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浙江分社 刘孟云
2013年3月12,日本资源能源厅宣布,“地球”号深海探测船当天上午从爱知县附近渥美半岛近海开采出“可燃冰”,这是全球首次成功在海底开采出“可燃冰”,成为世界上首个掌握海底可燃冰采掘技术的国家。消息一出,“可燃冰”开采再次成了热门话题,这不仅显示出日本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而且必将刺激其他各国加速对“可燃冰”开采的推进力度。
天然气水合物(NGH),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又被称作“可燃冰”。它在一定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条件下,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气体为甲烷,对甲烷分子含量超过99%的天然气水合物通常称为甲烷水合物。
“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同等条件下煤、石油、天然气产生的多得多,而且在燃烧以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弃物,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等要小得多。科学家普遍认为,作为一种新型环保能源,可燃冰有望替代石油等传统能源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
自从1810年首次在实验室发现天然气水合物以来,各国在探索开发“可燃冰”的道路上就没有停止脚步。迄今,世界上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其中,走在国际前列的日本已拥有七口钻井,美国则从2000年起将“可燃冰”作为政府项目,与各大学和私营公司合作,进行勘测和实地研究。此外,加拿大、印度、韩国、挪威等国也纷纷开始投入勘探项目。
我国从2002年正式启动的海域“可燃冰”资源调查与评价专项,目前已取得一系列成果,2007年首次在神狐海域钻获可燃冰实物样品,证明南海可燃冰资源远景良好。“十一五”期间,科技部863计划设立了“海域可燃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重大项目,投入8000多万元资金,以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依托单位,联合多所高校,针对“可燃冰”资源勘探所面临的关键技术,并着眼于未来对这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组织联合攻关,形成了一系列关键探测技术。目前,专题调查团队已圈出南海北部7个远景区,19个成矿区带,仅神狐钻探区内11个“可燃冰”矿体,面积就达到约23平方千米,气体资源量约为194亿立方米,控制资源量达到41亿吨油当量。
“可燃冰”是一种新型绿色能源,因为1立方米“可燃冰”可释放出160~180立方米的天然气,其能量密度是煤的10倍,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炭的一半,能有效地减少地球温室效应,而且其储量巨大,现在探明的可燃冰储量,分布面积就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1/4,比全世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加起来的储量还要多几倍,且在这些“可燃冰”层下面还可能蕴藏着1.135×1020立方米的气体。
但“可燃冰”勘探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的学科,如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流体动力学、热力学、钻探工程、地质实验技术和海洋环境等。开采技术复杂,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开采不当可能诱发海底滑坡等地质灾害;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超过二氧化碳;极易破坏海底生态环境和成本高昂等。
被誉为21世纪最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各国科学家们还是普遍认为,作为一种新型环保能源,“可燃冰”有望成为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替代品,成为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开采难题将逐一突破。比如,日本研究人员对合成水合物研究发现,合成水合物在-15℃的温度和大气压下保持稳定状态,科学家们正在从事相关的改进研究,以使“可燃冰”可以在低压和0℃~30℃的温度条件下保持稳定状态,这样“可燃冰”的存储问题就基本可以解决。
随着“可燃冰”的海底开采技术及“可燃冰”运输船的传输技术等问题得以突破,其大规模的商业化将成为现实,届时将为海洋工程勘探装备、船舶制造带来潜在的市场机遇。
运力优势,据东京燃气公司和三井船舶工程公司的专家估计,地球表面的“可燃冰”储量高达400万亿立方米。随着“可燃冰”储运技术的攻克,就可以用类似于温度可控的货船来运输。通过计算人们发现,如将现有储量的“可燃冰”用17万吨的货船一次性全部运输的话,该类货船的需求量将达22.4亿艘。
运输优势,与LNG相比,“可燃冰”所携带的天然气要少得多,1立方米LNG含天然气600立方米,而1立方米的“可燃冰”的含气体量仅有164立方米。但与LNG要在-163℃的条件下才能运输相比,在标准气压环境下以冻结的小球形式存在“可燃冰”的运输要求要宽松得多,运输成本要比LNG运输成本少25%。目前,一艘LNG船最少要耗资2.05亿美金,而日本研究人员估计,仅用约7000万美元就可以建造一艘10万吨的类似于冷冻散货船的可运输“可燃冰”的船舶。无疑“可燃冰”运输将给船舶制造业、航运业带来良好的机遇。
目前,“可燃冰”的开采在钻探、转换和保存技术方面还在探索之中,距离商业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应该积极关注加强钻探、转换和储运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大力开发与之配套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这将是造船业转型发展的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契机,将给造船业和航运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