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平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按照行业规定,16岁以下孩子统称儿童,其中0-1岁称为婴儿、1-3岁幼童、4-6岁学龄前儿童、7-16岁学龄儿童。据统计,我国16岁以下的儿童3亿多,此外每年还有1000多万的新生儿出生,中国特殊的四二一家庭模式,使儿童消费占家庭的主要支出,童装消费力量非常巨大。[1]与此同时,童装市场存在色彩暗淡、款式单调、缺少童真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国人消费层次整体升级,消费者档次逐级上移,发掘民族特色现代再设计,不仅能够传承传统文化,而且赋予家长和孩子更多选择。[2]
“婴戏图”是以儿童嬉戏、玩耍为题材的装饰图案。它萌芽于战国时期,在四川出土的战国铜壶和湖北曾侯乙墓木盒上就有描绘孩子可爱摸样的图案。[3]婴孩绘画技巧到唐宋时期渐趋成熟,至宋代婴戏图进入了黄金时期。受当时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婴戏图作为商品在市面上广泛流通。为了满足不同阶层人民的趣味与需求,宋代婴戏图民俗色彩强烈,充满了生动的生活和世俗的气息。因此,宋代婴戏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风俗、服饰外貌。[4]迄今为止,从婴戏图出发研究服装的论文主要集中于儿童发式、服饰特征、民俗等的概述上,宋代儿童服饰全貌的具体细分还有待深入。[5]
由于条件限制,本研究主要以可靠度较高的宋代婴戏图题材图像出版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画面进行仔细观察分析并以文献资料佐证,将宋代儿童发式、头衣进行分类整理。
本文使用宋代婴戏图24幅,包括苏汉臣《秋庭戏婴图》、李嵩《骷髅幻戏图》、苏焯《端阳戏婴图》等。画中儿童共计131人,其中男童118人,女童13人。根据图像统计得到如下总结:儿童发式有着独特的形式,而儿童头衣有着与成人服饰几乎相同的首服形制。宋代婴戏图作为当时流行的风俗画真实而生动地反应了当时儿童的顶上风情。
古代对于不同年龄儿童有的称谓主要以发式来区别。尚未满周岁包在小被子里的叫襁褓;稍大点还需要抱的三岁以内叫孩提;九岁之前披散着短短的头发的叫垂髫;十四岁之前将稍长的头发扎成两个羊角的叫总角;女子十五岁成年,需要将头发挽起来用发簪别住,称为及笄;男子二十成年,此时头顶戴帽子,称为弱冠。[6]
(1)垂髫
古代“髫”专指幼童下垂发式。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垂髫之童,但习歌舞”,其中所记“垂髫”就是脑门留一撮或者几撮毛发自然下垂,其他部位都剃去的发式。民间认为胎发受生产污染需要剃去,因此垂髫之年的幼小儿童需剃头,只留一撮到几撮头发。这种发式在宋代婴戏图中比较常见,例如《秋庭婴戏图》、《扑枣图》、《傀儡婴戏图》等均有此类男童发式描绘。
图1
(2)总角
“总角”指束扎起来的发式。《释名》:“縂,束发也,縂而束之也”,《礼记.内则》:“男女未冠笄者,……拂髦,总角。”根据史料记载,未成年之前的男女童将头发束起来称为“总角”。总角按照束发位置、束发形式分偏顶、勃角、辫子等类别。据《宋史.五行志》记载:“宋理宗朝时,童孩削发,必留象大钱大一些的头发,于头顶左,名之曰:偏顶。或者留之于顶前,束以丝缯,宛若博交之状,或曰勃角。”根据其中描述可知“勃角”是在头顶偏前部位留头发并用绳带束扎,而“偏顶”类似“勃角”,差别在于其位置在头顶偏左。除了用绳带束发外,辫子是常见发式,且辫子个数不一,有时一个、两个,有时很多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中描写七岁的宝玉:“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受传宗接代封建思想影响,由于宋代婴戏图以男童为主,女童并不多见,且发式只有两髻或三髻。总角式样在《婴戏图》、《傀儡婴戏图》、《扑枣图》等中表现丰富。
图2
头衣始于先秦,是用于束发的用品和饰物的总称,从最初的笄、发箍等发展到发带、冠帽、头巾、抹额等多类,同时具备保暖、装饰、礼仪、象征等功能。[7]对于宋代儿童头衣而言,保暖、装饰功能被加强,且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1)发带
宋代婴戏图中男童多以“丝缯”束发,颜色多以红色为主。女童出现的频率不高,例如,苏汉臣《秋庭婴戏图》、《冬景婴戏图》中出现的姐姐形象,头发采用缎带束扎、缠绕,并用玉珠做装饰,相比男童更注重装饰。
(2)冠帽
宋代婴戏图中展示的童帽样式并不多见,在《风雨牧归图》、《婴孩弄影戏图》和《荷庭婴戏图》等画作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类:斗笠、瓜皮帽、漆纱笼冠、裘皮暖帽。平民阶层帽子材料质朴,以保护、御寒等功能为主,如牧童的斗笠;贵族阶层帽子材质讲究,在功能至上更加强调装饰和身份象征,如贵族儿童夏天的漆纱笼冠和冬日的裘皮暖帽。
图3
(3)头巾
头巾是裹头的织品,亦称包头或缠头。宋高承《事物纪原·冠冕首饰·头巾》:“古以皂罗裹头号头巾。蔡邕《独断》曰:古帻无巾;王莽头秃,乃始施巾之始也。《笔谈》曰:今庶人所戴头巾,唐亦谓之四脚,二系脑后,二系颔下。取服劳不脱,反系于顶上;今人不复系颔下,两带遂为虚设。后又有两带四带之异,盖自宋朝始。”由文献资料可知头巾主要是庶人的穿戴品。
图4
(4)抹额
抹额,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等,是束在额前的服饰品。《续汉书·舆服志》注:“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此即抹额之滥觞。”由此可见,抹额最早是北方少数民族为保暖御寒束在额上貂皮,结果发展成首饰,随着时代变更其形制、材质也发生了变化。宋代婴戏图中展示的抹额主要分两类:布类和裘类。这一时期布类抹额质料、装饰工艺相对较为朴素。
图5
总的来说,宋代婴戏图揭示了儿童首服的以下特征:
(1)儿童发式有着独特的形式,而儿童头衣有着与成人服饰几乎相同的首服形制;
(2)儿童发式主要有垂髫、总角两大类;
(3)“垂髫”就是脑门留一撮或者几撮毛发自然下垂,其他部位都剃去的发式;
(4)“总角”就是将头发束扎起来的样式,可以分为偏顶、勃角、辫子等类别;
(5)儿童头衣分发带、冠帽、头巾、抹额等多类,兼具保暖、装饰、礼仪、象征等功能。
利用宋代婴戏图研究儿童首服只是宋代儿童服饰的一小部分,对于儿童上衣、下裳、足衣及其他装饰类别等还有待挖掘整理。◆
[1]刘亚平.学龄儿童服装市场现状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1;(11).
[2]刘亚平.2011长沙童装市场调研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2;(02).
[3]陈红星,郑国华.从婴戏图看我国古代少儿体育游戏[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
[4]林燕.从《婴戏图》看两宋时期的儿童生活实景[J].博物馆研究,2013;(01).
[5]刘虎.宋代婴戏图浅析[D].山东理工大学,2010.
[6]包铭新,孙颖.宋代婴戏图中的儿童发式[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7]钟漫天.传统童装的形制及其民俗事象[J].艺术设计研究,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