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忠义 宋建新 郭明霞 赵 清 何铁锁 郄东翔 康振宇
近年来,河北省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发展迅速,但普及率低、地域分布不均等因素也阻碍了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如何继续推动蔬菜育苗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规模化发展?
蔬菜产业是河北省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全省瓜菜播种面积逾120万 hm2(1 800万亩),设施栽培面积约60万hm2(900万亩),瓜菜播种面积居全国第五位,总产值居全省种植业首位。育苗是蔬菜栽培的关键环节,素有“苗好三成收”之说。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具有省工省时、节肥节药、促进苗齐苗壮和提前上市等优点,是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重点推广的十大关键技术之一,是实现蔬菜育苗规模化、商品化和专业化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河北省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推广经历了起步阶段、平稳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以前为起步阶段,育苗分布比较零散,育苗目标主要为蔬菜生产单位的自繁自用;2002~2007年为平稳发展阶段,推广面积稳定在1.13万hm2(17万亩);自2007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推广面积年平均递增50%左右,2012年培育壮苗18亿株以上,推广面积达5万hm2(75万亩)(图1)。以穴盘育苗为主的集约化育苗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根据对曲周众鑫育苗专业合作社等育苗场调查,主要培育黄瓜、番茄、茄子、辣椒和西瓜秧苗,集约化穴盘育苗较传统的营养钵育苗相比,单株育苗成本能够降低10%左右(表1),且秧苗质量好,销路好。
表1 穴盘育苗与营养钵育苗单株成本收益比较1)
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壮大,集约化育苗企业(场、合作社)迅速兴起。2003年以前,河北省的集约化育苗企业主要分布在邯郸、衡水和石家庄,现在已经遍布全省11个设区市,分布位置也由原来主要集中在城郊的蔬菜园区,逐步扩展到蔬菜集中产区,基本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育苗企业由2003年以前的不足20家,发展到现在的110余家,尤其近年来发展迅速(图2)。目前,河北省年育苗能力在100万株以上的育苗场有80多家,年育苗1 000万株以上的有40多家,其中曲周县众鑫育苗专业合作社年育苗能力已达4 000万株(图3)。许多育苗企业除供应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外,还辐射北京、天津、山西、山东等相邻省份。
图1 近年来河北省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推广面积
图2 近年来河北省蔬菜集约化育苗企业数量
自2008年以来,结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下达河北省的“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已经筛选出适销对路的蔬菜优良品种76个(涉及黄瓜、茄子、甜椒、辣椒、番茄、西瓜、甜瓜等13种主栽蔬菜);为了优化和规范全省育苗场建设,提升育苗生产设施的抗灾能力和生产性能,确定了越冬型高效节能育苗温室主要结构参数(表2);各地育苗企业也越来越多的采用光管散热器补温系统、湿帘-风扇降温系统、温室大棚复合纤维保温被、LED植物生长灯、滴微灌、防虫网、杀虫灯、性诱剂、诱杀虫板、防雾滴膜、度锐苗床淋溶、植物生长促进剂(碧护)等十余项配套实用技术。许多育苗场为实现育苗设施的周年利用,在春、秋、冬育苗旺季,增加育苗种类和批次,扩大外销半径;在夏季则主要培育菠菜、茼蒿、大白菜、小白菜等叶菜类种苗。
图3 曲周县众鑫育苗专业合作社连栋育苗大棚
集约化育苗技术要求高,有效集成各种技术要素并进行创新,是育苗生产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河北省制定了20余项育苗技术标准规程,例如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制定了《蔬菜泥炭营养块育苗技术规程》、固安示范点制定了《黄瓜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规程》等。在育苗基质试验和研制方面也有了长足进步,廊坊、邯郸、承德等示范点筛选推广了国产优质基质“鲁青苗襁褓”,廊坊示范点自行研发了一种以草炭、蛭石、珍珠岩和腐熟牛粪为主要原料的育苗基质,河北农业大学研发了穴盘育苗复合基质(SWF),河北郎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产了蚯蚓粪育苗基质。经过多年发展,各地逐渐形成了适应本地条件和特色的集约化育苗技术模式,改变了原来的单一技术格局。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多方力量,研究建立了“一主六辅”技术体系,“一主”即为穴盘育苗和营养块育苗技术,“六辅”即为组装集成优良品种筛选、科学温光调控、筛选育苗基质、水肥一体化管理、嫁接栽培、病虫绿色防控等6项集约化育苗配套技术,这些都为全省集约化育苗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表2 越冬型高效节能育苗温室主要结构参数 m
河北省育苗企业经营模式呈现多样性:一是订单生产模式,例如衡水市邓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对广大农户实行订单育苗,同农户签订育苗合同;二是内部供应模式,例如邯郸永年京山育苗专业合作社,为会员提供农资、技术、信息、产品销售等全方位优质服务,加入合作社的会员都办有会员卡,社内实行普惠制,凭卡购苗优惠,不受市场影响;三是育苗与农资结合模式,有些育苗企业原来都是从事蔬菜种子、育苗肥、育苗设备等农资销售,为拓展企业盈利空间,自建优质良种繁育基地,培育销售优质种苗。
随着育苗企业的逐渐发展壮大,产业带动效益日益显现。育苗企业把小而散的人力、土地等资源有机整合,开展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带动了附近及周边地区蔬菜种植,客观上加快了土地流转,推动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机械化的使用,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河北省蔬菜育苗仍以农民单家独户自己育苗为主,多为床土育苗、营养钵育苗,少部分用营养块育苗,以穴盘育苗为主的集约化育苗所占比例较低。据调查统计,2012年河北省蔬菜育苗移栽的面积约40万 hm2(600万亩),其中床土育苗面积约占20%,营养钵育苗面积约占58%,集约化(穴盘)育苗面积仅占12%(图4)。
虽然河北省育苗企业已遍布全省11个设区市,但各设区市间育苗企业规模和数量不均等,育苗能力相对不足。从调查情况来看,廊坊市、邯郸市和衡水市的育苗企业都在15家以上,年育苗能力都在2亿株以上;而保定、唐山作为蔬菜大市,育苗企业10家左右,年育苗能力仅1亿多株,绝大多数商品苗需要外购。育苗企业的地域分布不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蔬菜产业的提档升级。
图4 河北省不同育苗方式所占比例
集约化育苗技术环节多、要求高,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关键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现有的育苗场在优良抗病品种筛选、育苗基质指标测试(pH值、EC值和持水力)、水分的均匀平衡精量供给、徒长和老化苗预防、苗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标准蔬菜壮苗培育、育苗养分精细管理、嫁接苗培育和嫁接方式选择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还存在不少问题。
另外,河北省现有的育苗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型育苗场,育苗基础设施普遍不强,装备落后,抗低温、阴雨、雹雪、高温高湿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大都缺少种子催芽设备、精量播种机、基质搅拌机、环境监测和控制设备、基质消毒设备等现代化育苗设备,人工用量较大,育苗成本较高。
育苗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和集约化育苗技术发展应用具有直接关系,当前正值河北省蔬菜集约化育苗行业快速发展时期,管理水平与育苗企业的高投入、高风险极不相称。许多育苗企业存在生产资料选用不优良、企业宣传不到位、订单合同不稳定、育苗计划不周密、操作人员不熟练、运输储藏不安全、售后服务不重视、纠纷解决不迅速等问题,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育苗场规模化发展,影响了集约化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
随之而来的蔬菜种苗质量纠纷也呈增加的趋势。根据调查发现,造成蔬菜种苗质量纠纷的因素,有的是种子本身的质量因素,有的是栽培、病害、气候等非质量因素,有的是育苗环节质量因素。而不管是哪种质量因素,客户一般都直接向育苗企业讨要说法,追偿损失,双方往往就责任认定、赔偿标准等花费大量精力和物力。而一旦育苗企业处置不当,都容易诱发群体性上访事件,既影响了育苗企业正常的工作,也影响到农村稳定。
在河北省蔬菜主产区,按照蔬菜播种面积,科学计算蔬菜商品苗市场需求量,按照主产县每县最少一个育苗场或覆盖主产县区30%以上播种面积的原则,每个蔬菜大县都建设1~2个年育苗2 000万株以上的集约化育苗场。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对集约化育苗企业进行扶持。特别要扶强、扶优,尽快打造一批年育苗量达3 000万~4 000万株的现代育苗企业,以提高产业化水平,并带动育苗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借助各级组织平台,大力推广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一是发挥各级农技中心和各地已培训的技术骨干作用,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下乡、技术服务、现场观摩、培训交流、现场“一对一”指导等一系列活动,强化农民对集约化育苗的认识程度,提高集约化育苗技术的应用率和辐射率;二是发挥各级蔬菜行业协会和蔬菜科技服务组织作用,从育苗设施建造、育苗设备配套及育苗技术服务等方面推进技术普及;三是发挥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指导和鼓励他们根据各自生产特点和实际需要,应用集约化育苗技术。
秧苗作为商品,应当有行业标准,在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企业要按照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原则,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秧苗生产过程、秧苗质量、秧苗运销等主要环节的企业标准,完善育苗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把育苗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轨道。育苗企业对育苗设施和工艺要进一步进行完善,以期更加符合标准化育苗的要求,蔬菜种苗管理和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强对育苗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对关键岗位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育苗技术水平。
与此同时,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各口资金,吸引社会资金,改造升级现有育苗企业的硬件设施。要按照“简化建造工艺、便于机械化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以应急补温和适度美化亮化”的思路改善育苗温室结构,大力推广集约化育苗机械化装备及育苗温室环境调控技术装备等,为能够综合运用水肥一体化、嫁接栽培、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措施,实现标准化生产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
育苗企业是集约化育苗技术的应用主体,要建立基于蔬菜育苗工作流程和技术流程的现代管理体系。一要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制定并执行按劳分配、计件制度、交流学习、奖惩制度等一系列与质量和产量相关的政策;二要完善目标成本管理,健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质量管理制度,逐步降低各个环节的生产成本;三要建立全程质量管理体系,育苗全程要真实、准确地记录相关数据,包括用工、材料能源损耗、设备维修、运输成本、质量检验、幼苗合格率、售后服务等,逐步积累和建立数据库,为质量优化、节能降耗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在规避质量风险方面,育苗生产企业要严把种苗生产质量关,未经生产试种两年以上的品种不得大规模育苗,发生问题不要回避,及时申请专家田间鉴定,尽早解决。育苗企业不能把种苗销售出去作为工作结束点,而应在当地棚菜生产过程中下派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解难答疑,使种植户生产过程出现的疑难及时得到解决,不因气候因素或种植管理原因出现问题而误解种苗生产企业。各地育苗企业应与客户签订规范的供苗采购合同,商定质量检验标准及检验方式,确定成苗的外在质量标准和内在质量要求(主要指秧苗的鲜活程度),明确影响蔬菜种植质量的责任及损失赔偿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