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安徽公司总经理 郑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信息化的效力发挥还存在不足,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正因为如此,在我国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更要发挥后发优势,以高标准进行信息化的建设。
而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发展进程看,目前已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这一时代的特征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数据的作用将会前所未有的凸显,数据将成为国家竞争的前沿、企业创新的来源;数据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社会的变革发挥重大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真正的大数据时代:数据作为新一轮信息战的主角,将创造无限商机,关系到从政府到企业、社会以及每个人的生活。大数据不只是指海量的信息,更强调的是人类对信息的筛选、处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社会由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向智能时代迈进的标志。
一、国际上大数据的发展现状。
大数据管理需要全局性的战略支撑、来自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必须依靠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形成推动大数据管理的合力。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通过循数管理,加强科学决策能力,实现数据治国
作为通信运营商,通信行业的很多数据也可以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帮助与参考,这里有两个案例:一是关于社会管理方面的:从安徽移动的网络监测数据看,今年春节包括漫游进入安徽的外省手机用户在内,一共净增了912万;而大家从相关报道也可知,北京在春节期间城市空了一半,净流出了近1000万用户。如果我们通过对全国手机用户在各省间的漫游情况作分析,可以精确的发现春节期间的用户迁徙规律和流动规模,从而为交通管理、铁路运输、人口普查、公共安全、商业消费等各个方面提供数据参考,辅助政府和相关单位提升管理水平。
二是关于经济方面的:早在2011年,我公司就联合了沪、浙、苏、皖四省市移动公司,分析了四省市间的用户漫游情况,结果发现江浙沪客户与安徽的跨省互动情况十分频繁,其中商务人士的比例也非常高,其中江苏的商务人士出访人数最多的地方是安徽,浙江、上海商务人士出访到安徽的比例也非常高,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安徽在承接产业转移和融入长三角方面的成效,可以作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辅助决策信息。
大数据将能够改变政府的运行方式,数据将成为政府决策和创新的基础、成为社会管理科学化的核心,在信息社会,科学发展的落脚点就是数据。具体而言,个人经验、长官意志将被系统数据和集体智慧所取代,虽然传统的考察调研工作方法仍有作用,但对决策来说,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基于大数据分析,监控社会民生重大事件,构建科学预警监控体系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2012年十一黄金周,高速免费,全国高速堵成一团,首日客流8560万人,全国24条高速发生交通事故,车流量增长20%-50%。对于此项惠民政策,一时间民众质疑和抱怨之声充塞网络,但随后几天问题,通过观察和分析,逐步发现高速入口发卡是造成拥堵的最主要原因,随后交通部紧急通知,要求全国高速公路实施小客车可不领卡直接通行的政策,立刻缓解了假期后半段的高速公路拥堵情况。今年春节,同样免费,类似问题基本已不再出现,这一事实证明高速免费是一项可以长期施行的惠民政策,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大数据的应用,只不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人工进行的并且过于滞后,如果我们的高速系统采用基于大数据的采集和智能分析,可能会在第一时间就诊断出问题并使问题得到更及时的解决,并使惠民政策的效果更为人民所认可。
(三)基于大数据,促进全社会应用创新,助力国家内涵式增长
国家十八大提出要调结构转方式,要抛开粗放型的管理,走向精细化的竞争,这是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即世界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数据化。在这样一个被科技力量拉近的信息时代,大数据之“大”,并不在于其 “大容量”,而在于其潜在的“大价值”。最早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是沃尔玛公司,沃尔玛这类的案例不胜枚举,最著名的当属啤酒和尿布的故事:沃尔玛分析发现尿布和啤酒往往被一起购买。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调查,原来买尿布的不是妈妈,美国的妇女通常在家照顾孩子,所以她们经常会嘱咐丈夫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为孩子买尿布,而丈夫在买尿布的同时,有近4成会顺手购买自己爱喝的啤酒。于是沃尔玛随即将尿布和啤酒放在紧邻位置销售,从而销量双双增加。
安徽移动在利用大数据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方面也是较大的受益者。因此大数据除了应用于政府层面,在各个行业都需要强化大数据意识,通过数据来提高效率、提升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才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建议将大数据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打造数据中国
大数据在政府层面可以促进数据治国、打造透明政府、建设科学预警体系,在社会层面更是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造价值。从国外经验看,大数据需要依靠政府的强有力推动,做好顶层设计,因此我国在发展信息化方面,应该积极抓住大数据的发展契机,并及时将大数据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打造数据中国,要在立法、产业政策、技术研发方面统筹等考虑,具体做法建议如下:
一是政府要有责任部门牵头进行专项研究,从国家层面通盘考虑我国大数据发展的战略。建立相关的研究计划,引导和推动各部委、各行业组织对于大数据的研究和利用,推动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工作。
二是要在立法层面予以支持。大数据从数据生成、信息收集到数据的发布、分析和应用、数据版权,牵涉到各个层面,在法律法规上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和欠缺,例如关于用户隐私、政府信息收集和管控、敏感数据管理、数据质量方面都需要进一步通过法律来进行规范和保障。例如2012年发生的国家统计局、央行原干部泄露经济数据案件,即反映了在涉密经济数据保密管理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
此外,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上也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例如美国政府《高速公路安全法》即规定要建立交通事故记录系统,以分析确定交通事故及伤亡原因。
三是在产业政策层面,要积极扶持大数据发展。目前大数据产业链雏形已经初显,围绕大数据的数据产生与收集、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各层级正在加速构建。我国应及时把握大数据时代的战略机遇,积极营造良好的大数据产业生态环境,政府应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创新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大数据是一个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支持海量数据存储、处理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将信息处理技术列为四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其中包括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但这些只是大数据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尚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纲领性的大数据产业政策。如果说物联网所做的是“感知中国”的话,那么大数据构建的“数据中国”将是对于信息(包括物联网传感系统记录的各种信息)的更深层次、更高阶的应用,将能真正促进我国迈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
四是要推动大数据产业的研发,鼓励民间投资。有国外机构预测,未来数年间,“大数据”将创造数以万亿美元计的年产值。面对这一巨大的新兴市场,世界各国都加快了掘金之旅。我国大数据的发展,仅仅依靠政府是不够的,需要推动各行业、科研院所加强研究和应用,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政府对此应予以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