31.5%。

综上,由于受国内外各种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综合影响,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个人成长历程等多方面因素,现实中的家庭背景、就业压力等也影响着不同家庭状况的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其政治实践活动远不及预期,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使他们失望和冷漠,也影响了其政治认同。

图5 不同家庭状况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情况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经济建设,以改善家庭状况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这表明政治认同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在调查中,“一般”和 “小康”家庭状况的大学生对于我国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的认同较高。我国应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加强经济建设,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缩小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分配不公;在城镇化进程中完善社会保障、解决就业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 “三农”问题;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等扶持力度,关注区域协调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唤起更多的大学生对和谐社会的政治认同,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

(二)创造优秀政绩,以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和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不同家庭状况的大学生仍期待党和政府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创造更多优秀政绩,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司法公信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保障人民享有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不同家庭状况的大学生都认为最需要改进的是政府廉洁自律,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正确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加大惩治力度等相应措施杜绝腐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从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做到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7]以此减少影响不同家庭状况大学生对政府政绩持负面看法的比例,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三)分类引导政治实践活动,以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其肩负的历史使命需要他们更积极有效地参与政治实践活动,提升政治参与能力,不断增强政治认同度。从本次调查中发现的因不同家庭状况大学生在政治认同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性来看,我们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结合考虑大学生的家庭状况,特别是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学生,分类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对于政治参与愿望高的 “困难”学生,他们在政治参与和社会关注度方面表现出非常大的积极性,高校应积极探索政治实践活动形式,不仅要通过党团组织吸收学生进行政治参与,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心理健康辅导,并通过强化综合知识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完善高校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等,[8]为他们创造有利条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政治实践活动达到有效的政治参与,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在参与实践活动中,调节不良的政治情绪,纠正错误观念,增强政治认同。

(四)注重 “学校·家庭”的帮扶教育,营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环境是塑造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的起点站,父母对所处政治环境的认知与认同对大学生的影响和作用是非常深远的。家庭状况较好的大学生从小衣食无忧,成长过程相对比较顺利,其政治认知与认同度相对较高;但曾经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家庭,他们对政治认同的消极反应势必会影响到下一代的政治认同感。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 “学校·家庭”帮扶机制,促进学校与家长及时有效的互动,有利于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充分听取和尊重家长的意见,为需要帮助的家庭伸出援手,排忧解难,传递正能量。通过“学校·家庭”联动帮扶,架起了学校和家庭教育畅通的沟通桥梁,能够使家庭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结合,克服了学校教育存在的误区,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有利于学校有效指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营造和谐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氛围。把家长们望子女成才的愿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形成培养和教育学生的合力,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1]方旭光.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 [J].思想理论教育.2006,23(1):7-12.

[2]胡建.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3]陈巧玲,陈英涛,李晓丹,等.微观变量对福建省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 [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2,20(1):33-37.

[4]中国大百科全书 (政治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01.

[5]李晓丹,陈英涛,李文,等.论政治认同中的三种假象及其对策——以大学生政治认同为例 [J].集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 (3):101-106.

[6]郝志瑞.农村籍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10(11):1168-1172.

[7]胡锦涛.党的十八大报告 [N].人民日报,2012-11-08 (01).

[8]贾婕.社会转型对农村籍大学生的成才影响 [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9(2):185-188

猜你喜欢
小康状况家庭
我家的小康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小康之路
家庭“煮”夫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