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人才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以江苏省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现状调研为例,对合作社人才需求和供给,以及人才运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农业高职院校以高职院校、网络孵化和合作社孵化三大平台进行的多层次、宽领域和多维优化支持模式的新型农业合作社人才孵化模式实证研究。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孵化
作者简介:杨大蓉(1977-),女,江苏苏州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农业高职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孵化模式实证研究—以长三角为例”(编号:12YJC880135),主持人:杨大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6-0088-05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的关键是收入问题。想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就必须提升农产品的营销水平,优化农产品营销渠道,培养大量优秀的农业营销人才。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包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现代农业政策体系、现代农业制度体系、现代农业人才支撑体系、现代农业市场体系等,其中农业现代人才体系是重中之重。在现代化农业体系中,发展最为缓慢和明显不足的是现代农业人才支撑体系。如何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充分挖掘人才潜力,调动人才积极性,培养合格农业人才,是当前一个亟待认真研究并致力解决的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已经进入数量快速增长与质量稳步提升并重的新时期。合作社未来将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要求,农业部启动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将合作社人才培养列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高职院校作为中国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必须根据服务区域经济的思路,因地制宜,根据区域农业特色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人才孵化。
江苏省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特色农产品多,品牌价值高,合作社数量逐步增加。截至2012年11月,江苏省工商管理局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5.1万家,登记成员为913万户,入社农户比例达61.4%,总出资额达到116亿元,在成员总数、入社农户比例、出资额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本文在对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连云港和淮安等地的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力资源状况以及人才供给渠道,涉及到被调研合作社的人员知识结构、管理能力、营销前瞻性、市场反应能力、人力资源结构和培训状况、人才教育方式和反馈等内容,并以江苏合作社的人才孵化模式创新为例,探讨农业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合作社人才的孵化。
一、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现代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上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以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农业产业集群也在逐步发展,形成了以品牌特色农产品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截至2012年9月,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0万家,实际入社农户达到4600多万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8.6%。但是,表面迅速膨胀的繁荣背后,很多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质量并不高。尤其是刚刚起步不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优势和产品品牌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长三角地区很多合作社成立初期是由村长或者农村干部、种植大户或者产业协会组织牵头成立,并没有进行相关的市场调研或者骨干技术人员的召集,因此,种植技术基础薄弱,对市场信息把握能力较差,生产的产品在市场参与竞争和推广的效率低下,战略眼光差。尽管合作社发挥了农产品统一收购和销售,降低成本的作用,但是遇到市场价格波动,或者仓储困境的时候,缺乏事前风险规避措施、缺乏规划指导、没有核心领导组织等问题立刻凸显。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缺乏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部门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缺失
合作社主要管理人员结构松散,部分主要负责人由龙头企业负责人充当,他们忙于生产,对合作社组织缺乏专业化的管理知识,针对农户的创新管理不足,缺乏对合作社内部生产的统一布局和规划管理,在农产品的市场推广和营销方面往往不能运筹帷幄,真正做到营销创新、协调经营和对外充分交流的能力较弱。
江苏省主要合作社还仅是机械上、生产上的互帮互用,在农产品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方向上摸索尝试的占少数。近年来,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尝试了对外招聘大学生,但是善于营销、管理能力强,同时懂得农业技术,有相关工作背景的人才不愿投身农村事业,而现有招聘的人才有工作热情,但对农村生产、农民管理了解不足,无法从事农产品的现代营销。有部分合作社能够雇佣到有文化、高素质和会管理的大学毕业生,但是很多合作社因为经济效益滞后、规模小,资金周转陷入困境而导致人才流失。针对合作社经理和负责人的创新管理和农村生产经营方面的培训项目较少,而且时间短,多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覆盖面很低。在被调查的150家合作社中,主要领导人的现有构成情况为:现有领导者大多数由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和乡镇农村干部构成,所占比例分别为21%、39%、32%,而调查结果中,农民所期望的领导队伍主要构成为技术人员、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和农业经济人,所占比例分别为31%、22%、19%和17%。其中,对技术人员和农业经纪人的领导需求大幅高于目前现状比例,对乡镇村干部兼任合作社领导的期望明显降低(图1)。
(二)合作社主要成员中具备必备知识和能力的人才缺失
尽管江苏省入社农户比例较高,但是农户中大部分为留守人员,平均年龄较大,知识结构老化,学历较低。除了合作社负责人等极少数人懂得经营之外,作为组织主体的农户每日都要完成日常农活,对农产品的销售和市场需求波动知之甚少。对于新型农业发展需要的对未来市场的预测能力、对于农产品新营销理念的运用能力,以及农产品电子商务运作方式的把握能力几乎不具备。而农户家庭中的熟悉农业,了解农村环境以及取得大学学历的年轻人都在城市就业,没有获得学历教育的年轻人也大多数进城务工,现有主要成员对知识的渴求强烈,合作社社员年龄构成以及不同年龄农户学历构成百分比如图2所示:
从调查结果可见,入社农户的年龄偏大,30-40岁和40-50岁的农户为主要力量,而这些农户学历构成不理想,主要受教育程度为初高中,对农产品新技术、新营销都没有基本了解;20-30岁的成员有大专以上比例较高,但是总体数量太少,教育水平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在调研中,对社员进行了知识结构了解:具备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微博营销相关知识的农户只占到总体的2%,了解相关农业融资和信用建设知识的只占1%,绝大多数人只是听说过,甚至20%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相关知识。
二、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教育资源发达,针对农业的农业职业院校和各种专项培训机构、政府专项人才孵化基地和项目较多,发展相对较快,合作社社员受教育的水平高于长三角之外地区,但被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均接受培训的时间差别很大,人均接受教育培训的费用较少,社员缺乏自主学习和主动要求培训的动力,自我开发意识不高。在社员所掌握的具体知识结构分析中,可见社员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培训,内容涵盖了技术、合作社相关知识的普及、合作社运营情况以及市场预期等内容。社员对合作社的运作和方式具备一定认知程度,认为“很好”和“较好”的比例为26%和37%,这对于合作社农民的入社率是有帮助的,如表1所示。
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问题包括: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教育不足,内容单一
根据江苏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教育培训情况的调查,农户对种养殖技术知识、农产品市场前景和现代营销方式等内容的教育需求非常大,现有的农产品经营培训并没有令农户满意。江苏各个不同合作社的管理层每年投入少量的培训,而且培训仅仅针对自己合作社从事的农产品类型进行相关知识普及,但是从合作社整体发展来看,其所需要的是跨行业和更加丰富的教育内容结构。如江苏的品特农产品如枇杷、杨梅,市场需求量大,品牌价值高,出口市场容量大,而现有的有关这类农产品的培训仅仅集中在枇杷和杨梅的种植采摘技术、市场价格指导等等,而更加深入的如鲜活农产品储存、产业链延伸、产品深加工思路和新型的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内容几乎没有,或者仅仅针对管理人员进行。合作社农户需要的是能够深入日常农业生产的交流和辅导培训,定点和临时的培训讲座不能起到人才“蓄水池”的作用。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成果转化率低
合作社教育是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和力量积蓄的重要来源和基础,立体和丰富的教育内容需要通过完善的教育体系来建立,合作社教育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涉及和涵盖的范围广,需要渗透到基础和职业、高等教育中,进行长效和战略性的整合。现有的合作社教育都是由不同组织和团体进行的短期的、零散的、偶发的短期行为,效果微弱,没有形成资源共享和经验借鉴的体系。尽管近年来政府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基地,在培养农村人才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参与的学院中农民人数不多,因此培训的效果没有立刻发挥出来,教育成果没有得到有效转化。此外,合作社融资、合作社农机、农产品的销售等急需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在深入合作社,针对农民的培训方面,现有教育培训体系仍然留有空白点。
(三)农业文化辅助教育缺乏,人才流失严重
我国的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根基是农民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文化和观念。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农业文化已经成为农业日常生产、农产品品牌、合作社企业经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涵盖了物质层面的农业器具、机械和灌溉、制度层面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分配和租赁制度、行为层面的种养殖技术、副产品加工技术以及价值观层面的农耕文化、乡土情结和勤奋自立等内容。这些文化辅助教育对于培育下一代真正的农业继承人、农业产业工作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人才培养中,农业文化辅助教育被忽视,很多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在职业取向上偏离了农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导致农业人才教育成果的大量流失,缺乏农业文化辅助教育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招聘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孵化国外经验借鉴
(一)韩国“二元结构”农合人才培养模式
韩国农业合作社采取的是二元教育结构。不仅包括相关农业专业的本科学历教育,还包括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以农协为代表,包括农协中央教育院和农协大学等,主要培养农协员工与合作社组织管理人员。农业人才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主要职能为培养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包括经常性的以提高素质为目的培训,包括农产品经营管理、农产品流通、农业金融信贷、农民组织管理等。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在农协的影响下,韩国各地都建立的各种教育机构,包括地方合作社教育学院、农民大学以及农业技术培训团体。这些高等职业学院的目标在于指导合作社农民教育任务,根据各自的培训对象,开办各种类型的课程和短期培训班,包括农产品种养殖技术、农民科技版、农产品销售技能培训班以及农民子女的教育培训班。职业教育以农民为主要受众,教育内容直接针对第一线的生产和销售,除此之外还包括和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机械养护、示范性种养殖、经验交流等等。由于韩国合作社人才培训教育层次分明,目标明确,这种二元的教育方法为韩国农业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广和普及作用。韩国为了推广其泡菜,专门启动了泡菜制作和推广的合作社项目,为农产品加工的世界之路开拓了广阔的视野。
(二)美国“科研-教育-转化”链条式农业合作社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的农业合作社与中国农业供销合作社相仿,比我国的合作社功能多、平台大,集生产、营销、融资和仓储于一体,非常高效,2011年注册会员达到230万。截至2011年12月31日,美国农业合作社年税前净收入达54亿美元,环比增长2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排在美国前100名的大型农业合作社的营业利润增长率达到34.9%。美国的农业教育体系为美国合作社输送了大量农业技术人才,为美国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美国合作社人才教育由独立建制的农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农业科学学院构成。美国早期的增地学院遍布美国各个州,每个州都要成立农业试验站,及时向农民示范站内成果并转化为合作社的实践[2]。美国二元结构的教育模式专门培养农业技术、科研以及技术推广人才,专门以指导农业种养殖技术为主要目的。农业院校成为农业科研和技术高端人才的孵化主体。
美国合作社人才的实施主体由综合性大学的农科类专业和院系培养[3]。在美国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中,综合大学院系以及配套的实验室和实践场所成为美国培养农业组织者、管理者以及农业经纪人的重要基地。美国农业教育的主管部门是农业部科研、教育和经济司,主管部门沟通各个农业培训系统与农业试验站以及农业推广体系之间的联系、沟通和成果转化,进行农业合作社人才的联合培养。
(三)日本的农民合作社人才培养模式
日本资源稀少,日本政府重视对合作社农民的深入和广泛的教育,教育模式非常完善,形成了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协作、教育机构为主体、社会培训组织辅助的立体培训体系[4]。教育机构包括高中以及农业人才继续教育专业机构、农业大学等这些机构不仅仅能够直接接触农民,普及农业专门技术,还提供不同国家农民生产的经验借鉴,为日本现代农民培训体系注入了国际化的视野。农业大学人才为定向培养,由农业生产成功人士担任教学工作,教学期间必须进行十个月的合作社生活生产实践实习。此外,日本的短期进修部和农业生产专项季节性培训项目在农业新技术的迅速普及、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方面有力的推动了日本农业人才的培养[5]。日本合作社农民教育培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人才的孵化不局限于农业产业,日本对能够指导和普及新农业技术以及相关领域的第二、三产业人才同样重视,大力培养具有农产品开发、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这为日本合作社未来发展留下了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力量和新鲜血液。
三、对农业高职院校人才需求结构以及孵化模式的探索
(一)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孵化模式框架
中国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培养和输送途径相对单一,主要通过政府培训项目和合作社人才孵化基地来完成,近年建成了部分试点高校合作社学院,但是途径相对单一,没有实现信息的双向互通和孵化过程的全局性。农业高职院校具备科研、实践、农业实训基地、团队、营销推广和市场等多种资源,在现代化农业迅速发展时期,应该尝试各项资源的整合和信息双向传递,将项目、团队、管理、市场和文化等多因素综合,提供学院教学、网络孵化和合作社培养三大平台,将信息共享至人力资源孵化机制中,完成科学、系统的多层次、宽领域和多维度的优化模式,如图3所示,农业人才孵化不仅只融合农业产业内部资源,同时要结合农业外部资源和社会科学资源,针对具体的人才孵化目标,进行宽领域的指导辅助孵化项目和多层次的信息配套和动态优化。
(二)合作社人才需求结构主体和类型
合作社人才的需求主体包括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农业生产主体和市场推广中介组织。管理委员会由合作社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构成,被调查的江苏150家农民合作社中,管委会部分成员由雇佣的大学毕业生构成。这些大学生大部分为农业专业,对合作社社员的技术指导能够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缺乏组织管理的经验,对管理、营销和农业文化等方面的教育有很大需求[6]。在中国农业部批准建设的合作社培训基地中,合作社管理委员会成员成为最重要的培训对象。农业生产主体包括龙头企业、生产大户和普通农户。龙头企业在农产品产业链和行业领域内处于领导地位,其一方面担负着合作社领头羊的角色,带领整个合作社发展,同时自身也必须保持创新和变革的能力,在管理水平、市场开拓和战略调整等方面汲取最新的知识。养殖大户在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方面给农户作出了样本,但是仍然需要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农产品市场前景预测和生产数量调整指导。对农户而言,不仅仅需要普及基本合作社运作常识,还要根据每户的生产情况进行田间地头的培训。
(三)搭建多层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孵化系统
包括人才实践性培训、归属感培训和农业文化培训。人才实践性培训是指针对不同类型人才需求进行分类教育和培训。农业生产、农业新品种开发等技术领域培训由农业科技专业教育机构完成,农业管理和推广、农产品消费心理应用由孵化基地承担,而农业金融、电子商务和农业机械养护人才则应该将视域转向农业产业之外,从不同产业和社会经济整体来建设农业合作社综合性和后备性人才。各个层次采取的孵化方式多样化,结合学术交流、实践积累、短期及不定期项目培训和合作社生产实习等方法进行,通过有的放矢的层次化孵化体系来实现合作社实用性人才和指导性人才、辅助性人才的同时孵化。合作社激励机制的管理人才和人才归属感和信心培训是指针对现代农业人才培训成果的流失,建立农业从业人员的信心和创业力量。由于农业文化和社会人文内涵教育并没有深入渗透培训者内心,现有农校毕业生并不投身合作社和农业建设,人才培育和招聘过于实用化和浅表化,因此,应该在人才孵化系统中重视农业文化的素质培养,孵化更多的农业创业型人才。
(四)实现多领域政策和体制的配套支持
人才孵化体系不能脱离相关领域的政策和体制支持。首先,是政府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从政策、资金上都进行了强有力的支持,实现了合作社发展的大规模发展,为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做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针对小规模的刚起步的农业合作社人才匮乏问题,县域及以下的政策推动项目应该予以配套支持,为基层农民合作社提供企业扶持政策、农业市场规范法制、土地规划改革政策等,实现小规模的合作社迅速成长,大规模的合作社增产增收。其次,金融领域的贷款和资金运作、融资支持也是合作社发展以及人才招聘和激励的基础。贷款抵押政策的调整、非正规金融渠道融资的监管、银行农业金融产品的创新支持等,都是农民合作社人才培训体系的强有力配套支持系统。再次,合作社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的支持。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和管委会结构存在多处不合理,合作社管理与村民委员会功能混淆,人员聘任和管理机制混乱,需要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和规范管理,能够推动农业人才的健康、可持续性孵化。
(五)多维度优化支持体系
人才孵化的动态和优化是实现人才孵化模式顺利进行的保证。多维度优化支持体系包括人力资源运作监督体系、人才应用反馈体系和人才孵化动态优化支持体系。人才孵化运作监督体系是为了保证学校和网络孵化平台能够正常和顺利的进行人才培育所进行的监管和协调系统,在人才孵化过程中对农业高校、项目参与者、孵化培训指导教师和学员进行的约束、孵化效果跟踪、检查、农民学院档案检索等内容。人才应用反馈体系和人才孵化动态优化支持体系是指对孵化人才的合作社实习和工作进行反馈,找到并进一步修正人才孵化的内容和切入点、重点和教学方式,利用人才孵化平台的网络孵化和招聘功能对人才孵化所需的资源配置、基金投入和教学设备资源进行动态协调和更新,为多层次人才孵化创造更加适宜和完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农业高职院校是农民合作社人才孵化的重要载体,农业职业院校应该结合农业合作社发展新领域、新趋势和人才需求的新技能,结合高职院校的师资和实践基地资源,利用网络人才孵化和合作社自身人才孵化平台,进行变革视角下的人才孵化创新、人才孵化方式和内容的革新,在全新的模式下进行针对合作社的多层次、宽领域和可持续的人才蓄水池建设,对新兴农业产业和农业产业集群所需的农业企业变革与创新观念、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农户生产管理、农产品网络营销、合作社项目申报与融资管理、发展村集体经济政策等内容进行整合,借助大量实践经验和基地建设成效,针对如何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提升农业人才水平,促进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培养农民民主意识、合作社意识、科技意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更加有效的实现农民增收,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Barbara Jacoby,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M].San Francisco, Calif. Jossey, Bass Publishers, 1996.
[2]Tight, M. Researching Higher Education[M].London and Bu cking: SRH E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3.
[3]John S. Brubacher, Willis Rudy, 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A History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1636-1976, Harper&Row;,Publishers,1976:61,62.
[4]李兴业.美英法日高校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 2004 (05) .
[5]陈君,李文英. 日本农业普及教育的发展及其借鉴[J].日本问题研究,2009(01).
[6]顾建明,许彩燕.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的实践探索与与思考[J].农村经营管理,2009(03).
责任编辑 葛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