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文,牛艳萍,康富标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夜间发生率高,因不良刺激、饮食不当等诱发[1],患者可发生出血性休克,引发肝性脑病和腹腔积液,病死率高[2]。本文对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0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进行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30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B 超或CT 确诊。300例中男218例,女82例;年龄(48.7 ±9.9)岁。肝炎后肝硬化205例,酒精性肝硬化73例,血吸虫肝硬化12例,其他10例。Child-pugh A 级102例,B 级113例,C 级85例。B 超检查示:门脾静脉内径(PV)(14.2 ±1.8)mm,≥14 mm 252例,脾静脉内径(SV)(11.7 ±0.13)mm,≥10 mm 248例。肝脏缩小198例,脾大206例,腹腔积液237例。
1.2 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
1.2.1 饮食干预:饮食不当是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诱因,多数因饮酒、进食粗糙、坚硬食物而诱发。告知患者避免食用坚硬、粗糙或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防呛,防噎,忌暴饮暴食[3]。一般选用蛋、鱼类、牛奶(或酸奶)作为主要食物补充蛋白质,适当加入果汁、蔬菜汁补充维生素更佳。烹调时少盐、少油、禁辛辣,避免油炸食品。食物尽量切碎、煮烂。少吃豆制品,避免引起腹胀。食物的温度应温和,不宜过冷、过热,过冷易刺激肠蠕动,导致腹泻,过热易烫伤口腔、食管、胃黏膜。护士应严格把关,指导家属提供合理饮食,出血后第1次进食应为全流食30~50 ml,如无不适,每隔2 h进食1 次,每次增加5~10 ml,第4 日开始进半流质饮食,每次量为100 ml,第7 日开始逐渐过渡到软食至15 d 后进普食。必要时护士给予口腔护理。
1.2.2 药物治疗干预:告知患者切忌自行服药,尽量减少口服药物,慎用有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口服药物时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将药片放入冷水中溶化后口服,或将其研末后用水冲服,对胃有刺激性或能引起恶心等不适应的药物饭后服用或予以更换[4]。
1.2.3 健康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一切容易导致腹压升高的因素及预防方法。如咳嗽,及时查找原因,使用镇咳药或抗生素;呕吐者及时使用止吐剂;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排便通畅,切忌排便时用力过度或屏气,必要时使用缓泻剂[5]。告知患者养成每日关注气温变化的好习惯,随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有不适及时就诊。
1.2.4 心理护理:护士应告知患者情绪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尽量减少不良刺激,避免情绪激动。平时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和好友聊天,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调节心情。病程长、经济压力大等原因导致肝硬化患者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应及时给予疏导,在生活上尽量给予照顾,提供必要的感情援助,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
1.2.5 出院前指导:患者出院前几日身体基本恢复,责任护士再一次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患者存在的知识盲点、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预防、出血先兆、自我护理等知识,以降低再次出血的风险[7]。指导患者调整生活节奏,预防感冒,保证休息,避免劳累和紧张,定期复查[8]。出院后定期随访,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指导其出院后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和心情。
1.3 评价方法 入院时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患者进行上消化道出血诱因知晓情况调查,主要项目包括饮食不当、腹内压增高、过度劳累、不良情绪、刺激性药物、上呼吸道感染等。出院时再次进行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并根据患者掌握的情况,给予加强指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α=0.05 为检验水准。
本组出院时对上消化道出血诱因的知晓率较入院时明显提高(P<0.01),见表1。住院期间均未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表1 护理干预前后肝硬化患者对上消化道出血诱因知晓情况比较[例(%),n=300]
肝硬化患者饮食不当易划破曲张静脉,使食管黏膜充血、血容量增加,损伤食道黏膜,导致出血,饮食不当包括饮用刺激性饮料、饮食过冷或过热、进食速度过快、进食量过多、食物过硬、暴饮暴食等[9]。本组入院时有40.0%的患者不知道饮食不当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经宣教与指导,出院时患者及家属的知晓率提高至95.0%。
由于腹腔内压力骤然升高,门静脉压力增高,导致曲张静脉破裂。导致腹腔内压力升高的因素有剧烈咳嗽、打喷嚏、呃逆、呕吐、用力排便、提举重物等[10]。本组入院时有18.7%的患者不了解相关知识。通过宣教,指导患者有预见性发现导致腹内压升高的因素,采取合理措施尽量避免,出院时知晓率为87.3%。
过度劳累、不良情绪是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分的激动、悲伤、愤怒、急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肾上腺素分泌增加,门脉压力升高,从而诱发出血[11-13]。本组入院时有16.0%的患者不了解情绪过于激动可引起胃黏膜缺血性改变,使胃黏膜防御机能下降,胃酸分泌增多,易诱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通过宣教,出院时知晓率为83.7%。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充分调动患者的潜能,使患者的生理功能正常发挥,更好地适应环境,增强抗病能力,保持健康状态。经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本组住院期间情绪均较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差,抵抗力比正常人弱,因患上呼吸道感染,多数患者常自行服用对胃黏膜有损伤性的抗感冒药,如速效伤风胶囊、复方阿司匹林,可以直接损害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和病变的胃黏膜,从而导致出血[14-15],因此,门静脉高压患者尽量不服用该类药物。本组入院时有11.0%的患者不知道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经宣教与指导,出院时知晓率升至79.0%。
肝硬化门脉高压由于肝功能差,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机体抵抗力弱,易受凉致上呼吸道感染,可引起患者咳嗽、发热、恶心,均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与气温、时间也有关系,1~4月为出血高发月份,日平均温度低于10℃,出血概率明显升高,夜间发生率明显升高[16-18]。本组入院时8.0%的患者不知道上呼吸道感染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也不了解出血与气温、时间的关系。经宣教,出院时知晓率升至68.0%。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并主动参与,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交流、有评价的教育活动,能够促使患者自觉采用健康行为,维持和促进健康[19-21]。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入院时的问卷调查了解肝硬化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患者的个性特点及文化素质,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发因素,并能够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也大大提高,从而使再出血的概率显著降低。此外,出院前1 日采取问卷形式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针对知识遗漏点重点加强指导,收到了较好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1]施婉良,陈月桃.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家庭护士,2008,6(8C):2201.
[2]金世柱,孟祥伟,韩明子.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1):59-62.
[3]任爱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现状[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70-71.
[4]刘天平.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和诱因分析[J].中外医疗,2008(35):166.
[5]陈学君,邹文英,史华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再出血的诱因分析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0,25(8):2600.
[6]洪树琴.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诱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6):718.
[7]陈彩芳,卓永宁,江美銮.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3):205-206.
[8]张冬湘.1083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季节分布特征与健康指导[J].护理与康复,2009,8(5):437-438.
[9]刘继周.病理学[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27.
[10]朱素尧.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5):32-33.
[11]陈佳萍,吴佳玲.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海军医学杂志,2008,29(2):161-162.
[12]安久颖,杨艳丽.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及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7):135.
[13]林庚全.消化病新概念[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159-171.
[14]王敏.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诱因分析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5):994-996.
[15]高志霞.4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2):186-187.
[16]殷红莲,符时芳,武小丽.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8):877.
[17]陈海燕.护理干预对乙肝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2,21(z2):210-211.
[18]张聿凤.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诱因并实施护理干预1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214-215.
[19]杨艳.肝病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7):1137.
[20]骆艳丽.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1):2623-2624.
[21]查冬云.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7):1062-1063.