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红岩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β-内酰胺是抗生素的一种。β-内酰胺酶则是由多种酶组成的酶家族,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但主要成分为β-内酰胺酶的“生鲜牛乳抗生素分解剂”是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非食用物质。资料表明,β-内酰胺类兽药在养殖环节中的广泛使用和致病菌的变迁是导致细菌产生内源性β-内酰胺酶的原因。如何区分β-内酰胺酶是细菌内源性代谢产生,还是非法添加行为,至今尚无定论。目前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的检出无强制性国家标准,缺乏成熟的标准检测方法,致使β-内酰胺酶成为生鲜乳监管中的一个盲点和隐患。
为进一步证实奶牛是否能够产生内源性β-内酰胺酶,个体奶样中是否能够检测出β-内酰胺酶,特在3 家牧场47 头奶牛中进行了试验,取得了一定量的试验数据,现将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供参考。
卫生部下发的杯碟法检测β-内酰胺酶的方法(试行)。
杯碟法采用青霉素类药物绝对敏感的标准菌株,利用舒巴坦特异性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并加入青霉素作为对照,通过对比加入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未加入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样品所产生的抑制圈的大小间接测定样品中是否含有β-内酰胺酶类药物。
抑菌圈大小差异>3 mm,判定为内酰胺酶阳性(图1)。图1中,A圈-B圈>3,判定内酰胺酶阳性;C、D圈为对照试验组。
图1 杯碟法对β-内酰胺酶的检测结果
1.3.1 由于细菌会产生内源性β-内酰胺酶,所以奶样被细菌污染后,β-内酰胺酶检测阳性概率较大。结果显示,有23 份奶样β-内酰胺酶呈阳性。酒精试验结果显示,奶样全部酸败。
1.3.2 兽药的成分。如果药品中人为加入β-内酰胺酶,药物在机体中的代谢产物会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2.1.1 选取16 头患有乳房炎的奶牛,其中15 头为隐性乳房炎,1 头为临床型乳房炎。
2.1.2 对患病奶牛使用6 种无抗药品,具体如表1所示。
2.1.3 对所选取的患病奶牛,采用购买的无抗药品进行治疗,用药8~12 h后对奶牛进行采样,检测牛奶是否含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表2为用药后β-内酰胺酶的检测结果。
2.1.4 将6 种药物直接加到牛奶中检测β-内酰胺酶,其中2 种药品β-内酰胺酶检测呈现阳性,药物本身对检测结果有影响(表3)。
2.1.5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标注无抗药品后,牛奶能够产生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43%。试验过程中发现,奶牛的个体差异、胎次与β-内酰胺酶的产生有直接关系。奶牛停止用药1~5 天后,牛奶中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合格,没有规律可循,这与机体对药物吸收有直接关系。
表1 试验中使用的6 种无抗药品
表2 用药后β-内酰胺酶抑菌圈的检测结果 单位:mm
表3 6 种药物直接加到牛奶中后的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
2.2.1 试验方法
选取28 头用过抗生素药物的奶牛,对奶牛用抗生素药物,在停药期内,奶牛机体中无抗生素残留,检测牛奶中是否含有β-内酰胺酶。
2.2.2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奶牛使用抗生素后,当机体中无残留时,牛奶不会产生β-内酰胺酶。但经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奶牛,机体产生抗药性后,在用药过程中就容易产生β-内酰胺酶。因为抗生素的生化机制特点为:机体内能够产生使抗生素结构改变的酶(即钝化酶,包括β-内酰胺酶),机体产生酶后直接与药物作用,致使药物失效,这也是导致抗生素药物出现耐药性的根本原因之一。这可以解释在日常检测过程中,出现抗生素牛奶中还存在抗生素分解酶的原因。
2.3.1 试验方法
选取3 头健康奶牛,饲喂霉变饲料,检测牛奶中β-内酰胺酶的变化情况,试验周期为1 周。
2.3.2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霉变的秸秆,奶牛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与青霉素根本不发生任何作用,所以牛奶不会产生β-内酰胺酶。但长期饲喂霉变的饲料,对奶牛的直接影响是:机体营养不均衡,奶牛出现酒精阳性乳,抵抗力降低,稍微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奶牛极易发生乳房炎。饲养方面导致的酒精阳性乳与细菌污染导致的酒精阳性乳有本质区别,前者不会导致β-内酰胺酶阳性,而后者很容易导致β-内酰胺酶阳性。乳房炎牛奶本身的微生物就超标,所以会出现β-内酰胺酶阳性,而腐败的饲料短期不会导致牛奶中出现β-内酰胺酶。
奶牛用药后能够在机体中产生内源性β-内酰胺酶,如何区分β-内酰胺酶是由内源性代谢产生的,还是非法添加的,目前还无法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