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涛 漆成军 王涛
(甘肃省渭源县第二人民医院 渭源 748201)
高血压病(EH)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疾病,可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进而引起冠心病、脑卒中以及心、肾衰竭等,心脑血管并发症重,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我国目前约有1.6亿群众在遭受EH病痛的折磨[1]。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EH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1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根据第七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高血压大会确定的WHO/ISH高血压指南的诊断标准[2],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即可诊断 (非药物状态下,在不同日测血压有2次或2次以上血压增高);排除肾、内分泌、颅脑疾病、妊娠中毒及动脉炎等继发性疾病者。
1.2 临床资料 收集2007年7月~2011年12月渭源县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214例,其中男140例,女74例;患者年龄最大79岁,最小34岁,平均52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23年,患病3年以上者占71%。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07例。治疗组男71例,女36例,平均年龄为52.3岁;高血压病临床分期:1期33例,2期59例,3期15例;治疗前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69.43±29.78)、(94.68±34.29)mmHg。对照组男69例,女38例,平均年龄为51.7岁;高血压病临床分期:1期30例,2期61例,3期16例;治疗前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70.47±32.50)、(96.23±33.13)mmHg。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分期、治疗前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经统计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国药准字H10910052)20 mg,每日1次,6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参照《中医内科学》“眩晕、头痛”以及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辨证中药治疗[3~4]:肝火亢盛型症见血压突高、头痛目赤、面红如醉、口干、常易躁怒、大便干结、脉弦数、舌质红、苔黄或干糙,治宜清肝泻火、凉血泄热,药用龙胆草、栀子、夏枯草、磁石(先煎)、黄芩、赤芍、杭菊花、牡丹皮、莲子心;阴虚阳亢型症见血压增高、头晕目眩、心烦心悸、夜寐不安、舌质红绛、苔黄、脉细弦,治宜育阴潜阳、宁心安神,药用夏枯草、钩藤、鳖甲、泽泻、菊花、玄参、丹参、生地、牛膝、白芍、麦冬;阴阳两虚型症见血压升高、头晕耳鸣、舌强语蹇、气促、下肢偏瘫、舌红苔花剥、脉细弦,治宜滋阴助阳、宣窍清上,药用熟地黄、山茱萸、熟附子、肉桂、石斛、茯苓、石菖蒲、远志、麦冬、生地、钩藤、仙灵脾、夏枯草;痰湿壅盛型症见血压时高、头目眩晕、胸闷痰多、上肢麻木、两足重滞、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熄风化痰、和营通络,药用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先煎)、竹沥、半夏、炒陈皮、白术、川牛膝、炒归身、桑寄生。
1.4 疗效评价方法 采用积分方法评定症状疗效,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下降≥2/3为显效;2/3>下降≥1/3为有效;下降<1/3为无效。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降压疗效,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20 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但已下降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Hg但未降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Hg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4]。
2.1 症状疗效 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症状疗效.治疗组:显效62例,有效39例,无效6例,有效率94.39%;对照组:显效47例,有效31例,无效29例,有效率72.90%。治疗组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例(%)
2.2 降压疗效 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降压疗效,治疗组显效64例,有效3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39%;治疗后平均血压为(125.34±6.78)、(75.71±6.67)mmH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显效51例,有效35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80.37%;治疗后平均血压为(138.59±6.91)、(86.92±7.16)mmH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降压效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S) mmHg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S) mmHg
治疗前 治疗后组别 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治疗组 169.43±29.78 94.68±34.29 125.34±6.78 75.71±6.67对照组 170.47±32.50 96.23±33.13 138.59±6.91 86.92±7.16
EH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治疗仍以药物人为降低血压、限制病情发展等对症治疗为主,尚不能彻底治愈。现代医学治疗高血压用药种类繁多,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而在降血压的同时让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才是最终目标,仅用好转率、治愈率等生物医学指标评价疗效尚不全面,现代医学将生活质量也归入评价药物效果的重要指标。高血压病的中医病机复杂[5],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是高血压病最重要的病理基础,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肾虚则头重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千金方》曰:“肝厥头痛,肝火厥逆,上亢头脑也……其痛必至巅顶,以肝之脉与督脉会于巅,故肝厥头痛必多眩晕。”《丹溪心法》曰:“无痰不眩,无火不晕。”总之,EH以肝肾本亏、阳亢失度为甚;虚证多为阴精亏损,气血虚乏或阴阳两虚;实证多为风、火、痰、瘀内生;病理特征为本虚标实,风火痰瘀标实症状往往是在肝肾阴亏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总病机为肝肾亏损,痰浊血瘀,阴虚阳亢,本虚标实;治疗原则以清肝泻火、育阴潜阳、熄风化痰诸法为主。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是患者坚持治疗关键因素,西药副作用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而中医药治疗EH整体观以及个性化治疗优势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日益明显,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以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药治疗EH,较之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显著,同时在降低血脂、减少并发症、改善症状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取得良好的社会价值及经济效益,值得临床应用。
[1]樊静.2007中国高血压学科疾病诊疗规范与发展策略论坛资料汇编[C].2007.2
[2]林金秀,吴可贵.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J].高血压杂志,1999,7(2):97-98
[3]王永炎,鲁兆麟.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8-32,41-43
[5]Flefcher AR,Bulpitt CJ,Thijs L,et al.Quality of life on randomized treatment for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result from the Syst-Eur Trial[J].J Hypertens,2002,20(10):2 609-2 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