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荔榕 梁晓樱 蔡璨
(福建省福州市妇幼保健院 福州 350001)
随着晚婚晚育的开展,高龄孕妇越来越多,并且由于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先兆流产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探讨治疗先兆流产方案,提高治愈率及有效率,具有临床意义。笔者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将本院门诊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作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临床诊断为早期先兆流产并自愿要求保胎者120例,孕周均小于12周,年龄21~39岁,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60例,西药治疗组(对照组)60例。两组年龄、孕周、孕产次、流产史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年龄、孕周、孕产次、流产史比较 (±S)
表1 两组年龄、孕周、孕产次、流产史比较 (±S)
组别 n平均年龄/岁 孕周/周 平均孕次/次 流产史/次 停经天数/d治疗组 60 25.42±6.28 6.91±1.72 2.31±1.3 3.0±2.5 42.34±2.1对照组 60 26.34±5.72 6.84±1.93 2.27±1.5 3.1±1.9 41.83±2.4
1.2 诊断标准 参照罗元恺主编的《中医妇科学》[2]制定。(1)病史:停经史;(2)症状:阴道有少量出血,同时伴有轻度小腹坠痛或腰酸痛症状,或者仅有阴道出血而无明显腰酸腹痛症状;(3)实验室检查:尿或血清妊娠免疫实验阳性;(4)B型超声波检查:B超检查提示宫内妊娠,有孕囊及胚芽,或有原始的心管搏动,子宫大小与孕周数相符。
1.3 排除标准 (1)合并生殖道炎症、肿瘤或畸形者;(2)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要求卧床休息,禁房事。同时密切注意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
1.4.1 西药治疗组 口服维生素E胶囊0.1 g,3次/d;黄体酮10~20 mg,每日或隔日1次肌注,治疗14 d后观察疗效。习惯性流产患者,黄体酮10~20 mg、HCG 2 000 IU交替肌注,1次/d,至妊娠10周或超过以往先兆流产的月份。
1.4.2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1)基本方:山茱萸10 g,桑寄生10 g,续断10 g,菟丝子15 g,党参15 g,炒白术 5 g,山药 10 g。(2)有出血者,加地榆炭10 g、血余炭 6 g、阿胶 10 g。(3)腹痛者,加白芍 15 g。(4)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者,加砂仁9 g、苏梗10 g。治疗14 d后观察疗效。
1.5 疗效判定 (1)痊愈:症状消失,B超提示:可见胎心搏动,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P)值持续上升,与妊娠月份相等;(2)有效:症状改善,但仍有出血或腹痛,B超提示:可见胎心搏动,血β-HCG和P值上升不明显或略低于正常值,与妊娠月份相等;(3)无效:症状无改善,B超提示胚胎停止发育,血β-HCG下降,低于相应月份正常值。
1.6 统计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2 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血清P水平 见表2。两组治疗前血清P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14 d后两组血清P水平提高明显,并且治疗组血孕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
表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水平比较 (±S)ng/mL
表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水平比较 (±S)ng/mL
注:两组治疗前比较,t=0.272,P>0.05;本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t=10.564,对照组 t=7.782,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t=2.417,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60 20.63±4.17 28.79±4.29对照组 60 20.41±4.68 26.87±4.41
妊娠早期孕酮主要由卵巢黄体产生。如果孕酮水平不稳定,则会引起胚胎停止发育,由于孕酮不足引起的先兆流产,如果能够及时补充孕酮,可以防止先兆流产继续发展。先兆流产的治疗,西医是以补充外源性激素治疗为主,黄体酮有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降低子宫紧张度、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及胚胎发育的作用[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能促进黄体功能,使胚胎在宫内正常发育。维生素E有促进胚胎发育作用,防止习惯性流产。
中医以调理肝、脾、肾功能来维持妊娠的生理。先兆流产病位在肾,病机是肾气虚,冲任不固。笔者自拟中药方剂,补肾健脾,益气养血安胎,与西药配合,对黄体功能不足所致的先兆流产效果尤佳。方中菟丝子、桑寄生、续断固肾安胎,尤其菟丝子是补肾安胎之要药;党参、白术、山药益气健脾,摄血安胎。现代药理学证明菟丝子可以促进卵巢黄体的形成,白芍能够抑制和松弛子宫平滑肌的张力,续断具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
另外,在孕前做好优生优育的检查,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调理,保持心情舒畅,要有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能提高孕激素水平,改善黄体功能,增加安胎效果。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9-93
[2]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第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2-103
[3]邓高丕.中西医妇科新理论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