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曹 凛
郑和五下西洋前,对宝船进行了例行检查和修补,之后船队在福建长乐港驻泊近一年,期间当地船厂的提举与相关管理官员对船队船质进行了检查。船队于1417年冬五下西洋,并在波斯湾建立了霍尔木兹基地,以方便船队在此进行远洋补给、船质检查和修补,为返航提供安全保障。
1416年年底,明朝皇帝因18个国家的访问,命郑和准备第五次下西洋,郑和接受了回访和护送各国使节回国的任务,这当中还有一系列军事任务。《明成祖实录·卷103》:“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二月丁卯,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南渤利、不剌哇、阿丹、苏门答剌、麻林、剌撒、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诸国及旧港宣慰司使臣辞还,悉赐文绮袭衣,遣中官郑和等赍敕及锦绮纱罗彩绢等物,偕往赐各国。”郑和奉旨后,马上前往南京的龙江宝船厂,进行船队的准备活动,包括命相关人员检查一年前(1415年旧历九月)第四次下西洋回国宝船的船质。
据《明成祖实录》记载,永乐十一年至十七年期间,只有永乐十三年三月建造了一些海船,数量不详(《明成祖实录·卷96》),如果建造了出使西洋的大海船或宝船,应是业内大事件,其数量和海船具体船型当有明确记载,如永乐十一年十月改造的海风船63艘(《明成祖实录·卷89》),永乐六年正月工部建造的宝船48艘(《明成祖实录·卷55》),永乐五年九月“备使西洋诸国”改造的海运船249艘(《明成祖实录·卷52》),在史籍中都有明确记载。因此,第五次下西洋的宝船,肯定还是四下西洋那40艘宝船,而这40艘宝船是从永乐六年(1408年)龙江宝船厂建造的48艘宝船中挑选出来的。时间经过了近八年,宝船船质的检查、保养和修补工作,成为第五次下西洋能否成功完成的关键保障。
郑和船队的核心船型是宝船,其他船型还有战船、坐船、马船(作战与运输兼用)、粮船、水船等五类船。龙江宝船厂在郑和、船厂提举、都水分司官员、督造主事、厢长、作头、内官监匠等人的监督下,对40艘宝船的船壳、隔水舱和船帆等进行仔细和认真的船质检查。这关系到船只远洋安全航行的基本安全保障。
船厂提举、都水分司官员和督造主事等陪伴郑和,查看各宝船的船体外壳密封和坚固情 况。《 明 史· 卷304· 列 传 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郑和》记载:“……大舶(宝船)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如此庞然大物的外壳,其厚度达到34至38厘米,由两至三重厚木搀叠而成。船厂相关官员查看船板是否有松动、渗漏现象发生;查看船板间的连接点面是否牢固,当时船匠主要用平接、搭接和榫接三种船艺方式连接同一平面的船板,然后用参钉、吊钉、钩钉等铁钉进行加固;相关官员还查看船板间的缝隙是否用麻丝、茹草和桐油等粘合物进行了 缝。船厂相关官员将查出的问题一一记下,命船匠进行针对性修补。
船厂提举、都水分司官员和督造主事等人查看宝船的水密隔舱质量。船厂相关技术官员首先查看水密隔舱的隔舱板质量情况,隔舱板一般厚达十几厘米,边缘一般与船肋骨相连,相关官员查看隔舱板边角与四周船肋骨之间的连接情况,若有缝隙,命船匠用麻绳与桐油灰制作而成的 料进行填补,以确保水密;其次,船厂相关技术人员查看水密隔舱的内部质量情况,郑和宝船的水密隔舱一般“分为二十三舱”(见明朝陈侃所著的《使事纪略》),船只越大,隔舱越多,所起到的船体整体强度就越高,同时,隔舱的增多,也方便了货物分门别类地装卸和摆放;再次,技术人员查看水密隔舱内部以前修补过的地方,以防渗漏水现象发生。由于船只在第四次下西洋时远航过,受礁石或鱼群的侵扰,以及木板自身的老化、侵蚀,铁钉的生锈,船只的水密隔舱有很多地方应被修补。
水密隔舱技术是我国古代造船工艺的一项重大发明,它对于远洋船只的航行安全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船只局部漏水,不会危害到整艘船的安全,而且水密隔舱结构可以增强船体横向强度,使船只在航行中承受大风浪的冲击。除宝船外,郑和船队的其它海船也都采用了水密隔舱技术。
船厂相关技术官员还查验宝船的帆桅质量,明朝何汝宾的《兵录·卷10·战船说》记录当时福船的帆蓬尺寸为“大风蓬长五丈五尺”,船帆有破损处,即请木 、搭材等船匠进行修补或更换。技术官员查看桅杆的固定情况,当时帆桅的制作多采取组合桅工艺:数根木梁拼接合拢,外用铁箍绑紧,这样可使桅杆半径达到60至70厘米,明朝巩珍著的《西洋番国志》记载宝船的船桅尺寸为“中桅长者八丈为率,短者缩十之一二”。船厂技术官员查看升降船帆的立式或卧式索具绞车质量,以确保宝船6桅(或9桅)上的12帆能顺利升降。郑和宝船采用多达12帆数量的船帆来提高船速,是为了弥补船体宽大稳性好而带来的不足等问题。
《西洋番国志》记载宝船“蓬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郑和船队能“云帆高张,昼夜星驰”(郑和等撰写的《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表明船帆质量高、使用效果好,宝船厂相关技术官员对帆桅质量的仔细查验,也功不可没。
宝船船质查验后,船厂督造主事、提举等相关技术官员将查出的船体、水密隔舱和帆桅等质量问题提交给工部,“结申到部”,“覆查明白”,经工部相关部门批准后拨款到宝船厂,进行船只修补改造:“永乐年间……该修理者,就行督造主事并提举司官吏、匠作会办修理。结申到部,奏行工部,转行本部,覆查明白,奏奉钦依,然后改造”(《龙江船厂志·卷1·典章》(明·李昭祥))。
永乐十四年四月,郑和陪同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宝船厂附近的龙江关天妃宫竖立起《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以报答天妃对郑和前四次下西洋船队的安全庇佑。碑文699个字全部由明成祖朱棣亲自撰写,部分碑文如下:“张帆荡舻,悠悠顺适,倏忽千里,云驶星疾。咸曰:此天妃神显示灵应,默加佑相。……永乐十四年四月初六日。”明成祖在南京宝船厂附近竖碑,含有对船厂造船质量上乘、船质查验水平高超的褒奖意味。
宝船船质查验后,永乐十五年郑和率40艘宝船驶往福建晋江的长乐港,与那里的整个船队汇合,等待当年冬季季风到来时起航。期间,郑和命当地船厂对船队除宝船外其他船型的船只进行例行质量查验、设备修补、装备和关键岗位人才的补充等工作。
当地的长乐船厂和三卫船厂,为郑和第三、四次下西洋建造了大量大型战船、马船、粮船和水船等远洋海船,《长乐县志》记载:“明永乐间,太监郑和通西洋,造巨舶于此”,《闽都别记》(清·何求)也记载,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诏书既下,有司官先在长乐十洋地方造舟,工匠数千。”因此,船厂的提举与当地的“镇守太监”、“提监市舶太监”等船只管理官员,有着丰富的监造船或检船经验。
明初朝廷在福建和广东、浙江的市舶司设立了“提监市舶太监”,福建的市舶司设在福州,距离永乐港不远,市舶提监负责进出口船只的检查、海外贸易许可证(公验、公凭)的检查以及对船货的抽分和税收等工作,因此郑和船队甫进永乐港,当地的“提监市舶太监”便赶来迎接,并参与了一些船只的船况查验工作。
《南船纪》(明·沈启)记载,当地船厂的提举负有“协其法式”的船质检查职责:“提举之职,专掌战、巡等船之政令。凡工之将兴也,经始略事,鸠工度材。及其兴也,协其法式……”,郑和船队早早聚集到长乐港,开始时间长达近一年的各项远洋准备,包括船质的全面检查,也是因为当地有大量的监造海船人才。
船厂的提举与当地的“镇守太监”、“提监市舶太监”等船只管理官员,查看了战船、坐船、马船(作战与运输兼用)、粮船、水船等船质情况,对船只进行了针对性的维修和保养。期间,郑和还在当地选拔了大量懂船艺的专业人才。“始则福建广浙,选取驾船民梢中有经贯下海者称为火长,用作船师,乃以真经图式付与领执,专一料理,事大责重,岂容怠忽”(《西洋番国志·自序》(明·巩珍))。明朝档案《卫所武职选簿》记载的下西洋的立功将军中,有8位是晋江人。印尼第四任总统瓦希德(1940~2009)的先祖陈金汉也是晋江人,陈金汉1417年随郑和五下西洋时,定居印尼。瓦希德2003年曾回晋江寻根。
永乐十五年五月,郑和还抽空到泉州拜佛,并招徕了一批懂船艺、远洋的专业人才,包括元末航海世家蒲寿庚的后代蒲和日,蒲和日随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后来因功提拔为泉州卫镇抚,泉州的《郑和行香碑》记载:“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灵圣庇佑。镇抚蒲和日记立。”随郑和下西洋的泉州人还有吴梦,《深沪镇志》记载:“永乐年间,科任人吴梦随郑和下西洋,因悉航道善水性而屡建奇功,从水手逐渐提为将军。”他退役后,组织几十艘海船,编为一支远洋船队,到海外进行贸易活动。
永乐十五年(1417年)冬,郑和船队离开长乐港,开始了第五次下西洋的壮举。郑和船队的一两年进行一次的大规模巡航,大振了明朝的国威,使世界各国都意识到中国是当时最强大的海洋国家。船队护送19国使臣及一些地区使节回国,船到今天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一带,送下了爪哇、满剌加、苏门答剌的几国使臣与旧港宣慰使施进卿,船队驶入在满剌加设立的大型海外基地,“一应钱粮顿在其内”(《瀛涯胜览》(明·马欢)),进行物资补给和船质的例行检查。
旧港宣慰使施进卿(?—1423年),广东人,明庭任命的中国最南端所辖领土的地方长官,苏门答腊旧港的实际统治者,负责当地港口的管理,并听命于明朝。《明史·卷324·列传第二百十二·外国五·三佛齐》记载:“(永乐)五年,郑和自西洋还,……命设旧港宣慰司,以进卿为使,锡诰印及冠带。自是,屡入贡。……二十二年,进卿子(施)济孙告父讣,乞嗣职,许之。”施进卿作为当地的港口管理者,熟悉船只检查,《明史·三佛齐》记载旧港“庶民皆水居。编筏筑室,系之于桩。水涨则筏浮,无沉溺患。欲徙则拔桩去之,不费财力。”施进卿率相关技术官员到满剌加的明朝基地,协助查验船质、维修和保养船体和船用设备。
满剌加属今天的马六甲地区,明朝在满剌加设立大型基地“外府”(《西洋番国志》(明·巩珍)),很明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图。施进卿完成的这次协助查验工作,其性质相当于2010年2月初中国船级社海外分社在也门亚丁港对中国海军第四批护航编队的综合补给舰“千岛湖”舰进行的入级和法定检验工作,对于船只的远洋航行安全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对郑和船队的船只维修和保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郑和船队的船只经过充分检查和保养后,驶离满剌加基地,分三个支队往各地执行任务。其中一支船队来到忽鲁谟斯“公干”。忽鲁谟斯即今天的重要的世界航道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郑和在那里建立起了一个霍尔木兹基地,为船队航行提供便利。
有关郑和船队在忽鲁谟斯建立基地的相关资料很少,《客座赘语》(明·顾起元)记载1465~1487年间兵部侍郎刘大夏烧毁了国家档案馆里收藏的所有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文献资料,恐怕也有保守国家秘密的原因之一吧。但以郑和的海洋战略眼光,他在航运频繁的马六甲海峡建立满剌加基地,也在情理之中:船只可在那里进行远洋补给、质量验查和修补,为返航提供安全保障。
永乐十七年,郑和船队的另一支船队来到非洲东海岸,访问了数个非洲国家,最远处到达马林国(今天的肯尼亚),这里的“瓦上噶”族的祖先是中国人,他们世代相传的家训:他们是一艘郑和海船触礁后逃生到岸上的几十名水手的中国后裔。2010年年底,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联合在当地的拉姆群岛海域,对这艘郑和沉船进行了水下考古,由于年代久远,所获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