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娥,万福才,徐立伟(沈阳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4)
FAN Yu-e,WAN Fu-cai,XU Li-wei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44,China)
近些年,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基础通讯设施受到破坏,导致信息渠道中断,致使灾区的受灾程度、道路破坏情况、物资需求等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出来。这些都使得灾区的救援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应急物流的公共信息平台,打通受灾前线与救援后方的通讯渠道。
目前,我国各省市的物流信息平台正在构建中,但此平台主要是以运输供求信息为主,大都采用会员制的商业模式,平台的背后往往是一些网络科技公司,他们对物流行业了解甚微;再有就是一些地方的物流协会运营的信息平台如中国物流应急网,主要承担政策宣传和业界的意见收集的功能;还有一些是地方政府的物流信息平台如中国电子政务网的应急服务模块,基本上只是为政府管理提供的信息平台(如监控、统计、审验等)。国家着手建设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中,应急物流系统的功能和数据分散在其他各类信息模块中,并没有独立出来,导致决策部门难以从一个独立视图集中发现、处理问题,并做出有效决策[1]。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对应急物流信息化进行了研究。卢少平等分析了应急物流的参与主体:政府、公众和相关组织对应急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功能需求,提出了应急物流信息化平台的模块化层次结构设计方案[2];王宗喜提出了关于应急物流建设的若干问题[3];卢冰原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应急物流虚拟联合体的物流模式,构建了一种面向应急物流虚拟联合体的智能化多级协作信息平台模型[4];李明等研究了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功能模块的构成,并根据模块间的信息流向关系构造了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功能构架模型[5];王文亮探讨了应急物流信息保障系统的建设原则、目标[6]。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和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目标、原则等方面。
世界发达国家应急物流系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高度信息化[7]。目前为止,在面对地震灾害时,我国仍缺乏一个统一的应急物流信息的平台,这个平台应包括灾区需要哪些物资、哪些单位捐赠了什么物资、哪些企业提供免费物流业务、灾区的天气状况、道路交通状况等等,把这些信息放在一个统一的物平台上,并对其进行动态跟踪[7]和数据挖掘分析,为物流方案提供决策支持。雅安地震后,临时搭建的中国配货公益平台十分简陋,平台只能进行物流供求信息的发布,不仅无法实现物流交易,更不能提供相关数据和决策支持。
震后最重要的事项是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这不仅仅是指民众获取信息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实现现场被困人员、前线救援人员与后方支援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这些都决定了资源是否能及时调度、救援计划是否能顺利安排等一系列后续支援工作。因此,应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与运营格外重要。
应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首先应能够快捷地发布灾害事件的信息、应急资源需求信息[8]、物资配送中心或中转站信息、灾区的交通道路信息等,建立灾区与外界联系的桥梁,并使公众能及时了解灾害事件的进展。其次,应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须具备辅助决策的功能,为政府和救援团体等提供决策帮助。基于地震灾害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需求分析如图1。
(1)突发事件信息。政府应准确定位地震的受灾地点、地震等级及灾区的受灾状况,并及时安抚社会大众。另外,该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和新媒体的积极作用[9],实时更新灾区灾情信息、救援工作的开展状况、灾区天气和交通状况等。
(2)救灾物资信息。包括政府救灾物资需求信息,救灾物资的筹集信息和物资跟踪信息。该平台不仅具备物资捐赠平台的功能,而且具备对发放的救灾物资进行跟踪确认的模块,避免不良团体及个人的非法占用。
(3)物流交易信息。应急物流提供商与需求商发布供求信息,交易平台可结合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式[10],实现物流提供商与需求商的网上交易,同时对物流信息进行实时更新,确保所需物资能及时、保质保量送达灾区。该平台上,物流提供商应可以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不仅包括运输企业提供救灾物资的运输作业,配送中心实现物资的终端配送作业,还有仓储中心为救灾物资提供仓库或是中转站等业务。
(4)灾区道路交通信息。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灾区的交通状况,其中包括道路的畅通性和安全性;二是运输配送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实现运输业务的路径优化和物资的配送调度作业。
图1
应急物流信息平台是一个有众多层面和业务组成的综合信息平台,它服务于政府管理部门、相关组织和公众,可以进行信息发布、查询、处理和决策支持。
通过对应急物流平台的需求分析,应急物流信息平台总体框架设计采用模块化的层次结构,即由用户层、执行层、决策支持层、数据层、物理层五层结构构成应急物流信息化平台,如图2所示。
(1)物理层。它是整个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基础支撑,主要包括公共数据传输网络的基础设施、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内部局域网、相关组织内部的信息网络和服务器、客户终端等。
(2)数据层。该层主要对与应急活动相关的各类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类、存储、维护。平台中的数据库中不仅包含了内部数据、GIS数据,还包括源于外部物流企业和资源捐赠企业以及公众的外部数据库。平台不仅需要与其他系统建立良好的接口,还要对采集的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
应急物流信息标准化是平台建设的重点所在。由于应急物流信息涉及面广,不同企业不同部门的数据格式不同[11]。因此,数据的来源、内容和格式的多源异构性,要求平台必须具备这样一个模块,将通过外部数据库采集的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再将其传输到数据仓库系统。因此,笔者在数据层加入了多元异构数据处理的模块,它的实现可借鉴文献[12]。目前交通运输部已将应急物流信息标准化列为重点项目。
图2 应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框架设计
(3)决策支持层。该层是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核心层。包括应急物流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决策系统,该层对数据挖掘后建立相关的应急物流模型,并进行灾情模拟和预案评估。专家决策系统针对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选择和优化。
(4)执行层。不仅包括物资筹备、物资运输、物资配送系统,笔者增添了物流交易支持平台和灾后管理系统。
地震灾害发生后,各种救灾物资和救援人员随即涌入灾区,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组织协调,大量的物资运送车辆拥堵在路上,使得救援物资未能及时送到灾区群众手中。该平台上的物资运输和物资配送系统不仅可以为专业救援进行路径优化和配送调度,还应可以为社会义务救援的参与企业或组织提供物流决策参考,充分发挥民营快递的力量。
物流交易支持平台采用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将义务救援的物流供应商与需求商直接联系到一起,并实现物流交易和跟踪。地震发生后,大量的社会组织踊跃参与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工作,由于物资捐赠企业没有合适的物流提供商,而物流企业获取不到相应的物流需求信息,致使双方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物流交易支持平台实现应急物流的在线交易并对捐献物资进行跟踪,使得捐献物资准时准量地送达灾区人民手中。
抢救工作结束后,即进入灾后生产生活的恢复和重建环节。考虑到近来曝光的各种救援物资吞并、资金占用的事件,笔者在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执行层加入了灾后管理的模块。灾区的恢复和重建,还需进行救援物资和资金进行调拨和投入,多余物资的回收近来也引起关注,另外要对救援物资和资金的使用进行统计跟踪。
(5)用户层。按其身份分为政府部门、应急物流参与企业、公众三类。平台赋予用户不同的权限,提供不同的应用接口和服务机制。用户登录平台后根据自己的权限发挥正能量,如:政府可以通过信息分布系统向社会发布政策法规、灾区物资需求、道路交通状况[13]。物流参与企业接受政府的指挥调度,并可在平台上发布、查询物流供求信息;受灾民众可以通过新媒体作为媒介(如微信、微博等),将灾区的最新受灾情况和救援需求同步信息传递到应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另外平台应为公众搭起爱心募捐、寻人搜索的渠道,充分调动社会民众的及力量。
本文针对地震灾害的特点对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进行需求分析,基于此构建了一个由用户层、执行层、决策支持层、数据层和物理层的五层总体框架结构,该框架首次加入了物流交易支持模块和灾后管理模块,有效地整合社会力量进行救援和监督,并充分发挥政府的指挥调度的职能。数据层创新性地加入了多元异构数据处理模块,考虑了应急物流信息的内容、格式的标准化问题。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实施将提高应急指挥调度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使得灾区能得到及时救援和重建。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设计各个层面,要有针对性的分步实施,这样才能很好地预防和应对灾害。
[1]卢冰原,何力,彭杨.城市应急虚拟物流联盟智能化信息平台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1,30(11):184-188.
[2]卢少平,杜鹏,朱斌.应急物流信息化平台研究[J].城市观察,2011(6):66-73.
[3]王宗喜.关于应急物流建设的若干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2009(3):20-22.
[4]卢冰原,吴义生,黄传峰.物联网环境下的城市应急物流联合体信息平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9):160-165.
[5]李明,吴耀华.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功能框架研究[J].物流技术,2010(7):170-171.
[6]王文亮.应急物流中的信息系统建设[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30.
[7]梁艳平,文杰,唐玲莉,等.应急物资信息发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物流技术,2010(6):129-131.
[8]李静宇.打造全国统一的公共数据平台——专访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科技信息部主任黄惠良[J].中国储运,2010(11):25-27.
[9]唐绪军,刘瑞生,黄楚祈.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0]杨昌,卢少平,王建宇.基于电子信息平台的应急物流管理研究[J].综合运输,2012(5):35-39.
[11]商丽媛,谭清美.基于网格的应急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10):175-178.
[12]熊岳,张晓萍,缪立新.企业间异构物流数据的共享与交换[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10):62-67.
[13]刘环城,郑淼磊.基于电子政务的灾害应急物资信息平台建设[J].国书情报工作,2011,55(17):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