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产业中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效应研究

2013-09-05 10:48:08李录堂
关键词:协整面板资本

李 楠,李录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最重要和最深刻的一次技术变迁。这一变迁为人力资本理论的深化带来了契机。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力资本”。国外人力资本理论已经验证了其在经济增长和缩小收入差异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本上的依附和结合,手机、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国民使用者的书面和口头语言沟通能力,通过计算机 (手机)网络技术等手段来集成已有知识、经验和市场信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实际上已形成一种新型人力资本,即“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根据人力资本的一般定义,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为劳动者不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累积,而且能够在信息网络技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等的投资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累计的人力投资资本价格模型。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通过创新和改造微观经济组织达到促进产业发展,甚至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通过改造传统人力资本,最大发挥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方式实现组织创新。①王仲兵:《企业本质新认识:基于资本裂变的视角》,《财贸研究》2004年第5期。笔者认为,通过计算机 (手机)网络技术等信息手段集成已有知识、经验和市场信息,并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形成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这是提升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实现对组织创新和改造的有效方法。因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实际上就是依附在劳动力身上可以提高其人力资本的的信息技术投资。从宏观上来看,可以规范为信息技术的投资总和;从行业来看,可以规范为投资在员工身上的信息技术投资之和。为实证测算这种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作用,本文选择农业加工产业,采用C-D生产函数来测算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效应。

一、文献梳理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凯罗里 (Caroli E)指出,目前经济学家对信息技术、员工技能和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还知之甚少。②Caroli E,“New Technologies,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the Skill Bias:What Do We Know?”In Pascal Petit and Luc Soete,eds.,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 European Employment,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200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伴随信息技术应用的组织结构变迁和员工人力资本积累模式的变化,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①Paul Milgrom and John Roberts,“The Economics of Modern Manufacturing:Technology,Strategy and Organiz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0,No.3,1990,pp.511-528.Timothy F.Bresnahan,Erik Brynjolfsson,and Lorin M.Hitt,“Information Technology,Workplace Organization and the Demand for Skilled Labor:Firm-level Evidenc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17,No.1,2002,pp.339 - 376.Erik Brynjolfsson,and Loren Hitt,“Beyond Comput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and Business Performance,”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14,No.4,2000,pp.23-48.学者们一方面在理论上探索技术、员工技能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另一方面从企业层面和产业层面收集数据来证明它们之间的因果或者互补关系。同时,另外一些学者则注重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互补性问题的研究,他们对团队组织、工作轮换、员工的多技能、问题解决导向和全面质量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之间的互补性关系展开了实证研究。②Paul Osterman,“How Common is Workplace Transformation and Who Adopts It?”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Vol.47,No.2,1994,pp.173 -188.Paul Osterman,“Work Reorganization in the Era of Restructuring:Trends in Diffusion and Effects on Employee Welfare,”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Vol.53,No.2,2000,pp.179-196.John Paul MacDuffie,“Human Resource Bundles and 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Organizational Logic and Flexible Production Systems in the World Automobile Industry,”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Vol.48,No.2,1995,pp.197-221.Casey Ichniowski,Katherine Shaw,and G.Prennushi,“The Effect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Productivity:A Study of Steel Finishing Lin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7,No.3,1997,pp.291-313.

还有一部分国外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管理信息系统方面,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减少其决策的不确定性,从而有效地提高管理决策。③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Geospati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rop Management,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7.Molony.T研究了手机和手机互联网技术是如何以及为什么能够在坦桑尼亚的MSEs(微观和小型企业)所接受,并探索了它如何改变已经存在的边缘经济商业文化。④ThomasMolony, “ Food, Carvings and Shelter:The Adoption and Appropriation of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 in Tanzanian Micro and Small Enterprises,”Ph.D.diss.,University of Edinburgh,2005.Donner等说明了手机拥有量对于微观从商者在低电话密度地区建立社会网络的重要性。⑤Jonathan Donner,“The Use of Mobile Phones by Microentrepreneurs in Kigali,Rwanda:Changes to Social and Business Networks,”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Vol.3,No.2,Winter 2006,pp.3 -19.Goodman.J等研究认为手机通话加强了家庭和朋友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了良好的社会资本。⑥James Goodman,“Linking Mobile Phone Ownership and Use to Social Capital in Rural South Africa and Tanzania.”In Africa:The Impact of Mobile Phones,The Vodafone Policy Paper Series,No.2,March 2005,pp.53 -65.Rambaldi G.,Kwaku Kyem A.P.,Mbile P.;McCall M.and Weiner D认为手机能够对市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能够创造更好的信息流,降低交易成本,能够替代非洲农村高昂的交通成本。在社会层面,对某些使用者来说,手机是个人身份和社会象征。手机信息传导技术还能加快民主进程,成为加强政治和社区活动交流的工具。这些研究虽提到了手机的社会资本作用,但没有结合人力资本理论等展开系统研究。⑦Giacomo Rambaldi,Peter A.Kwaku Kyem,Mike McCall and Daniel Weiner,“Participatory Spati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JISDC,Vol.25,No.1,2006,pp.1-9.http:∥www.ejisdc.org/ojs/include/getdoc.php?id=246&article=263&mode=pdf.

曾楚宏、林丹明发现信息技术通过节约企业的内部生产成本和市场协调成本来影响企业边界的变动,而变动的方向则受到企业组织特征的影响。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来说,其组织特征有利于应用信息技术后更显著节约内部生产成本,从而边界朝扩大的方向发生变动;而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来说,其组织特征有利于应用信息技术后更显著节约市场协调成本,从而边界朝缩小的方向发生变动。⑧曾楚宏、林丹明:《信息技术应用与企业边界的变动》,《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0期。姚先国、翁杰认为,人力资本同许多经济问题一样,不仅有总量的概念,而且有结构性的概念。信息技术改变了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本积累模式,使人力资本投资向广度化和深度化并重的状态转变。⑨姚先国、翁杰:《人力资本结构、信息技术和组织结构》,浙江大学劳动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工作论文.www.cec.zju.edu.cn/~yao/uploadfile/papers.2005-10-13.汪淼军、张维迎、周黎安利用浙江企业的数据研究了企业信息化与组织变革、生产绩效的相互关联,发现企业信息化互补机制存在阶段性特征,即企业信息化资本和组织行为的互补性随着企业信息化资本和信息化应用程度的变化呈现阶段性变化。⑩汪淼军、张维迎、周黎安:《信息技术、组织变革与生产绩效——关于企业信息化阶段性互补机制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徐焕根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中人力资本心智、企业规模和决策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指出信息化条件下组织结构变革的必然性,并指出我国企业应对信息化的管理变革趋势是组织层次扁平化、管理手段网络化和管理方式柔性化。①徐焕根:《信息技术、组织结构与企业管理的变革》,《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在农业产业方面,孙开梦通过论述农业信息技术的内涵、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认为信息技术在安排农业生产、传播市场信息以及提高农户经营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对策建议。②孙开梦:《信息技术与新农村建设》,《农业网络信息》2006年第12期。任荣等通过比较农牧区网民的增长速度,认为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可以低成本的拓展农牧业产品跨区域交易,可以拓展现代物流交易、配送、发展的概念。③任荣、张萍:《浅析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在农村牧区现代物流中的作用》,《内蒙古统计》2009年第5期。戴起伟等认为基于网络信息服务、远程教育、远程视频诊断、电话咨询等信息功能的信息服务综合平台,由于技术先进价格低廉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村社区干部群众的欢迎,同时可以帮助实现农村信息服务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④戴起伟等:《面向农村社区的信息推送服务平台技术设计与应用》,《科技与经济》2009年第4期。梁敬东认为农村信息化发展具有多技术综合与信息集成的趋势,提出了基于数据共享的多层分布式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⑤梁敬东:《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内涵与技术对策》,《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黄明根据信息化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情况,得出了新的信息技术在城市反哺农村、城乡统筹以及新农村建设中,都必然成为重要而关键的议题。⑥黄明:《新信息技术在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建设信息》2009年第16期。

二、模型与设计

在微观层面上,信息网络技术的引入,导致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相结合,从而形成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从宏观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和传统人力资本都会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我们把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和传统人力资本看作是两种资本。

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上的信息技术资本投资和传统人力资本两者都通过影响对方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同时两者对增长也存在直接影响。这意味着作为新型人力资本的两个形成要素,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身上的信息技术投资和传统人力投资既非完全替代关系,又非完全互补关系。于是,本文选择Cobb-Douglas生产函数作为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身上的信息技术投资和传统人力投资组合生成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方式⑦刘源远,刘凤朝:《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能源消费反弹效应——使用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资源科学》2008年第9期。:

其中H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L为传统人力资本,M为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上的信息技术资本投资,γ为参数。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上的信息技术资本投资和传统人力资本结合在生成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过程中替代弹性为1。

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造出加入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Solow模型,加入模型 (1),简化为:

其中Y为产出,A为技术水平,K为物质资本,L为劳动,M为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上的信息技术资本投资,α、β与δ为参数。

三、样本说明与数据来源

本文样本包括:产出由我国各地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的生产总值来表示,劳动力由我国各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就业人数来表示,物质资本由我国各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资产总额来表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数据较难获得。这里根据信息技术性人力资本的概念,综合考虑了组织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员工培训和教育在内的我国各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之和。

研究的时间跨度为2003—2010年。本文的样本容量包含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来源于2004—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2004—2011年各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年鉴以及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宏观经济方面)。

四、实证结果与解释

(一)单位根检验

基于panel数据的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模型之间各个样本的关系,首先要考虑宏观数据是否平稳,有必要在估计面板数据模型之前对panel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面板数据与普通单序列的单位根检验不完全相同,主要在于面板数据可分为同质面板假设检验和异质面板检验。由于中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应的我国各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资本、物质资本和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存量也不相同,导致他们对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影响的地区性差异,因此生产函数中各变量的面板数据属于异质面板单位根过程。本文采用IPS(Im,Pesaran and Shin,2003)、ADF检验、PP检验等方法,在判断时主要采用第二种方法。如果原假设是存在单位根,则满足原假设的面板数据是非平稳的。变量劳动力资本 (L),物质资本 (K),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 (M)以及产值 (Y)的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所有变量的检验都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所以,本文的单位根检验中所有变量在1%的显著水平都是平稳序列。这就为我们下一步研究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奠定了基础。

(二)协整检验

如果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那么变量间将会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个结论将为本文研究C-D生产函数,包括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模型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Pedroni(1999)提出了两类基于残差的检验,即组内检验 (Panel v,Panel rho,Panel PP和Panel ADF)和组间检验 (Group rho,Group PP和GroupADF),并在动态多元面板回归条件下给出了7种基于残差的面板协整检验。原假设是没有协整关系,允许异质面板的存在。①陆宁、薛继亮:《西部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panel数据的实证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采用Pedrnoi(1999)的方法检验变量间的协整关系,根据Pedroni的计算,统计量经过均值和标准差调整后渐进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因此可得到相关临界值。②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管理世界》2006年第5期。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Pedroni面板协整检验结果

表2的协整检验告诉我们,所有变量在5%显著水平上拒绝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大部分在1%显著水平上拒绝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这说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即它们的面板估计不存在伪回归问题。

(三)模型估计

对变量进行完协整检验,需要进一步探索基于C-D生产函数的包含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模型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3。

表3 实证结果

可以看出,在技术进步不变的情况下,2003—2010年间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中起主要作用的还是物质资本,其物质资本指数是0.780095;其次是劳动力资本,其指数是0.414590;最后是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身上的信息技术资本,其指数是0.039772。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指数不足劳动力资本指数的1/15倍,说明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身上的信息技术资本在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作用上还不突出,其增长还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

一般来说,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取决于投入的质量、运行质量和产出质量。其中投入质量包括投入生产的物质资源质量和人力资源质量,前者是指生产资料的装备程度、技术水平以及品质状况,后者是指生产人员的文化水平、专业能力以及熟练程度。投入质量、运行质量和产出质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却可以实现投入质量、运行质量和产出质量的改善,因为它可以起到连接物质资本和传统人力资本的作用。因此,未来我国一段时期内,农产品加工业在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资本投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作用的有效发挥机制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结 论

在技术进步不变的情况下,2003—2010年间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中起主要作用的还是物质资本,其次是劳动力资本,最后是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身上的信息技术资本。为了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增长和转型,还需要做到:(1)建设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作用的有效发挥机制,这就需要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形成员工间的自组织网络,促进组织间的信息和知识共享。这就需要在员工间建立相互信任可以使对方感觉受到尊重,从而更愿意将自身的知识和技术与其他成员共享。①W.C.Kim and R.Mauborgne,“Procedural Justice,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19,No.4,1998,pp.323 -338.(2)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信息化水平。农产品加工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有助于系统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网格化、智能化和科学化,进而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得依附在个体人力资本身上的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得以提升,使得企业的信息流和知识流的共享水平和知识传递水平更高、更快。(3)涉农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就在于,取得并经营好别的企业难以模仿复制的独特性资源。而作为企业内部的流程以及惯例,其通常拥有较强的主观性与抽象性,且其本身又不太容易被他人复制、模仿和转移,因此企业没有必要将重心放在阻碍竞争对手的复制与模仿之上。若要保持涉农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就必须把静态的竞争优势转化为动态的竞争优势,通过优化配置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不断提升涉农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并建立既能适应当前的竞争环境,又能与企业管理的组织路径和现有资产相契合的流程和惯例相匹配,从而使企业获得持久有效的、动态的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协整面板资本
面板灯设计开发与应用
MasterCAM在面板类零件造型及加工中的应用
模具制造(2019年4期)2019-06-24 03:36:50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 07:44:42
资本策局变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2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智富时代(2018年3期)2018-06-11 16:10:44
Photoshop CC图库面板的正确打开方法
第一资本观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商事法论集(2015年2期)2015-06-27 01:18:54
高世代TFT-LCD面板生产线的产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